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1296487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模拟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模拟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模拟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模拟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模拟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模拟考试语文试卷(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2015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 语 文 试 卷 2015.6本试卷分卷一、卷二两部分,卷一为选择题,卷二为非选择题。本试卷共小题,总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卷一 选择题(1-13题 32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入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内。 2.答卷时,请用2B型黑色铅笔,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答 在其他位置不得分,收卷时,监考人员会将试卷、答题卡一并收回。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1-13题 32分)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1-7题每小题2分,8-13题每小题3分,共32分)1. 下列词语中,划线

2、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请帖(ti) 心弦(xin) 看(kn)护妇 深恶(w)痛绝 B纤(xin)细 烙(1o)印 卡(qi)脖子 参差(c)不齐 C调(dio)换 酣(hn)睡 畜(x)牧业 刚劲(jng)有力 D哄(hng)笑 分(fn)外 超负荷(h) 捕(p)风捉影2. 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瑟缩 秉烛 粘轻怕重 无剂于事 B 丰腴 发窘 虎视眈眈 截然不同 C 诽谤 震摄 世外桃园 惨绝人寰 D 矜持 璀灿 安分守己 不可明状3.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只从一个方向考虑问题,路子越走越窄。换个角度想一想,或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B

3、在飞机翱翔于蓝天之前,有谁相信人类能在云海漫步?在电话诞生之前,有谁相信远隔千里能够自由交谈?然而,无数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梦想竟都变成了现实。C“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问题在于,有了“过”,是任其自由发展,还是从“过”中吸取教训,变“过”为前进的动力。D今天,无偿献血成为杭城一道亮丽的风景。在武林门献血点,3名三、四十岁的公安干警分别献出200毫升鲜血。 /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正处在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快速期,建设城市的步伐不断加快。 B.随着秦兵马俑在沉寂24年后的再次发掘,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 C.梁启超纪念馆已成为天津海河意式风情区内历史文化厚重的旅游观光。 D.“我读经

4、典”系列阅读活动,对改善青少年阅读现状有着重要的意义。5.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其中有一批被穷苦的村民扣留了,他怒不可遏。 B他踽踽独行,走了一程又一程,涉过了冷水滩,又趟过了冰凌湖。 C邓稼先作为一个在国内外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物理学家,在公开场合便销声匿迹了。 D走在上学的路上,我经常萍水相逢一些老朋友。6.下面句子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法国的城际交通最值得提及的是铁路运输,法国被公认拥有欧洲大陆最_的铁路系统。(2)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为黄山的秀美所_,发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的感叹。(3)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演变

5、过程,是世界上历史最_的文字之 一。 A.完善 折服 悠久 B.完整 佩服 悠长 C.完善 佩服 悠长 D.完整 折服 悠久7. 下列关于石壕吏前四句的说法,错误的是 A.第1段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 B.第2段交代故事的发生,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C.第3、4段,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 D.第3、4段反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阅读苏州园林节选,回答8、9小题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

6、,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8.下面对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修剪讲究对称。B.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栽种注重季节变化。 C.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 D.游览者在苏州园林感到欢欣和喜悦。 9.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选文按照先概括后具体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调理清晰。 B.选文以古老的藤萝为例,说明苏州园林树木的修剪着眼在画意。 C.文中加点的“这“指”“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D.文中“盘曲嶙峋”“

7、珠光宝气”等描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平实、准确的特点。阅读给友人,回答10、11小题给友人不站起来,才不会倒下,更何况,我们要去浪迹天涯。跌倒是一次纪念,纪念是一朵温馨的花,寻找,管什么日月星辰;跋涉,分什么春秋冬夏。我们就这样携着手,走呵,走呵,你说,看到大海的时候,你会纵情欢笑。是呵,是呵,我们的笑,直上云霞。10. 对下面这首小诗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中说“跌倒是一次纪念”,又把这种“纪念”比喻成“花”,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挫折也是人 生中的美好经历的感悟。 B诗中的“寻找 管什么日月星辰跋涉 分什么春秋冬夏”,运用对偶,句式工整,抒发了对 同甘共苦的友谊的赞美之情。 C

8、诗中反复使用“走呵”,强调了无论前方的道路有多么艰难、多么漫长,“我们”都要携手前 行、永不言弃的态度。 D诗的结尾用笑声“直上去霞”的夸张表述,形象地表达了实现人生愿望时“我们”的喜悦之 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11. 下列“友人”配对与诗中内容相符的是 A.李白与白居易 B.咸丰帝与奕 C.毛泽东与周恩来 D.马克思与列宁结合课文陈涉世家,回答12、13小题。1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天大雨 会:适逢,恰巧遇到 B.等死,死国可乎 等:等待 C.扶苏以数谏故 数:屡次 D.陈胜王 王:称王13.下面句子中的“之”字没有指代作用的一项是 A.怅恨久之 B.二世杀之

9、 C.楚人怜之 D.固以怪之矣总分核分人2015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语 文 试 卷卷二 非选择题(14-33题 118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请将学校、姓名、准考证号、班级填入试卷的相应位置内。 2.答卷时,请用带有黑色字迹的0.5毫米圆珠笔直接填写在试卷的指定位置上,答在其他位置上无效。题号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一二三四五得分第二部分 阅读(14-30题 51分)得分评卷人一、 古诗词内容与默写(共8分)14. 根据古诗文内容填空(4分)(1)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2)枯藤老树昏鸦,_,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_,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

10、雪)(4)_,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15. 默写杜牧的泊秦淮(4分)_,_。_,_。得分评卷人二、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回答16、17题。(共5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6.这首诗一共写了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_,后一部分是_,抒发了诗 人_的思想感情。(3分)17.划线句子并列了三种乐器,这种写法

11、的好处是什么?(2分) 答:_ _得分评卷人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8-21题。(共11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乙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鱼我所欲也18. 解释下列的词语。(3分) 万钟于我何加焉 _ 是亦不可以已乎 _ 然则何时而乐耶 _19. 把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答:_20. 甲段中的“本心”是指_,乙段中的“古仁人之心”的具体体现是_ _;甲乙两段都运用了_的表现手法。(3分)21. “微斯人,吾淮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_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