制氢站爆炸应急预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1301037 上传时间:2023-12-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氢站爆炸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制氢站爆炸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制氢站爆炸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制氢站爆炸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制氢站爆炸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氢站爆炸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氢站爆炸应急预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能源发电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乌斯太热电厂 制氢站爆炸应急预案编制单位:乌斯太热电厂化学专业颁布时间 2017-12-10制氢站爆炸应急预案批 准: 审 定: 审 核: 初 审: 起 草: 乌斯太热电厂二一七年十二月十日目 次1 事故风险分析21.1 氢气系统事故类型21.2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影响范围42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52.1 应急组织体系52.2 应急组织机构职责53 处置程序63.1 预防与预警63.2 信息报告程序74 处置措施74.1处置原则74.2 处置措施74.3 应急处置104.4 后期处置105 附件125.1 应急响应程序图125.2 应急组织体系和相关人员

2、联系方式12制氢站爆炸应急预案1 事故风险分析我厂制氢站位于厂区西端,我公司制氢设备采用苏州竞力制氢设备有限公司DQ-10/3.2型制氢设备,正常出力为每小时产氢10立方米,最大工作压力为3.2Mpa。采用电解水制氢的工艺,系统采用集中全自动控制方式,按工艺要求保证系统及各设备的起、停及事故情况下的工艺参数显示及运行状态显示。系统能使合格的氢气自动进入氢气储存系统,不合格的氢气自动排放,系统设有必要的事故报警,自动联锁和保护功能。1.1 氢气系统事故类型1.1.1 氢气的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氢气极易燃,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滞留屋顶不易排出,氢气与氟、氯、溴,等卤

3、素会激烈反应,能自燃不能助燃,氢气渗透性强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引起燃烧爆炸。1.1.1.1 理化特性氢气为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与水、乙醚、乙醇、能自燃不能助燃,氢气渗透性强,与空气混合后易发生火灾、爆炸等严重后果,氧气中含有595的氢气或空气含有575的氢气时,遇明火或静电都有爆炸危险。因此,制氢站是我厂重点防火区域。1.1.1.2 活性反应能自燃不能助燃,氢气渗透性强。1.1.1.3 健康危害本品在生理学上是惰性气体,仅高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会引起窒息,在很高的分压下,氢气可呈现出麻醉作用。1.1.2 氢气区事故类型1.1.2.1 中毒和窒息事故发生火灾必须具备三个

4、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防止火灾就是避免三者的结合。引起氢气区火灾、爆炸的原因很多,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a)氢气泄漏1) 氢气储罐为压力容器,如果存在制造质量缺陷和安装缺陷,储罐超压、超温运行造成储罐破裂,氢气泄漏;2) 氢气系统的阀门、管道发生泄漏,如阀门破裂、管线破裂、阀门与管线连接处泄漏等;3) 氢气输送泵等泄漏,如缸(泵)体破裂、动密封处泄漏与管线连接处泄漏等;4) 违章操作,操作条件失控,导致装置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5) 未执行安全操作和检修规程,出现误操作或违章操作;6) 氢气储存或输送设施未经定期检验或超量灌装,安全附件设置不规范;7) 周围发生火灾时,火场中的设备、容

5、器得不到及时冷却。b)存在点火源点火源是指引起可燃物燃烧的一切激发能源,包括明火焰、赤热体、火星、电火花、化学能等。制氢站区可能出现的点火源主要包括:1)明火,如烟囱飞火、汽车排气管的火星、吸烟的烟头等外来火种和违章动火或用火;2)电气火花,如电气设备不防爆或防爆等级不够产生火花,电气线路安装不当,或年久失修、绝缘老化、破损会引起短路火花;3)易燃气体、易燃液体的储存设备、管道接地不好,使静电积聚放电产生的静电火花;4)制氢站区无防雷设施、防雷设施设置不当或未按规定进行检测,接地效果差等而导致的雷电火花;5) 操作不当引起的撞击火花和静电火花等,如使用产生火花的钢制工具,氢气流速过快产生静电;

6、6) 穿带钉子鞋进入制氢站区;7) 用钢制工具敲打设备及管线产生的撞击火花。8) 在制氢站区使用手机、对讲机(非防爆型)等移动通信工具产生火花。9) 如果氢气泄漏后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存在以上点火源时会发生爆炸。1.1.2.2 氢气区火灾、爆炸事故氢气系统发生爆炸。由于氢气燃烧爆炸产生的能量巨大,有可能摧毁建构筑物,造成就地或周围人员伤亡;储氢装置发生爆炸,储氢装置爆炸,氢气燃烧爆炸,补氢管道损坏,发电机无法补氢,氢气压力下降造成机组全部停运;发电机氢气系统发生爆炸造成该机组停运。制氢系统泄漏导致周围空间氢浓度超标是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运行、检修人员不按要求着装或违规操作,产生火花;外来人

7、员携带火种或通信工具进入制制氢站;工作人员着装不符合要求,均有可能诱发火灾。1.1.2.3 气体窒息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可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空气呼吸器。1.2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影响范围1.2.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1.2.1.1 氢气会发生窒息事故。氢气属有无色无味气体,氢气泄漏后极易扩散,如果大气中气浓度超过4.1%-74.1%标准限值,就会发生爆炸事故,引起人员受伤甚至死亡。1.2.1.2 制氢站区发生火灾事故,火灾对人员造成伤亡,周围建筑物造成破坏,可能伤害附近的人员和设备,导致企业经济损失和职工人身伤亡。表1 氢气

8、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类型及危害程度事故类型发生的可能性危害程度窒息极少发生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火灾事故可能发生可能造成个别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爆炸可能发生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严重损坏1.2.2 氢气泄漏影响范围A.制氢系统发生爆炸。由于氢气燃烧爆炸产生的能量巨大,有可能摧毁建构筑物,造成就地或周围人员伤亡;B.储氢装置发生爆炸。储氢装置爆炸,氢气燃烧爆炸,补氢管道损坏,发电机无法补氢,氢气压力下降造成机组全部停运;C.发电机氢气系统发生爆炸。造成该机组停运。制氢系统泄漏导致周围空间氢浓度超标是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D.运行、检修人员不按要求着装或违规操作,产生火花;外来人员携带火种或通信工具进入制制

9、氢站;工作人员着装不符合要求,均有可能诱发火灾。E.氢气属于无色无味气体,氢气渗透性强,与空气混合后易发生火灾、爆炸等严重后果,氧气中含有595的氢气或空气含有575的氢气时,遇明火或静电都有爆炸危险。2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2.1 应急组织体系2.1.1应急指挥小组组 长:曹世勇副组长:柳少卿 史小宇 乔伟华成 员:宋婷 李岩 宋燕 朱德良 孙亚琼 潘竟福2.1.2安全保卫应急小组组 长:鲁小平 副组长:许文博成 员:赛音 李祥明 王昊 徐龙2.2 应急组织机构职责2.2.1 现场应急指挥小组2.2.1.1 发生突发生产安全事故时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指挥公司各应急小组应对突发生产安全事故,并及

10、时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汇报突发生产安全事故进展情况。2.2.1.2 突发生产安全事故处置结束后,现场应急指挥部撤消。2.2.2安全保卫应急小组负责突发生产安全事故时现场保安、警戒任务。3 处置程序3.1 预防与预警3.1.1 危险源监控3.1.1.1 运行值班人员负责日常工作中制氢、储氢设备及发电机氢气系统氢气湿度和纯度的检测,集控人员负责对发电机系统设备的运行和巡回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3.1.1.2 危险源监测的方法和信息收集渠道制氢站值班人员通过巡视、检查制氢、储氢系统运行状况,并做好记录。发电机氢气系统主要通过对发电机氢气在线纯度仪、湿度仪和氢压的变化的监测以及巡回检查中现场气体泄

11、漏声,确定是否发生了大量氢气泄漏,通过对运行日志、记录、发电机氢气压力曲线变化指示数据收集信息。3.1.1.3危险源监测所获得信息的报告程序运行值班人员或现场作业人员发现现场发生冒烟或明火时,要立即利用现场消防器材进行扑救,并汇报当班班长、值长,当班班长要汇报专业专工,同时组织现场处置,如发现火灾有漫延趋势,上报应急指挥小组组长,应急指挥小组经过分析后汇报厂领导,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进入预警状态。3.1.2 信息发布公司通过综合分析和风险评估,对有可能构成生产安全事故的异常情况做出预警决定。预警信息一般通过值长发布,预警信息包括突发生产安全事故的类别、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等。3.1

12、.3 预警级别与预警措施针对氢气系统突发生产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企业控制事态的能力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制氢系统突发生产事故级别分为三级(一般级)、二级(严重级)、一级(特别严重级)。本单位氢气系统事故危险等级划分标准为:三级(一般级):能被事故发生部门正常可利用资源处理,事故发生部门可以立即处置。二级(严重级):需要厂里两个或更多部门响应,厂里应急救援力量能立即处置。一级(特别严重级):需要厂里多个部门协同处理,甚至需借助地方应急资源的介入,厂里应急救援力量不能立即处置时,需要外部救援力量支援。3.2 信息报告程序3.2.1 各级信息传递时间规定是:立即报告,不得延误。3.2.2 紧急情况下,

13、快速传递、报告信息方式:座机电话和移动电话。3.2.3 突发生产事故第一发现人报告当班班长,当班班长报告值长,报告内容:事件时间、地点(设备名称)、险情简要性质、状态、可能后果。3.2.4现场应急指挥小组指挥相关人员迅速到达现场。3.2.5各应急小组即刻到岗。3.2.6 向上级报告当发生氢气系统事故后,现场应急指挥小组在安排抢险救援的同时,应立即向公司上级领导、阿拉善左旗政府应急办公室汇报事故经过和人员、财产损失情况以及最新抢险救援情况,听取、落实上级指示精神。3.2.7向政府部门报告发生人身伤亡事故一小时内,向阿拉善左旗市政府应急办公室报告;较大及以上人身伤亡事故,向内蒙古自治区应急办公室报

14、告。同时按照内蒙古能源发电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要求逐级报告。4 处置措施4.1处置原则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贯彻以人为本,减少灾害;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依靠科学、实事求是;提高素质、协同作战的原则。4.2 处置措施4.2.1 先期处置 4.2.1.1值长立即向应急指挥小组汇报,根据故障现象与检修人员确定受威胁的设备,及时进行隔离。4.2.1.2制氢站火灾发生后,现场值班员立即隔离氢源或用石棉布密封漏氢处,不使氢气逸出,并用二氧化碳或1211灭火器灭火。4.2.1.3值班员无法采取有效措施扑救火灾时,立即切断有关设备电源。4.2.1.4防

15、止爆炸影响范围扩大:停止向发电机补氢,关闭所有的补氢门。4.2.1.5氢气着火应采取下列措施:切断气源。冷却、隔离,防止火灾扩大。保持氢气系统正压状态,以防回火。氢火焰不易察觉,救护人员防止外露皮肤烧伤。4.2.2 制氢站着火时的处置方法4.2.2.1制氢站值班员按照运行规程的要求完成各项操作。4.2.2.2安全保卫组应组织疏散无关人员,转移制氢站周围的易燃易爆物品,在制氢站周围设置隔离区域。4.2.2.3电气检修人员协助隔离电气设备,防止触电伤害。4.2.2.4化学检修人员协助隔离管道系统,防止因爆炸引起明火蔓延。4.2.2.5在抢险工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相关的安全规章制度及技术规范标准,严禁违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