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心理学在中学教学与学习中的应用)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1286536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丹(心理学在中学教学与学习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刘丹(心理学在中学教学与学习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刘丹(心理学在中学教学与学习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刘丹(心理学在中学教学与学习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刘丹(心理学在中学教学与学习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丹(心理学在中学教学与学习中的应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学在中学教学与学习中的应用读懂学生的“心”,打造完美课堂专 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 学 号: 41005146 姓 名: 刘丹 完成日期: 2011年12月2日 心理学在中学教学与学习中的应用读懂学生的“心”,打造完美课堂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教育事业认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乃至教师已经对“填鸭式”的“教”和“说教式”的“育”持否定态度,更倾向于要求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注重师生的互动等教学心理技巧,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对于教师来说,单纯的“教好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时代赋予了教师更艰巨的历史任务和使命。以教育心理学为基础,改进教学效

2、果,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本文将从认知心理上更新教学观念,探索认知心理学的教学的一些规律,进行课堂教学研究,应用认知心理学的观念去解决现代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提供一些有效的应用策略,从而改善教学方法。关键词:心理学 心理 中学教学 创新 学生 应用 课堂 上世纪60年代以来,心理学领域形成了两件大事,其一就是由认知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结合,形成了专门研究课堂教学过程的学科学。它表明教育心理学已从孤立地研究学习,转向研究情境中学与教的匹配活动,这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二次革命。运用认知心理学的成果研究教学问题有助于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给我们今天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教学观念。在现代教学体系中,教师自身

3、的心理学知识是开展良好教育的基础,有效的心理学教学思维是成功教学的关键所在。一、 读懂学生的“心”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中学阶段,一般在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其中,初中在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为少年期;高中在十五六岁到十七八岁,为青年初期。总称青少年期或青春发育期。这是人的一生中身心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各年龄发展阶段中的最佳时期,故称人生的黄金时期。中学时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发展的金色年华。身体的迅速发育,特别是脑和神经系统的结构与机能的迅速发展,为心理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理基础,中学生各科知识的学习因此得到有力的促进。随着身体的发育和智力的发展,中学生的个性逐步形成。总体而言,中学生是朝气蓬勃,

4、天真活泼,热情奔放,奋发向上的。与此同时,青少年进入“心理断乳期”,力图摆脱成人的关照和约束,独立支配自己;也出现消极的心理状态。1、初中生个性心理特点初中生在生理上迅速走向成熟,这使得他们在心理上也产生成人感,希望能获得成人的某些权利,找到新的行为标准并渴望变换社会角色。然而,由于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导致身心发展很不平衡,使他们经常产生挫折感。初中生的消极心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烦恼突然增多。例如不知道应该以何种姿态出现于公众面前,与父母的关系出现裂痕,不知如何保持或确立自己在同伴人之中应有的地位等等;二是孤独。从青春期开始的“心理上的断乳”,给初中生带来了很大的不安,尽管他们在主观上有

5、独立的要求和愿望,但实际上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独立生活。因此,就产生一种孤独的心境;三是压抑。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生产生了多方面的需求,既包括生理方面也包括心理方面的,但有许多需求不能满足,因而,初中生常常处于压抑的心境。2、高中生个性心理特点 随着初中阶段的过去,高中生在个性心理方面开始趋于稳定和成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首先是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高中生个性的主要特征更加明确,开始更多地考虑自己的人生道路,经常思考一些诸如“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其次是自我概念的形成。高中生更加注重自我形象,对于别人眼中的自己非常在意,高中阶段是个体自我形象逐渐达到稳定的时期,一个

6、人在高中阶段对自身的看法,有许多都持续终生。第三是自我评价的深化。高中生在自我评价的发展上表现出个体差异,大部分高中生能够进行适当的自我评价,但相对而言,高中生易出现自我评价偏高的倾向,因而导致他们行为表现上的自负,常常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况会得以克服,自我评价与其实际表现会日趋一致。第四是价值观的确立。正确的价值观的确立,具有延缓直接满足的功能,使高中生逐渐地学会将自身努力作为实现目标的桥梁,使其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努力、勤奋,比如今天学习,不可能明天就马上取得理想的成绩,这是需要这个阶段的学生注意的问题。第五是自治需求表现。高中生的自治需求表现:一与父母的关系方面,他们

7、希望能与父母在同等的位置上探讨和决定某些问题;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由于他们正处在理想主义阶段,对问题的观察和分析带有片面性及表面性,所以其思想认识上易出现偏颇。二、打造完美课堂关于教学方式的创新1、带着情感走入课堂多少年来,人们思想中根深蒂固的思想是,教师是教学生读书的,教师的职责是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就长远的教育发展方向和趋势来看,任何一个学生、家长都希望教师是一个有感情的人, 而不仅是一架教书的机器。 首先,活跃课堂气氛,师生互动,提高学生情感投入度。在课堂上如果能够进行良好的师生互动,给学生回应的机会,就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陷入气氛压抑的满堂灌的上课方式。教师对学生

8、怀有热切的期待,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上进心,创造民主、平等、富有情感的教学氛围,能产生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次,运用情感的调节功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适当的情感对人的认知过程具有积极的组织效能,而不适当的情感会产生消极的瓦解作用。根据这一规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善于以知育情,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端正和加强其情感的倾向性、深刻性和稳定性,让理智支配情感。其次,教师要善于以情促知,针对学生苦学、厌学现象,要发挥情感的调节功能,增强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情趣,提高教学艺术,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苦学、厌学转化为“乐学”、“好学”,对许多知识难点的分化,教师必须运用恰当的方法,做到深入浅出。

9、最后,运用情感的强化功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盖杰和伯纳在“教学心理学”中指出:“对教师来讲,表扬是最易使用和最自然的,有效地形成动机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表扬按随着某种行为频率的增加”。学生经努力成绩仍不好,此时须得到老师理解,要给予鼓励帮助,这是人遭到失败挫折时的一种情感需要。帮助他们找出总是挫折原因,给于及时的个别辅导,从事物发展积极面入手,对学生取得点滴进步,给以及时肯定的表扬。他们把老师作为知心人,增强了学习动力头,最终可以达到合格并取得良好的成绩。2.完美的心理教学方法的演绎和运用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教师的知识水平达到某一关键值时, 教学水平的提高将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的理性认识教

10、学思维能力。教师教学思维能力的高低和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只有在正确的教学思维指导下,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才能真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和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有效的心理沟通是教师成功教学的前提和保证, 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想什么,这对抓住学生的心理、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非常必要。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这样更有利于和学生增进了解、互相沟通,这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告诉学生自己下一步的安排,自己的教学目的和想法, 同时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对自己教学安排的看法和意见,及时和他们保持交流、交换意见。这样调动了学生对

11、课程的学习兴趣,使教师的教学计划能够顺利完成,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任何一个远离父母、家庭,来校读书的学生,他们在生活上、学习上、精神上都特别渴望得到关怀与爱护,尤其是当他们碰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这种要求和渴望就更加强烈。所以教师对学生实行必要的“情感投资”,用爱心温暖学生、感化学生、实现情感交融是增进师生感情的最佳途径。其二,要给学生提问的空间。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环。运用“期望心理”,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学习情感。心理学界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抱以希望,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学生常会如教师所期望的那样取得进步 “

12、完美”只要尽心,不但给了每一位学生自信,还满足了学生的需要,为他们的自我实现提供了追求的精神动力。其三,设计“陷阱”,激起思维的兴奋点。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活动过于顺利,不受一点挫折,其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其原因是过分的顺利常会引起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疲软,难以进入最佳思维状态。因此,设计一些教学情节来打破这种思维上的过分顺利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处于最佳状况的又一关键。同时,课堂上要因人设疑,让那些学习差的学生也能享受“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乐趣,使他们在情感上感受到老师并没有歧视他们,只要努力,自己也能学好,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总之,心理学的功能,在新课标教育中不可忽视,但也不能人为地夸大。教师只有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准确挖掘教材潜在的思想性,精心设计教案,恰当运用心理学知识,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在学习的实践活动中吸取数学素养,才能完成教学大纲中提出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的任务,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参考文献:1心理学原理与应用王有智主编,2010年12月2高中心理辅导教学模式探讨,中科院教育实验论文集,2000年7月3创建和谐情景,提高课堂效益,郑国学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论文集2000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