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讲班法制史笔记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128538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串讲班法制史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串讲班法制史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串讲班法制史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串讲班法制史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串讲班法制史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串讲班法制史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串讲班法制史笔记(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4 年串讲阶段课堂笔记法制史一、十七部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文献;立法文件重大历史意义铸刑书第一次颁布成文法铸刑鼎第一次颁布成文法法经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北齐律南北朝立法的最高成就唐律疏议中国迄今保存最完整的最早的古代成文法典,颠峰之作宋刑统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刊印颁行的法典洗冤集录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法医学著作(南宋)明大诰中国历史上普及程度最高的法规大清律例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成文法典,集大成者大清新刑律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的专门刑法典钦定宪法大纲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临时约法最初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性文件天坛宪草北洋政府时期第一部宪法草案1923贿选宪法中国历史上第

2、一部正式颁行的宪法1787联邦宪法世界第一部近代意义的成文宪法典1789人权宣言第一次系统提出资产阶级民主和法制的基本原则1791法国宪法法国第一部宪法,欧陆第一部近代意义的成文宪法典二、中国古代涉及历代皇帝的历史事件汇总朝代皇帝(执政)南宋立法刑罚制度司法制度春秋郑国子产铸刑书晋国赵鞅(范宣子)铸刑鼎西汉汉咼祖上请制度汉文帝刑制改革I汉景帝刑制改革II, III汉武帝司隶校尉,刺史汉宣帝亲亲得相首匿东汉早帝秋冬行刑曹魏魏明帝曹魏律,八议西晋晋武帝泰始律,五服,张杜注律北魏北魏太武帝死刑复奏西魏西魏文帝废除宫刑北齐北齐后主废除宫刑隋隋文帝开皇律,十恶封建五刑唐唐咼祖武德律唐太宗贞观律加役流唐咼

3、宗永徽律,疏北宋宋太祖宋刑统,编敕折杖法,偶用刺配审刑院,降大理寺宋太示提点刑狱司宋仁宗敕律并行常用刺配,始用凌 迟宋神宗以敕代律,编敕所常用凌迟审刑院并入刑部南宋庆元条法式类凌迟成为法定刑元元典章明明太祖大明律,明大诰, 重重轻轻奸党罪锦衣卫,廷杖,都 察院,刑部主审明成祖恢复锦衣卫,东厂明英宗会典,未颁行朝审明宪宗西厂,大审明孝宗会典,未颁行明武宗(正德)会典,颁行内行厂明世宗会典,颁行明神宗(万历)会典,颁行清康熙会典厶丿、雍正会典厶丿、乾隆大清律例,会典, 以典为纲嘉庆会典,以典为纲光绪会典,以典为纲三、法制指导思想儒家思想西周德治及其礼刑关系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礼刑结合,出礼入刑汉晋南

4、北朝法律儒家化(汉代中期: 德主刑辅,礼刑并用)上请恤刑亲亲得相首匿春秋决狱八议官当准五服以治罪重罪十条唐朝法制特点礼法合一,德主刑辅,科条简要, 用刑持平法家思想春秋公布成文法新兴地主,公布法令,一体遵行法经维护封建,保护地主,轻罪重刑商鞅变法以法治国,以吏为师;轻罪重刑, 不赦不宥;鼓励告奸,实行连坐;清末变法修律四特点,四影响中体西用,封建专制与西方资本主 义民主混合,改诸法合体为近代法 制,无人民权利和民主因素;中华法系解体,法律近代化奠基, 知识普及念更新,客观推动资本主 义经济和近代教育;民国政府立法 指导思想四特点总体:封建加资本主义两重性; 内容:固有传统法加外来继受法; 形式

5、:常法加特别法;立法资本主义加执法封建,脱节;四、中国古代法制总表(斜体加黑内容请重点参详)朝代法律形 式法律内容罪名刑罚适 用刑罚体 系(流 变)民事制 度诉讼制 度立法文 件法律制 度西周五过之 疵奴隶五 刑体系婚姻三 原则,六 礼,七出 二不去; 嫡长子 继承制; 质剂,傅 另讼,狱之 分,五 听,三 刺;秦共盗,群 盗,见之 不举,不 直,纵 囚,失 刑,逋 事,乏徭;三分化, 三加重, 二告诉;五主 刑,三 从刑;公室告, 非公室告;汉上请,恤 刑,亲亲文景刑 制改革春秋决 狱,秋冬得相首匿;行刑;三国两 晋南北 朝曹魏律八议刑制改 革五大 措施死刑复 奏晋律五服北魏律官当北齐律重罪

6、十 条隋唐开皇 律,武 德律,贞观 律,永徽律 疏;十恶,六杀,六赃;公罪与 私罪,自 首类 推,化外人;封建五 刑体系保辜,刑 讯,回 避;三司推事;两宋敕,编 敕宋刑统折杖 法,刺 配刑, 凌迟;结婚三 限制,离 婚变通, 女子继 承权,绝 户继承, 契约五 形式;翻异别 勘,法医元民族不 平等明大明 律,明 大诰, 大明会典;奸党罪溯及力, 重重轻轻;充军刑军民分 诉,廷 杖,厂 卫;九卿 圆审,朝 审,大审;清清例大清律 例,大 清会典九卿会 审,秋朝 审,热审;五、司法机构表(斜体加黑内容请重点参详)朝代中央审判机构地方审判机构监察机构西周司寇士师,乡士,遂 士;秦廷尉郡守,县令,乡

7、 里组织;中央御史台 地方监御史西汉同上同上中央御史大夫西汉武帝同上同上地方司隶校尉,刺史;东汉同上同上中央御史中丞魏晋南北朝(北齐)大理寺,尚书台;(晋)御史台,治书 侍御史;唐大理寺 (二审二 送)1, 中央百官犯罪;2, 京师徒以上案 件;3, 刑部移送重大, 疑难案件;4, 徒流案件送刑 部复核;5, 死刑案件送皇 帝裁决;御史台刑部宋审刑院提点刑狱司大理寺刑部明刑部省,府,州县; 申明亭;都察院大理寺清刑部督抚,省,府, 州县;同上大理寺六、清末变法修律(斜体加黑内容请重点参详)变法修律司法体制改革六年代大清现行刑律(五变革)中央变化五步骤大清新刑律(五变革)未颁布地方变化四机构大清

8、民律草案,未颁布治外法权三文件大清商律三部,后二部未颁布七、近代宪法性文件比较表(斜体加黑内容请重点参详)宪法性文件制定时间与主体内容备注钦定宪法大纲1908,宪政编查馆正文君权,附录民权;皇帝专权,人民无权;十九信条1911,资政院缩小皇权,扩大国会, 总理权力;皇权至上,未提民权;临时约法1912,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 制,扩大参议院权力;刚性,2/3, 4/5, 3/4;天坛宪草1913,一权分立,民主共和, 责任内阁,限制总统;未正式通过;中华民国约法1914否认责任内阁,总统 独裁;即袁记约法中华民国宪法1923规定国权和地方制度即贿选宪法中华民国宪法1947独裁集权,人民无权; 政体

9、非国会,内阁, 总统制;政权四项, 治权五项;规定了抽 象民权,无法实现; 规定地方制度,加强 官僚垄断;精神与1931训政时 期约法,1936五五 宪草一致;八、中法史之古文总表古文原文对应制度备注以德配天,明德慎罚西周法制指导思想德主刑辅,礼刑并用汉代中期以后的法制指导 思想亲亲父为首,尊尊君为首西周礼的精神层面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西周的礼刑关系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同姓不婚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西周嫡长子继承制身份继承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公布成文法所针对的传统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法经范天下不一而归于一战国商鞅改法为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 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秦见

10、之不举罪当夷一族者,皆先黥、劓、斩左右趾,笞杀之, 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其诽谤詈诅者,又先 断舌,故谓之具五刑。秦具五刑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人。汉文帝十三年刑制改革郎中有罪耐以上,请之。上请制度汉咼祖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亲亲得相首匿汉宣帝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北齐重罪十条与十恶区别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春秋决狱论心定罪取精用宏北魏律缘公事致非而无私曲者,不缘公事私自犯者, 虽缘公事意涉阿曲;唐,公罪一种,私罪两种子盗父母,父母擅刑、髡子及奴妾秦非公室告于人损伤,于物不可备偿,越渡关及奸,并私 习天文者。唐自首的排外条件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

11、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唐类推诸化外人,冋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 相犯者,以法律论。唐化外人原则失礼之禁,著在刑书。贞观律付大理寺刻板摹印,颁行天下。宋刑统流罪得免远徙,徒罪得免役年,笞杖得减决数。宋折杖法妻擅走者徒二年,因而改嫁者流二千里,妾各 减一等。宋妻出走改嫁之限制法外遗奸明大诰重其所重,轻其所轻大明律以轻就重,以少就多,以后就先。明司法管辖三原则若词讼原告、被论在两处州县者,听原告就被 论官司告理归结。明司法管辖第四个原则,原 告就被告五年小修,十年一大修大清律例条例,律例馆以典为纲,以则例为目大清会典从乾隆开始九、外国法制史总表罗马法历史发展的四阶段十二表法共和国早期市民法

12、与万民法共和国早期、后期法学家的活动帝国前期国法大全东罗马帝国法律渊源六种渊源法律分类公法与私法市民法与长官法市民法、万民法与自然法法律内容人法自然人、法人、婚姻物法物权、继承、债诉讼法法定、程式、特别罗马法复兴导火索,两学派,意义,影响英国法历史发展三阶段普通法衡平法(与普通法关系)制定法(与判例法关系)司法体制法院系统陪审制辩护制美国法制度特色宪法(三权分立,共和制,联邦制,违宪审查)反垄断, 缓刑制度;法国法六法体系拿破仑法典宪政1789人权宣言1791宪法1875宪法1946宪法1958宪法行政法德国法封建时代萨克森法典加洛林法典德国民法典日本法明治宪法和平宪法日本法的三阶段版权声明:本资料系由万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