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教案(新)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1278204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木兰诗教案(新)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木兰诗教案(新)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木兰诗教案(新)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木兰诗教案(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木兰诗教案(新)(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木兰诗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反复诵读,并背诵全诗;体会本文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体会诗歌情节曲折,认识木兰的形象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诵读法:要反复诵读,感受民歌的语言特点,找出背诵的规律。讨论点拨法:本文材料安排有详有略,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本文中心来解决,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教学重点: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2体会课文的语言特色。3、教学中“培优扶差”。教学难点:体会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问: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

2、名的巾帼英雄呢?学生思考并举手回答。(如: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等)是啊,我国古代确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二,背景解题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产生于北魏,创作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经后代文人的加工润色,被历代传诵,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竞相开放的两朵鲜花。三,诗歌诵读,初步感知1.教师播放朗读音频。让学生边听边勾划出不认识的字,并注意朗诵时节奏的变化。2.请学生自由朗读,

3、要求:读准字音,疏通文义,把握情感。3.学生分组朗读比赛。四,整体感悟,走近木兰、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答:诗中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2.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初步理解,复述木兰故事。3.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引导学生思考、填空:理清情节:木兰停机(叹息)决心(替父从军)从军(准备)奔赴(战场)十年(征战)拒赏(高官厚禄)与亲人(团聚)。以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的时间为序。诗的正文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段),叙述木兰的身份,交代从军的缘由,以及写木兰出征前的准备工作和征途上的见闻、感受。第二部分(第段),写木兰万里长征,十多年转战凯旋的生活。第三

4、部分(第段)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功成不受赏,请求还故乡,以及爷娘姐弟迎接木兰、木兰和亲人团聚的情形。最后一段是附文,以兔为喻,赞美木兰。五,人物赏析,品读探究。(课件)1人物赏析: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例:(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4)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5)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5、。机智、谨慎。师总结:木兰形象特点,并一边分析,一边板书: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2品读探究:(1)第2自然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并不繁琐。渲染战前紧张气氛,表明战事紧迫。表现木兰准备工作的繁忙和出征的急切心情。乐府诗常用的一种铺陈写法。(2)第4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3)第5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排比,渲染了木兰一家人团聚、欢乐的

6、气氛,表现了木兰回到家中的愉快心情。(4)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对木兰的赞美。再一次表现木兰的机智谨慎。(5)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6)文中哪些句子描写她踏上征途和途中的感受呢?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7)全诗结尾以兔作喻的原因是什么?结尾一段用兔比喻,说明在“十年征战”的生活中,识别不出木兰是女郎的原因。可以看出,木兰在艰苦的战斗生活中,不但巧妙地隐瞒了自己的女子身份,而且能同男子一样

7、英勇无畏,为国立功,一个聪明勇敢的女英雄形象,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3、详略分析:学生讨论明确:(1)从军缘由详写 出征前准备详写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详写,详写女儿情态 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略写英雄气慨 凯旋辞官详写 家人迎接详写 木兰改装详写(1)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木兰的英雄性格,使人物形象真实感人。(2)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这诗所要突出的正是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的颂扬,所以这些内容详写。而对残酷的战争,就一笔带过。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总之,诗歌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一般的就略写。这也给我们作文以启示。六、主题探究:歧视妇女的(无情嘲弄) 封建士大夫热衷功名利禄的(无情的讽刺) 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七、拓展延伸,练习巩固自由诵读课文,直至背诵。板书设计 深明大义 巾木 果敢坚强 帼兰 英勇善战诗 不慕名利 英 谨慎机敏 雄 2016年12月2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