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一代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的所作所为并不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1292399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为我国一代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的所作所为并不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作为我国一代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的所作所为并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为我国一代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的所作所为并不(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为我国一代伟大的教育学家, 陶行知先生的所作所为并不是真的在犯傻, 而是因为他有着一颗献身 祖国教育事业赤诚之心, 他的所作所为是我们广大教师学习师德师风的最高典范。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的引路人。可以说,教师是除家长外,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最 大的人。特别是小学生,平时在家都是父母监护,在学校视老师为最亲近、最信任、最崇敬的人,所以教 师的道德、人品表现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其一生。所以,教师的师德不只是个人的问题, 同时,一个教师只有有良好的师德,才能认真对待教学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得到学生的 认可。因此,师德是教师的立身

2、之本。而良好的师德师风,则是一个学校的立身之本。师德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教师经常与学生在一起,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对社会的看法, 甚至其举止等等,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我们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为人表率。 如上课时要衣冠整洁,精神饱满,不可将个人丝毫的不良情绪表现在课堂上。更不可在课堂上发牢骚,抱 怨学校或贬损其他老师。否则,不仅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影响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正 人先正己,育人比教书更重要,知识的缺乏可以后天弥补,但一个人的道德观、世界观一旦形成,就很难 再改变。所以,教师的责任绝不是仅仅是讲几节课。师德也是认真对待工作的前提,没有良好的

3、师德,就不会有对事业的责任心,就不可能对工作兢兢业 业。只有视教书育人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视学生为自己的子女,才能有端正的工作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 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我在改学生作业时,对每份作业对认真批改,即使是两百多人的大班。这样虽然辛 苦些,但可以准确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了解整体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教学是否存在 什么问题,再有针对性的改进。学生见老师如此认真,自然也会认真学习,而不会随意糊弄,从而激发其 学习的积极性,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时刻想着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企业的口号是“向 8小时要效益 ”,而我们的一节课才 45 分钟,对学生来说是极其宝贵的,所以我授课的

4、原则是 “向 45 分钟要效果 ”,尽力使课堂学习效果最大化。当然, 这就需要在课前认真备课,特别是对于专业课程,还要在课外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对背景知识的掌握 情况。如我在授课时发现部分学生掌握程度相差很大这种情况时。对于这种情况,就需要事先了解学生, 然后对没有学过的和掌握差的学生进行课外辅导补课,使他们能尽快赶上学习,绝不能不分情况地一味灌 输。正如一位老老师所说 “工夫到了,教学效果自然就有了 ”。教师就是要传道、解惑,对学生和同事在学术上不能有丝毫地保留。对于自己编写的教案、收集的资 料等,都会毫无保留地提供给学生和同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也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同时别人 的进步也是促进自己不断努力学习的动力, 正如美国历史学家杜兰特所说 “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 过程 ”。树立良好的师风需要每个老师的努力,都要从自身做起,培养良好的师德。希望能借评估的东风, “立 师德,正师风,强师能 ”,使自己的德能更上一层,使我们的学校办得更好。 我们要 学习陶行知,找回中 国教育的自尊,找回中国教师的自信,找回祖国的自强。学习陶行知,办为新教育,弘扬新文化,共享新 生活,走在行知路上,塑造精彩人生。崇尚行知真善美,爱满天下谱新篇。让我们携手行知路,同心同行同乐!弘扬陶行知伟大精神,拥抱新世纪教育曙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