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美术民间工艺剪纸》教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1283135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民间美术民间工艺剪纸》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民间美术民间工艺剪纸》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民间美术民间工艺剪纸》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民间美术民间工艺剪纸》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民间美术民间工艺剪纸》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民间美术民间工艺剪纸教案1、学生分析 本课着重于聋生感受能力的训练,以发现、感悟、创造三步教学,唤起聋生对美感的追求。从民间剪纸开始,不论是民间剪纸作品凸显的对土地和家乡的热爱,还是现代学生剪纸作品表达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都是一种真、善、美的情感。它们的精神内涵是相通的,都有着浓浓的中国情。2、教材分析剪纸艺术历史悠久,人们用它作为迎春、喜庆的装饰品,还广泛应用到刺绣、印染、陶瓷等工艺中。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一般来说北方剪纸粗犷朴拙,南方剪纸精巧秀丽。剪纸题材广泛,表现劳动人民生活、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其形式有阳纹、阴纹、点色、套色、分色、衬色等。剪纸使用简化、夸张

2、和添加的造型装饰方法,着意艺术情趣和意境的表现。构成形式呈均衡或对称式。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典型作品启发聋生发现知识点,培养聋生的观察力与创造力,将民间剪纸艺术发扬光大。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剪纸语言的审美特征,用发展的眼光、开放的思维学习剪纸技法,并能注意运用最适合的剪纸技法表现作品,制作有特点的剪纸作品。3、教学重点体验剪纸艺术的独特美感,创作有自己独特想法的剪纸作品,展示学生的审美情趣。4、教学难点学生对不同剪纸技法所产生效果的感受和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5、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刻刀、剪刀、彩色纸等。(二)学生准备:1、铅笔、彩色纸、剪刀、小美工刀、四开大白

3、纸;6、教学过程a、作品欣赏,启发思维b、结合剪纸作品教师讲解: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大体上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北方剪纸粗犷朴拙,天真浑厚;江南剪纸精巧秀丽、玲珑剔透。剪纸的样式很多,这是窗花、墙花、门笺,喜花等。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 c、教师归纳:民间剪纸表现出的朴实、粗犷、诙谐、夸张,正是民间剪纸艺术家们长期生活在具有这样特征的环境中,所产生的情感,也是对家乡这块土地的热爱,通过欣赏他们的作品,我们能感受到民间艺术家在作品中表现出的真善美的情感。7、引导制作,动手动脑。a、请同学们把课前自己寻找到的有关剪纸的图片和资料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大家一同来欣赏。 b、师生共同归纳剪纸的特点:剪纸作品由于是在纸上剪出或刻出的,因此必须采取镂空的办法,由于镂空,就形成了阳纹的剪纸必须线线 相连,阴纹的剪纸必须线线相断,如果把一部分的线条剪断了,就会使整张剪纸支离破碎,形不成画面。由此就产生了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结构。这是剪纸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剪纸很讲究线条,因为剪纸的画面就是由线条构成的。根据实践经验把剪纸的线条归纳为五个字:“圆、尖、方、缺、线”。要求达到:“圆如秋月、尖如麦芒、方如青砖、缺如锯齿、线如胡须。”可以说线条是剪纸造型的基.8、作业:以动物为题材做一创作。第 1 页 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