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二上物理复习提纲精品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1298807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初二上物理复习提纲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苏科版初二上物理复习提纲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苏科版初二上物理复习提纲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苏科版初二上物理复习提纲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苏科版初二上物理复习提纲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科版初二上物理复习提纲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初二上物理复习提纲精品(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声现象复习提纲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课本P8图1-1实验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练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的声带、黄河水。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

2、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练习:P9小实验可得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课本P8图1-2,1-3,1-4分别说明:空气、液体 、固体能够传声。课本P8图1-4实验在月球上能够进行吗?为什么。不能。因为月球上无空气,振动的传播主要靠空气进行。“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

3、/h,在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L5200m/sL1500m/sL340m/s练习: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长为L,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3次声音。传播时间从短到长依次是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 晚 (早、晚)0.29s (当时空气15)。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 )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

4、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二、乐音及三个特征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课本P12)图1-12用硬纸片在梳

5、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图1-12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 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练习:解释蜜蜂飞行能凭听觉发现,为什么蝴蝶飞行听不见?蜜蜂翅膀振动发声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蝴蝶振动频率不在听觉范围内。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练习

6、:课本P13图1-12(1)提出两个问题:小明喊话时,用力喊有什么用?小明喊话时用手捧成喇叭状有什么用?小明喊话时站在高处有什么用?(提问题是探究物理的基本素质,提问题一定要反映出事物的本质,且能用物理方法进行研究。)男低音歌手放声歌唱,女高音为他轻声伴唱: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男低音音调低响度大。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跳动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响振动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5、区

7、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三、噪音1、 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2、 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3、 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4、 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5、 考试复习要点:第一章在归

8、纳总结里全有。第二章:1.三个图像:沸腾、熔化和凝固(晶体和非晶体)2.三个点:沸点(大气压和沸点关系) 凝固点和熔点。(每个都需要两个条件) 3.升华和凝华的实验:例如碘的升华和凝华(碘蒸气是紫色的);白炽灯丝的升华和凝华;雪和霜的升华和凝华;樟脑丸的升华和凝华(气体是白色的); 4.含盐量的实验主要是凝固和熔化:当冰的熔点不是0摄氏度的可能原因: 冰不纯,含有杂质。)5.温度计读数:看清分度值和刻度值。 刻度不准确温度计的计算。 6. 雨、雾、露、雪、霜、云、 苞等自然现象的形成。7.霜前冷雪后寒;下雪不冷化雪冷的理解。8.缩短到达沸腾时间的方法;水量增加对沸腾的影响(图像)。9.蒸发和沸

9、腾的区别、联系以及应用。影响蒸发的三种方式;沸腾的现象(气泡变化和声响等)10.保鲜膜的作用是:减慢空气流速。11.控制变量法的使用。12.关于水的凝固和冰的熔化问题考了很多,这里面涉及到能量传递的问题还有冰水混合物的问题。记住三点:(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2)温度相同不能进行热量传递,只有温度不一样,才能有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3)凝固和熔化都需要两个条件(熔化:达到熔点和继续吸热 (凝固:达到凝固点和继续放热)13.不要写错别字:声呐,熔化,汽化等14.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的应用。15.酒精灯和温度计使用及其注意事项。16.计算题的格式。17.要是试卷难了,可能会难在第一

10、章和第五章的计算题和第一、二、三、四章的实验探究题上,特别是凸透镜成像和平面镜成像多去关注。光的反射复习提纲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篝火、点燃的蜡烛、点燃的油灯、亮着的电灯。月亮 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练习: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课本,看

11、到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高 ,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4、应用: 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123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 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 关。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

12、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3、分类: 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条件:反射面 平滑。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练习:请各举一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有利:生活

13、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楼房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下列各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能用什么物理知识解释。镜花水月 光的反射 坐井观天 光的直线传播海市蜃楼 光的折射 立竿见影 光的直线传播 隔岸观火 光的直线传播 水中捞月 光的反射 水照云光 光的反射 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间,我们从各个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光在桌子上发生了漫反射。4、面镜:平面镜: 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物大小相等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正立”“等大”“虚象”“像、物关于镜面对 称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14、定理作 用:成像、 改变光路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凹面镜球面镜: 定义:用球面的 内 表面作反射面。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 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应 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凸面镜 定义:用球面的 外 表面做反射面。 性质: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 应用:汽车后视镜练习: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常用平板玻璃、直尺、蜡烛进行实验,课本其中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便于确定成像的位置和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汽车司机前的玻璃不是竖直的,而是上方向内倾斜,除了可以减小前进时受到的阻力外,从光学角度考虑这样做的好处是:使车内的物体的像成在司机视线上方,不影响司机看路面。汽车头灯安装在车头下部:可以使车前障碍物在路面形成较长的影子,便于司机及早发现。光的折射复习提纲一、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2、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靠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离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