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1292581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认识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认识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认识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授课人:龙坪小学陈荣才课题:认识复式统计表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材上册P84例1、P85练一练P86页练习十五第1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2、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3、进一步体验统计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及创新精神。教学重点: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能回答简单的问题,能进行简单的分析。教学难点:理解复式统计表的表头,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教具准备:挂图:四张单式统计

2、图表、小黑板(复式统计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四张单式统计表同学们,这是青云小学五年级四个兴趣小组人数统计表,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每个小组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每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追问:看了这样的统计表你知道哪组的男生最多?哪个组的女生最少?把四个小组合起来,是男生人数多还是女生人数多?为什么得出结论的过程比较慢呢?指出:对啦!这里的每一张统计表都只反映一个兴趣小组的男生、女生人数,如果要对不同的小组的男、女生人数进行观察比较,就得反复看这几张统计表,显得不够方便。那你有什么好的策略使我们比较方便的观察和比较各项信息呢?(把这些简单的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

3、)二、认识复式统计表(出示例题中的复式统计表)认真的观察这张表,想一想,表中的各个栏目各是什么意思?相互说一说集体交流:先来观察“表头”。提问:“表头”被分成了几个部分?“性别”是对哪一行的概括?(是对第一行的概括)。“组别”是对哪一栏内容 的概括?(是对第一栏即第一竖行内容的概括)这一栏除了四个兴趣小组的名称外还多了社么?这里的“总计”和第一行中的“合计”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合计”是每个小组的男、女生人数的和。“总计”是四个小组的男生总人数,女生总人数和男女生总人数)“人数”是对表中那些部分内容的概括?(是对所有空格里的数字的概括)。现在就请同学们把刚才几张单式统计表中数据合并在这张统计表

4、中。(学生每人填写教师巡视)交流填法:先填写了哪些数字?通过计算又填写了哪些数字?谁来说说这里的“总计数”是怎样算出来的?提问: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如果两种计算结果不同,说明什么?两次计算起到什么作用?启发:从现在的这张统计表中,你又能知道些什么?你觉得这张统计表与刚才的几张统计表比较,有哪些优点?小结:刚才的每张统计表都只能反映一个小组的男、女生人数,不便于比较不同小组的人数,合成的这张统计表不仅便于比较各组人数,而且能看出四个小组的整体情况,反映的内容更丰富。如果把刚才的几张统计表叫做“单式统计表”,这张统计表就叫做复式统计表。(板书课题)提醒完成统计表后要注意核实数据,并填写填表日期!

5、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一练”。独立读题,谁来说说题目提供的是什么数据,填写在这张统计表时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交流:把统计结果在统计表中填好。、完成“练习十五”第题。()学生默读题目。说出题目提供的是什么数据?()学生各自把这些数据填写在相应的统计表中。组织讨论:(1)、哪个年级会游泳的人数最多?哪个年级会游泳的人数最少?(2)、如果三年级每个班都有45人,三年级学生中多少人不会游泳?(3)、如果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都不超过45人,这个学校最多有多少人不会游泳?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统计表?你知道复式统计表有哪些特点?通过学习你还哪些收获?教后反思1、听了大家的评课,让我意识到:不仅是

6、公开课,任何一节数学课,都要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这节课要达到什么目标?想通过什么方法让学生达到?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怎样设计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2、课堂提问要有价值:问什么?怎样问?达到什么要求?学生的回答不在老师预设中,又该怎样处理?3、我处理四张单式表时不是很到位,很快就到了复式表。可更改为:“同学们,四张单式表比较不是很方便,我们想到了要设计一张大表,大表应反映哪些内容?”这样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加深对表头地理解。4、表头有三部分组成,“性别”、“人数”、“组别”分别对应横栏、表格右下方、竖栏。让学生会分析表格,在此基础上,根据原始数据认真填写并计算。其中,表头是一个难点,注意到了但突破难点不到位。5、体会复式表的好处:应让学生体会到从复式表中能获取更多的信息!6、.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有自己的想法,但处理不够到位,联系不紧密,加强上课逻辑思路。问题要有层次性,不能一个问题没有处理完,就弄下一个问题。一节数学课要达到目标,而不要把过多经历放在不必要的问题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