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川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专项规划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1283945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7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川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专项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汉川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专项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汉川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专项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汉川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专项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汉川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专项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川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川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专项规划(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基本概况、市域概况1、地理位置汉川市位于汉水下游,湖北省中部,孝感地区南部。介于东经113。 22,113。57,、北纬30。23,30。52,之间。东与武汉毗邻,西连 天门,南临仙桃,北与应城、云梦、孝感接壤。距武汉市54公里,县境 东西长55. 5公里,南北宽53. 2公里。总面积1663平方公里。2、历史沿革汉川建县,始于561年(北周保定元年),治甑山下,故名甑山县, 先后属甑山郡、复州和沔阳郡。隋大业未废县为镇,并入汉阳县。621年 (唐武德四年),县恢复,以汉水流经县境而改名汉川县。960年,以竟 陵义水流入县西,更名为义川县。977年,以汉水横贯县境,改名汉川县。1949年

2、属沔阳专区,1951年属孝感专区,1959年属武汉市,1961年 复属孝感,1997年汉川撤县建市。汉川建县于北周武帝保定元年(公元561 年),因汉水横穿县境而得名。1071年至1912年,分属汉阳县、武昌府、 汉阳府和江汉道等。1930年至1948年,分属国统区第六行政督察区和第 三、四行政督察区。1949年5月,汉川全境解放,先后隶属于鄂中专区、 沔阳专区、武汉市和孝感专区。汉川县属孝感地区。1997年3月,汉川 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汉川建县制至今已有1443年的悠久历史。3、地形地貌汉川地处江汉平原北东边缘,呈东南部略高的总趋势。地貌分区特征 较为明显,东南部为陇岗残丘地区,间有小块

3、平原和小湾潭;中部、北部 和西部为平原,间有大小不一的湖汉。海拔多在22 - 26米之间,最高点 在马口与汉阳交界的王家山,海拔203米,最低点在姜岭乡荷花桥附近, 海拔20.4米。全市平原占总面积的96. 1%,丘陵土岗占3.9%。全市地 貌形态,按成因可分为陇岗残丘和堆积平原两类。1 )陇岗残丘主要分布于马口-南河一带,海拔最高203米,一般为65 - 120米, 丘顶浑圆。2)堆积平原根据成因分为两类:冲积平原,主要分布在汉水两岸,由汉水河道变 迁冲击而成,亦称泛滥平原,海拔22 - 26米,开阔平坦,上部为亚粘土、 亚砂土和粉砂,下部为砂、砂石夹亚砂土;湖积平原,主要分布在泊汉湖、 沉

4、湖、彭公湖、莲子湖、刘家湖以及与应城接壤的东西汉湖等湖泊周围, 由湖积、冲积的杏黄色粘土、粘土、淤泥质亚粘土组成,海拔22 - 25米, 与汉水两岸的冲积平原连成一片。4、气象、水文、地质情况1)气象资料汉川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 长,严寒酷热时间短。据近17年资料统计,汉川市年平均气温为16. 47C,高于或低于1959 -1984年的平均气温0. 37CO历年极端高温37. 9 (出现在2000年7月 17日),历年极端低温T2. 4CO (出现在1991年12月29日)降水年际变化大。常年降水量在1000-1300毫米之间,平均降水量1257 毫米,降雨

5、量以6月最多,12月最少。年平均蒸发量1263毫米,历年最 大蒸发量1470毫米。常年盛行风向为秋冬春以北风为主,盛夏以偏南风 为主。(详见风玫瑰图)历年无霜期平均257天。汉川四季的划分,以气候平均气温(连续五天的平均气温)在10C -22C之间为春季和秋季,22C以上为夏季,10C以下为冬季。四季中以 冬季最长,春、秋季较短。2)水文资料汉江流经市域过境长度为93. 1公里左右,江宽290 - 400米不等。汉 江历年最大流量为14600m3/s,历年最小流量为180 m3/s,年平均径流量 414.6亿立方米。历年平均水位为26.48米,历年最高水位31. 54米,历 年最低水位22.9

6、4米。汉北河流经汉川境内长40. 449公里,年平均径流量19亿立方米。3)地质情况汉川市地处“扬子准地台”江汉断陷的北东部和大冶台褶带的西部, 横跨武汉台褶束、云应凹陷、皂市凸起、乾驿-沔阳凹陷等4个四级构造 单元。境内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出露不全,除马口 -南河及仙女山办事处、 庙头有少量古生代地层出露外,其余地区为第四系所覆盖。汉川市地基允许承载力为7-12吨/平方米。仙女山办事处、城北新区和涵闸河南部的城隍镇平均承载力为15吨/ 平方米以上;现状城北新区以东至开发区(新河)镇南部地区平均承载力 为10-15吨/平方米;其中滨湖大道以西至两河交接处土地平均承载力为 10吨/平方米以下,规划

7、区内其余地块平均承载力较小,在10吨/平方米 一下。马口地质情况以回归门为标志,其西往庙头方向平均承载力为10- 15吨/辟平方米;回归门以东至十字街及主城区平均承载力为15吨/平方 米;十字街至周湖村地段平均承载力为8-12吨/平方米;窑新老蔡城线 及新蔡城线沿线地段平均承载力为20 - 25吨/平方米。5、自然资源1 )植被资源汉川市的气候位置属于北亚热带落叶至常绿阔叶混交林和水生栽培 植被区的范围,随历史的发展和自然界的运动变迁,原始森林植被早已绝 迹。在现存的植被群落中,乔木主要有麻栋、黄檀、楸树、樟树、苦楝、 白榆、山槐、皂夹、朴树、马尾松、枫杨、旱柳、池杉、水杉、泡桐、意 杨、加拿

8、大杨、刺槐等;小乔木及灌木有女贞、化香、山楂、棠梨、黄荆、 蔓头果、野蔷薇;其它的藤本及草本植被有拔契、紫藤、爬墙虎、狗尾草 及荷、莲、菱、芦苇等水生植物。农作物以水稻、棉花、芝麻为主2) 水资源汉川市水系发达,境内有大小河渠685条,大小湖泊13个,塘堰1253 个,水域总面积40. 4万亩。位于中部的泊汉湖面积14万亩,是孝感市第 一大淡水湖。汉江穿境内长93公里,年平均径流量414.6亿立方米。过 境汉北河是一条人工运河,渠流面积6339平方公里。湖泊:汉川境内地势低洼,湖泊星罗棋布。历代因江河横溢,有的湖 泊早已淤成平陆。解放后因水利建设和围湖造田,有的面积缩小,有的全 部开垦为农田。

9、现存水面在3000亩以上的湖泊有:泊汉湖、东西汉湖、 白石湖、老观湖、黄龙潭、包湖。其中泊汉湖水面面积50平方公里,是 孝感市第一大淡水湖。3) 土壤资源汉川市历史上系“古云梦泽”的组成部分,历经长江泛滥冲积和汉江 延伸淤积,逐步形成广阔的湖积冲积平原。故汉江沿岸和泊汉湖周围广大 平原湖区,土壤成土母质为河流冲积物及湖相沉积物;麻河、坷冢一带岗 地的成土母质为第四纪粘土;南河、窑新低丘地区的成土母质为红砂岩、 石英岩、石灰岩风化物。据1980年10月汉川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汉川 土壤分为潮土、水稻土、黄棕土三个土类,有潮土、灰潮土、淹型水稻土、 潴型水稻土、潜型水稻土、沼泽型水稻土、侧渗型水稻

10、土及黄棕壤等八个 亚类,共有二十二个土属和一百一-个土种。土层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水肥保持能力强是汉川土壤的特 点。土壤质地以壤质为主,其次是砂质和粘质土壤。主要矿质速效养分除 速效钾一般水平外,碱解氮、硼属缺乏,速效磷缺量最大。6、社会经济概况1 )社会概况汉川市辖仙女山办事处,汉川市经济技术开发区,14个镇6个乡。14个镇分别为马口、脉旺镇、城隍镇、分水镇、沉湖镇、田二河镇、回 龙镇、新堰镇、坷冢镇、麻河镇、刘家隔镇、开发区(新河)镇、庙头镇、 杨林沟镇,6个乡分别为西江乡、湾潭乡、南河乡、马鞍乡、里潭乡、韩 集乡。全市有汉、回、满、壮、侬、朝鲜、苗、纳西、彝、高山、侗、藏、 蒙古

11、、白等十五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99%以上。根据2006年汉川统计年鉴,2006年市域总人口为109. 09万人,其 中女性525726人;农业人口 896959人,非农业人口 193977人。年末总 户数318885户。人口出生率为8.69%,死亡率3.11%。汉川市城市建成区面积16.66平方公里,实际居住人口为20. 04万人( 2004 年底)。2)经济概况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为1029778万元(当年价),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12.7%。从三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24626万元,第 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01335万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03817万元,按可 比价格计算

12、,分别增长1.2%、18. 9%和2. 3%。全年完成财政收入60666万元,可比增长16. 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完成27085万元,可比增长16.4%。财政支出61801万元,可比增长16. 8%, 财政收支基本保持平衡。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75375万元,增长14.0%。批发零售贸 易餐饮食业完成增加值14492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1%。2006年外贸出口创汇达4568.9万美元,增长27. 15%。招商引资总额 102247万元,增长25. 4%,其中内资90290万元,增长26. 7%。全年实际 利用外资1533. 0万美元,增长16.5%。二、城区绿地现状及存

13、在问题1、城区绿地现状汉川城区现状建成区面积为16.66平方公里,实际居住人口 20. 04万 人( 2004年底)。公园绿地已形成大型、集中型公园绿地一处,即仙女山 公园,位于老城区中部的仙女山,现状占地面积约12. 13公顷。山上植被 生长状况良好,山顶最高处为97.5米,目前园内景点有仙女庙、望江亭、 眺湖亭、山顶廊及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街旁绿地12处,河渠绿化只有涵 闸河沿岸建有宽约20米的林带,树种以水杉和意杨为主。道路绿化系统已基本形成,道路绿化总长度约42公里,行道树主要 绿化树种为樟树、杜英、广玉兰。马口城区目前无集中大型公园绿地,街旁绿地缺乏,绿地主要为道路 绿化。建成区绿地总

14、面积约为63.92公顷,公园绿地总面积57. 0公顷,人 均公园绿地总面积2. 84平方米。绿化覆盖率24.6%,绿地率20.9%。城区主要街头绿地一览表序号名称位置绿地面积(公顷)备注1三角洲景点西湖路西端0.462少川景点西门桥转盘0.123七一桥景点仙女西路0.464汉高景点仙女大道北路0.095紫云街桥头景点新河桥0.026紫云街滨水绿地景观带*紫云街0.367环山东路景观绿化仙女山北0.748市标景点霍城大道东端1.509涵闸河景观文化桥0.60一期10城隍景点城隍转盘2.5011西湖大道东北4.1812西湖大道西南11.24合计22.27现状城区绿地统计表序号类别代码绿地分类绿地面

15、积(公顷)占城市建设用 地的比例(% )人均绿地面积(M2/人)1公园绿地57.03.422.842G?生产绿地2.120.130.113G,防护绿地4.800.290.24合计63.923.843.19注:现状建成区人口 20.04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666公顷。2、现状存在问题(1)园林绿地的布局尚不够均衡,未能形成有机的绿地生态系统,特 别是主城区内集中式的大型公园绿地只有仙女山公园一处,缺少服务于市 民的居住区公园,服务半径偏大;(2)城市绿化专业苗圃面积不足,只在新河开发区有2. 12公顷,面积 偏小,不能满足城区绿地建设发展的需要;(3)对自然地形的保护利用不够,没有充分利用汉川城区河渠众多、 水系丰富的特点形成滨水景观绿带,水乡园林城市的特色不突出;与国内外先进城市相比,城市绿化管理的总体水平尚不高,特点 是信息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管理需进一步推进和提高。(5)防护绿地面积小,没有很好地发挥其防护作用。第二章规划总则、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