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官吏的选拔任用制度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1293609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代官吏的选拔任用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唐代官吏的选拔任用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唐代官吏的选拔任用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唐代官吏的选拔任用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代官吏的选拔任用制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代官吏的选拔任用制度唐代官吏的选拔、任用制度 在官吏体制问题上,首要的就是官吏的选拔及任用,官吏的选任是官吏管理的前提,是整顿吏治的首要环节。 官吏的选拔 唐代官吏的选拔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科举,另一种是门荫。科举即“分科举士”,按科目性质又可分文举、武举。 除科举举制外,还有“门荫”和“入流”。所谓“门荫”,是指“因父祖为高宫,子孙因而可通过父祖的荫庇,凭借先辈的官资以荫得官;”即无须经过考试而直接取得做官的资格。所谓“入流”,就是“流外官经过考铨,升职为流内官”。 官吏的任用 科举考试中第者,只是通过考试取得做官的身份,获得进一步考官的机会,是充任官吏的后备军,但还不就是官,取得做官资

2、格后,还必须通过吏部的考试,才能真正成官。 唐代任官考试由吏部负责,并以身、言、书、判四项为考试内容。笔试、口试结束后,根据考试成绩,并综合考察官员的品德、才能、勤劳等诸多方面,予以评定品级,并最后正式委任。 唐代官吏的考核、奖惩制度 在科举选拔官员的基础上,唐代又对官吏的功过、品行和才能等规定了一套考核制度,定期对官吏进行考核评定,并根据考核结果对官吏进行升降赏罚。 考课制度 所谓“考课”,即是指“考核政事的优良得失和考核官员的功过善恶”。其包含两种意义:“一是考,就是考察自中央至地方各级官吏在其任职期间执行国家法令的具体表现;二是课,就是依照国家的行政计划进行督课”。唐朝所有官员不论职位高

3、低,每年都需经过一定的考课,称为小考;每隔三至五年,又举行一次大考。对官吏的考课工作是由尚书省的吏部主管,且具有严格的标准和具体的内容。考课的标准分为“四善”和“二十七最”。根据善、最,评定上、中、下三等及九级,最后依据不同级别予以不同程度的奖惩。 奖惩制度 唐代对于官吏的奖惩,一般是以考课为基础的。就是国家依照所颁布的法令和行政规则,在一定的年限内,对各级官吏进行考核,并依其不同表现,区别不同等级,予以升降赏罚。 凡在考课时,列于中等以上的官吏,在政治上可以升官,在经济上可以加禄;反之,若列于中等以下的官吏,就要降级罚禄,情节严重的,甚至要受到罢官的处分。这些赏罚规定在新唐书百官志一有记载:

4、“中品以下,四考皆中者,进一阶;一中上考,复进一阶;一上下考,进二阶”由此可以看出对百官的升降赏罚与对其的政绩评定等第有密切的关系。 唐代官吏的监督制度 封建社会中的官吏监督制度,发展到唐代,已相当健全和成熟,唐代官吏监督制度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考核,二是御史台,三是谏议制度。 唐代的“考课制度”即起到了对百官进行监督的作用。通过定期对官吏的考核,对中央至地方各级官吏在其任职期间执行国家法令的具体表现进行考察,并依照国家的行政计划进行督课,以此检验在职官员是否尽职尽责,评定其功过,保证官员依法行政,使国家政绩得以保障。 御史台是独立于其他机构之外的专门的监察机关,其下设台院、殿院和察院。台院

5、负责纠弹中央百官的行政违法行为,并参与审理;殿院主要对朝廷上官员违反礼仪的行为进行纠正,以维护皇权;察院则负责纠察地方的不法官员。三院各有分工,互相配合,起到了对一切官僚进行全面监督的作用,保证了中央及地方各级官员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和质量,巩固中央统治。 同时,唐代行政法令上正式规定有以谏议为专门职责的官员,其主要职责是对国家政策、法令的执行情况,以及最高统治者执行政务的情况进行监督,提出意见,或批评,甚至可直接对皇帝本人进行规谏。 唐代官吏管理制度 一是严格官员选任制度是整顿吏治的首要环节。官员是行政机关的基本构成单位,行政官员的选任,是吏治的首要环节,官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国家政绩的优

6、良得失。严格官员的选任制度,是提高和改善官僚队伍素质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国家政绩得以保障的决定性因素。为了规范官员选拔的管理,要保证官员素质,应建立严格官员选任制度。二是实行官员考核奖惩制度是吏治的关键环节。 官员是行使国家权力的主体,其承担遵纪守法、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接受监督、忠于职守,勤勉尽责等义务,同时,官员作为国家工作人员,也享有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接受嘉奖的权利。为确保国家事务得以有效实施,应结合具体岗位职责的工作标准和要求,定期对官员进行考核,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三是健全官员监督制度是保障国家法令、政策得以实施的重要举措。官员是否尽

7、了自己的职责,国家法令、政策是否得以有效实施,国家政绩是否得到保障等,这些问题均通过对官员的监督考察来实现。 通过健全官员监督制度,对职官工作、功过表现以及国家法令、政策正确与否进行监督,既督促了各级百官依法行政、尽职尽责,以达到选贤任能、整顿官僚队伍,又保证了国家法令、政策的正确以及有效实施,满足治国需要的目的。 国家对官吏的管理体制直接影响着国家机器的运转效能,是巩固统治的根本保障,因此说,唐代这一套较为健全的官吏选拔、任用、考核、奖惩、监督制度对今天的官员管理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我们应进一步规范公务员的管理,以保障官员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其的监督,为建设高素质的行政管理队伍,促进勤政廉政,提高国家机关工作效能,保证国家业绩做出更大的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