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员认真做好领导点评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1289238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日报评论员认真做好领导点评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民日报评论员认真做好领导点评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民日报评论员认真做好领导点评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民日报评论员认真做好领导点评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民日报评论员认真做好领导点评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日报评论员认真做好领导点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日报评论员认真做好领导点评(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民日报评论员:认真做好领导点评 广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系列评论之十七 202年12月6日08:31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实地查落实、当面作点评、现场解难题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领导干部深入机关、学校、企业、乡村,倾听群众呼声,指导基层实践。“领导点评、上评下议”的动力机制,激发了广大党员创先争优的光荣感、紧迫感和责任感。 领导点评,是创先争优活动创造的好做法、好经验。创先争优与中心工作结合得怎么样。改善民生、服务群众的政策落实了没有。党组织和党员的承诺兑现了多少。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领会得准不准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创先争优活动的质量,关系党组织和党员的形象。因此,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认真点评

2、,积极推动,确保创先争优活动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 领导点评不能留空白、留死角,要“全覆盖”。年底之前,各级党组织书记都要下去点评创先争优工作,所有的党组织都要接受上级党组织点评,所有的党员都要接受党组织点评。先进的,要充分肯定,落后的,要关心帮助,确保创先争优活动更好地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领导点评不能“蜻蜓点水”,不能走形式、走过场。领导点评要动真格,点到点子上,评到心坎里。群众评议要广泛,议要听真话,评要讲民主。年终考核要科学,有量化指标,有激励机制。考核结果要公示,“亮”出成绩和不足,接受检验和监督。 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各级领导

3、干部要树立抓好创先争优工作的责任意识,率先垂范、点评督导,形成人人创先进、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第二篇:人民日报评论员-论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目录 一论做好当前经济工作总体平稳稳中求进 二论做好当前经济工作客观辩证认清趋势 三论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稳中有为奋发有为 人民日报评论员:总体平稳稳中求进 一论做好当前经济工作 本报评论员 202年07月31日4:11来源: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 经济稳步增长、结构调整加快、民生持续改善、改革深入推进今年上半年,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十分复杂的形势下,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求进,开局良好。 总体平稳,稳是根基。判断经济运行是否平稳,关键考察其是否处于合理区间。合理

4、区间的“下限”是稳增长、保就业,“上限”是防通胀。看经济增速,上半年gd增长7.%。与全球主要经济体相比, 7%的增速位居前列。看物价涨幅,cpi涨幅2%,低于3.5的控制目标,通胀压力较小,物价基本稳定。看就业,城镇新增就业72万,为近年来新高,失业率与去年持平,低于控制目标。这表明中国经济列车正稳健地行驶在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上。 稳中求进,进是方向。上半年经济平稳运行中,转型升级势头凸显,这是“进”的最大亮点。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发展加快,能源消耗强度下降增幅加大、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更加均衡。更难得的是,全社会对“转型”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的共识大大增强。这是推进中国经

5、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宝贵精神动力。 好势头来之不易。上半年,面对严峻而复杂的形势,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科学判断,沉着应对,正确决策,保持了宏观政策的稳定,没有出台大的刺激措施,来之不易;各地区各部门齐心协力,全国人民共同奋斗,实现了经济发展在合理的区间平稳运行、稳中求进,来之不易。事实充分说明,中央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是正确、及时、有效的。在肯定良好开局的同时,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风险和困难。目前,世界经济正在深度调整,复苏艰难曲折,全球经济增长低迷可能还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我国正处于加快调整结构和转型升

6、级的关键时期,经济运行中错综复杂的因素在增加。内需不振、产能过剩、财政增收减慢、地方债务偏高,给经济平稳发展带来更多难题。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风险和困难较多的一年。能否实现全年经济发展预定目标,意义重大。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好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既要树立底线思维,又要坚定发展信心。 树立底线思维,就是要把风险和困难想得充分一点。要密切跟踪监测经济运行变化,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争取最好的结果,牢牢把握主动权。坚定发展信心,就是在正视风险的同时看到光明的前景。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7、深入推进,经济发展的动力巨大、潜力巨大。今年时间已经过半,做好经济工作任务重大。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判断和工作部署上来,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真抓实干,奋发有为,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开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局面。 人民日报评论员:客观辩证认清趋势 二论做好当前经济工作 本报评论员 202年0月01日4:1来源: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尤其可喜的是,“进”的一面步伐加快,亮点增多,实现了良好开局。但是面对变化的经济形势,起伏的经济指标,也存在一些担忧的

8、声音。因此,客观辩证地看待各项经济指标的起落调整,认清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对于统一认识、坚定信心、稳定预期,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客观地说,当前中国经济确实困难不少。国际经济环境深刻变化,全球经济复苏艰难,外需不振、出口增速下滑;国内经济处在转型关键期,经济发展中的“两难”问题增多,内需不足、财政增收减缓、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这些不利因素的叠加,给经济平稳发展带来诸多风险和挑战。 客观辩证,就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大局,看长远,看趋势,看变化。肯定成绩的同时,决不能忽视问题;正视困难的同时,决不能丧失信心。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具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9、的基础条件。 经济基本面依然良好。今年以来,尽管国内外经济环境十分复杂,但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合理区间。上半年dp增长7.,不仅高于7.5的年初预期目标,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相比,也位居前列。更为关键的是,增速背后的“含金量”在提升:城镇新增就业创近年新高、物价涨幅低于预期目标,结构调整更是迈出了可喜步伐,服务业发展继续加快,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节能减排成效明显,简政放权取得积极进展。 经济发展潜力依然巨大。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正在加快推进。差距就是潜力,潜力可以转化为巨大动力。新型城镇化的有序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潜能的逐步释放,旅游、

10、教育和信息服务等行业快速成长,人力资本条件的不断改善,企业创新活力显著增强,中西部地区后发优势逐步显现,都将创造出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 经济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单纯靠增投资、扩产能、拼资源的老路已经走不下去,党中央、国务院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紧紧抓住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没有滑出“下限”,物价涨幅没有超出“上限”的有利时机,下力气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这一思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地方和企业接受,用市场机制倒逼经济结构调整的紧迫感明显增强。 趋势明,预期稳,信心增。下半年经济工作的大政方针已定,我们要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

11、增强忧患意识,充分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困难局面的准备,牢牢把握重大调整机遇,积极有为,创新求进,努力保持经济社会发展好势头,确保全年目标顺利实现。 人民日报评论员:稳中有为奋发有为 三论做好当前经济工作 本报评论员 202年月02日04:4来源:人民日报手机看新闻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但发展环境错综复杂,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并存,经济既有增长动力,也有下行压力。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需要我们稳中有为,奋发有为,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稳中有为,是顺势而为。今年以来,国民经济总体平稳,转型升级有新的进展,我国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具备经济

12、持续平稳发展的基础条件。我们要紧抓机遇,乘势而上,处理好“稳”与“为”的关系,在稳定宏观经济政策中有所作为,以“为”固“稳”, 创新求进。稳中有为,也是主动作为。世界经济正在深度调整,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题和风险,下半年形势可能更加严峻,只有迎难而上,积极有为,充分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困难局面的准备,才能牢牢掌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 稳中有为,就要抓住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稳中提质,稳中求好。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没有滑出“下限”,物价涨幅没有超出“上限”,这正是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良机。没有积极的调整、主动的升级,发展难以稳住,也不可持续。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用勇气和智慧推动转型

13、升级,更好地发挥调结构对稳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发展后劲。既立足当下,保持经济合理增速,又着眼长远,更加注重提升质量与效益,以化解产能过剩为重点,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实现更高水平、更有质量的“稳”。 稳中有为,就要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有所为有所不为。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问题,必须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创造条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稳增长、调结构注入新的内生动力。政府要“放”得更到位,真正发挥市场机制对结构调整的倒逼作用,向市场放权,给企业松绑,凡是市场和企业能决定的都要交给市场和企业,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全社会活力的“加法”;要“管”得更有效,主

14、动做好该做的事,在营造公平开放便利的市场环境上多下功夫,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上多想办法,在加强薄弱环节建设上多用气力,打好一系列“改革牌”,不当被动的“守夜人”。 状态决定作为。能否稳中有为,取决于各地区各部门能否奋发进取,真抓实干。良好饱满的精神状态是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保证。精神状态好,就能心无旁骛,攻坚克难,大有作为;精神状态差,难免犹疑顾盼,只稳不进,坐失机遇。要增强忧患意识,奋发有为,稳中有进,主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要求上来,不为眼前和局部利益所囿,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中创新求进。要以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坚持发展为了群众、发展依靠群众,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同时

15、,把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精神财富不断转化为发展的正能量,以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检验教育实践活动成效。 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任务艰巨。我们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把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稳中有为,奋发有为,打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这场硬仗,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篇:认真学习人民日报三篇评论员文章认真学习人民日报三篇评论员文章 学习导读:统一思想满怀信心稳中求进 月日人民日报刊登了评论员文章满怀信心迎接党的十八大,这篇文章全面反映了当前全国各地活力迸发、蓬勃兴旺的良好态势,生动展现了广大干部群众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真切表达了各族人民团结和谐、科学发展的共同愿望,与前几天发表的另两篇评论员文章,即3月28日集中精力把两会精神贯彻好、以及月3日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上下贯通,构成了一个整体,对于提振精神、凝聚力量、坚定信心,起着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摆事实、讲道理,很有说服力,充分体现了中央精神,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愿望,有利于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有助于凝聚共识、振奋精神。对于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杂音、噪音,党员干部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