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论文新课程培训材料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全国通用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1281732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论文新课程培训材料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全国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二语文论文新课程培训材料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全国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二语文论文新课程培训材料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全国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二语文论文新课程培训材料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全国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二语文论文新课程培训材料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全国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论文新课程培训材料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全国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论文新课程培训材料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全国通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一教材解读 (一)教学准备1.研究课程标准 抓“根本” 2.研究教材 抓“工具” 3.研究学情、生情 抓“对象” 4.研究高考 抓“方向” (一)研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1.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进行教学和评价的基本依据。 2. 教材是实现课程标准要求的工具。 3. 课程标准“总” 的规定: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教学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4. 课程标准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具体规定。 基本理念: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 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遵

2、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课程目标: 积累整合 感受鉴赏 思考领悟 应用拓展 发现创新 本书教学定位: 培养目标确定于文学素养,学习方法确定于感悟、探究。 1激趣 乐于拓宽欣赏眼界,丰富感情世界,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 2体悟 理解思想内涵,探索丰富意蕴,领悟艺术魅力。用现代的观念和历史发展的观点审视和评价。 3积累 读懂内容,培养语感。背诵名篇,学习诗词格律,了解文化常识。 4得法 学习鉴赏知识和方法,初步把握艺术特性,注意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5创作尝试进行诗歌、散文创作,乐于展示创作成果、交流创作体会。 本书学习性质

3、:趣味性、选择性、发展性、创造性 (二)研究教材吃透教材高 度 从总体上把握教材 (1)教材的整体结构和各专题教学内容 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探究意旨 10)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把握意境)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体会声韵)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48 散文之部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11(理解形象性)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把握逻辑性和抒情性) 第六单元 文无定格,贵在鲜活 (体会灵活性和趣味性)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49诗、文集中编排12按鉴赏角度、鉴赏方法设置单元,“互文” “一课一得”注重学法指导.每个单元三个层次:赏析示例,自主赏析

4、,推荐作品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长恨歌/白居易 自主赏析 湘夫人/屈原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蜀相/杜甫 书愤/陆游 推荐作品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 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 越中览古/李白 一剪梅/李清照 今别离(其一)/黄遵宪 诗歌每个单元10首诗,赏析示例1首,自主赏析4首,推荐作品5首。 散文之部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 自主赏析 庖丁解牛/庄子 项羽之死/司马迁 阿房宫赋/杜牧 推荐作品 西门豹治邺/禇少孙 大铁椎传/魏禧 散文每个单元6篇作品,赏析示例1篇,自主赏析3篇,推荐作品2篇。 第二册

5、第二单元 5、诗经两首(氓、采薇)6、离骚 7、孔雀东南飞(并序) 8、*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从诗三百到魏晋 第三册第二单元 5、蜀道难 6、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7、琵琶行并序 8、*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其二) 唐诗 第四册第二单元 5、柳永词两首:望海潮(东南形胜)、雨霖铃(寒蝉凄切)6、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7、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8、*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词 依照的是文学史的顺序 (2)明白教材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赏析指导(短

6、文):总领 赏析示例(诗作):示范 自主赏析(诗文作品):教师指导下学生赏析活动的具体凭借 推荐作品:引导学生利用学到的鉴赏方法自行进行文学鉴赏活动。 “自主赏析”部分都附有“探究讨论”和“相关链接”,提供同学们自主赏析的凭借。 “探究讨论”问题设计层级明显,注意多方面比较、引申,符合单元要求和认知规律,极富价值。 “相关链接”资料广泛丰富,最大限度地提供给学生探究的空间。深 度把握处理教学内容的尺度 把握教学内容的尺度有四个层次的要求 能力层级A(识记)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C(分析综合)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能力层级D(鉴赏评价)

7、体味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 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能力层级F(探究)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示例: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2009年全国卷1) 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 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赞颂。“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

8、态度相契合。 观点二:这种说法不确切。 此诗描绘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的赞赏。“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广 度多角度拓展教材,拓展思维的宽度 (三)研究学情、生情 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是把握两个脉络:教材的编写脉络,学生的思想脉络。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在教材与学生之间寻求最佳结合点。 教材无差别,有差别的是学生,可能还有城乡。 新课程的实施,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使学情发生了重要变化。 研究学情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二教学建议 (一)瞻前顾后,融会贯通;充分预设,加强学习 在指导学生阅读之前,建议将整本书的大框架

9、和概貌作一番了解,并力求对赏析指导部分能有深入的领会,从而可将同一体裁3个单元的知识在教学中综合运用,增强各单元的互补性。 示例: 第一、二单元自主赏析的课后第一题无一例外都提到了声韵特点、诵读要求。 学生的活动增加,课堂中生成性资源增多,对教师的应变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二)注意与必修课的衔接与区别 “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可有意识地联系必修课所学内容,将习得的方法、能力、习惯、兴趣等保留并迁移到选修课中,还要有所发挥、发展。一定程度上要有比必修课更高的要求:学习诗文作品,学习欣赏方法,甚至进行作家诗人的个案研究,各种比较阅读和比较探究。要注意知识和能力的整合,过程和

10、方法的整合。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后第三、四题 可以借助“探究讨论”的有关课题和材料,开展小课题诗词研究性学习尝试,以提高学生鉴赏和评价能力。 1)注重诵读、涵泳 诗歌单元几乎每一课第一题都是“背诵这首诗”,紧接着给出诵读提示,对语气、节拍、句式、韵律进行指导,并且直接或间接地都指向情感把握。 有声与无声读解法 中国语文教学方法以诵读为本由汉字、汉语的特点决定 涵泳,就是悉心揣摩与反复咀嚼。这是无声读解法,突出欣赏者细腻感受的重要性。 曾国藩给儿子的家书 “涵泳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庶可得之于意之表”(谕纪泽

11、) 选修课程突出了诵读技巧的指导,比如划分音步、押住韵脚、突出节拍、语势呼应等。参见阁夜 建议:读法指导要与诗文意象、形象的体悟,情感的把握结合起来 2)注重积累、创新 重在发挥想象和联想,注重情感和审美的体验,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A、积累运用 2009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 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 清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西元一九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广州起义爆发。起义之军百二十人持枪械攻入广州督府衙门,两广总督张鸣歧闻风而逃。然义军终因寡不敌众,数百清军围之,起义军多战死。旋革命党人潘达微见而怜之,收烈士之骸,止得七十二具,葬于白云山麓之黄花岗。九十七年之后,时值腊月,会天大雪,余滞

12、于广州,遂至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陵。止于其门,百感并至,赋诗一首,诗曰: 启示有二: 学以致用出华章,激趣启思。满分作文挑刺,打好基础。 B、模仿 模仿有高下之分,浅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气 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园破,一盏残酒。酒淡怎敌晚风疾,梧桐雨,点点愁。 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一溪落花漫汀洲,流离苦,几时休? 高考作文诗人明月黄花片段 就古代散文而言,可模仿的有: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记叙文的叙述描写和抒情方式,散文的“形散神聚”和抒情性 “清军溃败,非力不足,势不众,弊在技穷。技穷而力亏,溃败之道也。或曰:清室苟和,怨技穷耶?曰:苟和者源技穷也。盖

13、屡战败,不能侥存。故曰;弊在技穷也。” C、创新(局部、整体) (1)“文本素描” “文本改编” “我最喜爱的一句诗文” 学生习作: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一股清凉的气息拂来,那是明月松间照的恬淡;一串淡远的音符飘过,那是清泉石上流的润泽。 清馨怡人,淡远悠扬。松间明月朗朗照亮一弯纯净的心湖,一片菊花飘香的圣土。石上清泉涓涓地流,流去满身的疲惫,尔后如一只初醒的鸟儿径直飞向那一片苍茫的绿叶。 漫步林间,任身上映出松针的翠影,浮现出亘古的幽静,任脚步下踏出轻快的步伐,与石泉流水对唱、和歌。不知不觉间,流出了一个安谧的梦,梦中以树根为枕,静静地藉草而眠,让泉水在我身畔流淌,松针在我身上堆积。 王维安在?问石泉,只无语,默默东流。 (2)“感动中国”历史人物颁奖辞 不朽的行者:屈原 当黎明还黝黑时,他就触着光亮而长吟。上下求索,踽踽独行。他使一个不屈的生命得到了高度的提升,他使一个站立的灵魂,得到了不朽的诠释。 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 一颗忠心,两朝元老,三顾茅庐而三分天下,五丈原头,八卦阵中,六出祁山而七擒孟获。赤胆忠心,足智多谋,助他人之霸业,成自己之威名。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其它 提供各类古文句段或古诗词,按要求进行扩展、缩写、仿写、续写、改写、转述、文学评论。 提供常见的意象、主题进行讨论研究。 有条件的地区可结合与当地有关的名篇或著名作家,展开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