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只能独行》读书笔记550字.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1278075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灵魂只能独行》读书笔记550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灵魂只能独行》读书笔记550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灵魂只能独行》读书笔记550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灵魂只能独行》读书笔记550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灵魂只能独行》读书笔记550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灵魂只能独行》读书笔记550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灵魂只能独行》读书笔记550字.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灵魂只能独行读书笔记550字灵魂只能独行是哲学家周国平的经典之一。以前这种没有情节,没有文笔情绪,纯粹谈三观的书根本没读过,但它还是引起了自己的共鸣,至少知道了曾经的挣扎与迷惘并不是个例,连大师也没能躲过这些历练。只是有时觉得周国平还是没走出自己的围城,本来独行灵魂是个多么洒脱的背影,把天地都甩在身后,只细心感受每一段路上的风景,可周先生在字里行间不时透露出对最终答案的渴求,并总希望用哲学理论的探究来解决困惑,要我看这就是拘泥了。答案不在某时某处,只在寻求的路上,且因人各异,我们只需保持细腻和好奇的心,从不同旅程中得到营养就足够了。看过一些这本书的,要么文艺到不行,辞藻优美却过于空浮;要么就特

2、别心灵鸡汤,鄙视尘世喧嚣,鼓吹灵魂恬静;可能5年前让我写,估计也是这类带些酸味的文字吧。如今开场明白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周先生用平实的行文来传递他的信念,而我们那么要把这些智慧和心情浸透在普通日常中,无需铭心刻骨,也不用执意强调清高,这份自然才是真正修心之道。很喜欢一段话,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我更愿意反其道而言之: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世上没有其它事物,强大过一个独行朝圣的灵魂。【以下为赠送相关文档】扩展阅读灵魂只能独行灵魂只能独行一直以来,我

3、都坚信孤独是可耻的,直到我看到灵魂只能独行这本书,我才明白孤独并不可耻,孤独是应该享受的。读完这本书,有很多感同身受之处。做些许摘录,大家共享。1灵魂的行走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寻找上帝。灵魂之所以只能独行,是因为每一个人只有自己寻找,才能找到他的上帝。2无论你多么热爱自己的事业,也无论你的事业是什么,你都要为自己保存一个开阔的心灵空间。唯有在这个心灵空间中,你才能把你的事业作为你的生命果实来品味。3一切交往的质量都取决于交往者本身的质量。唯有在两个灵魂充实丰富的人之间,才可能有真正动人的爱情和友谊。4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

4、的宝藏。5孤独的价值p27。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从心理学观点看,人之需要独处,是为了进展内在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历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所以,有无独处的才能,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不管你与谁同睡,你都只能单独进入你的梦乡。同床异梦是一切人的命运,同时却也是大自然的恩典。6生活的减法p59。旅行时不得不精简的行李。有多少是你真正生活必需的。即使有一座大房子,又何妨要填满它。7抉择p140。妻子和孩子同时落水,先救谁?答:我什么也没想。洪水袭来,妻子在我身边,我抓住她就往附

5、近的山坡游。当我返回时,孩子已经被洪水冲走了。所谓人生的重大抉择岂非多半如此?8生命的得失p141。婴儿、老人、中年人均诉说自己的不幸。一个声音问:众生啊,那已经逝去的和未曾到来的都不属于你们,你们有什么可失去的呢?三个灵魂齐声喊道:主啊,难道我们中间没有一个最不幸的人吗?上帝答道:最不幸的人不止一个,你们全是,因为你们全都自以为所失最多。谁受这个念头折磨,谁确实就是最不幸的人。9漂泊者和他的影子p142。 命运如同一个人的影子,有谁可以摆脱自己的影子呢?一个漂泊汉对于自己的命运不堪忍受,恳求神允许他和别人交换命运。神说假如能找到一个对自己命运完全满意的人的话就和他交换吧。结果事实上,世人所见

6、确实只是他们的命运之河的外表风光,底下许多阴暗曲折唯有他们自己知道。漂泊者终究没找到能跟他交换命运的人,直到今天,他仍然拖着他自己的影子到处漂泊。10白兔和月亮p143。有一只白兔,独具审美的慧心,她是赏月的行家,在她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于是神将月亮归属于兔。说也奇怪,白兔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了,脑中只想着这是我的月亮,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她终于去拜见神,请神撤销了那个大方的决定。11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立足点仍是占有。所以才会有占有欲未得到满足的痛苦和已得满足的无聊这双重悲剧。假如把立足点移到创造上,以审美的目光来看人

7、生,我们岂不可以反其意而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12我相信人必定是有灵魂的,而灵魂与感觉、思维、情绪、意志之类的心理现象必定属于不同的层次。灵魂是人的精神自我的栖居地,所寻求的是真挚的爱和坚实的信仰,关注的是生命意义的实现。幸福只是灵魂的事,它是爱心的充实,是一种活的有意义的鲜明感受。肉体只会有快感,不会有幸福感。奢侈的生活方式给人带来的至多是一种浅薄的优越感,也谈不上幸福感。当一个享尽人间荣华富贵的幸运儿仍然为生活的空虚苦恼时,他听到的正是他的灵魂的叹息。灵魂只能独行之1500字所谓差之毫厘,失之

8、千里,神和神圣只一字之差,意义上的宏大差异凸显无疑。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神还是神圣都有一大拨信仰者,一样的是这两类人都有一个自我的崇高精神追求,而不同的是一个人可以不信神,但却不可以信仰神圣。是否信仰神取决于个人的民族文化传统或者特殊经历,这是一种宗教信仰,不需要勉强。拥有宗教信仰的人,一定有一个高尚的精神标杆;但一个人不信奉宗教,仍可能是仁慈的。然而神圣就有所不同了,信仰神圣价值和观念的人有所敬畏,在他们心中总有一些原那么性的东西是不可亵渎和进犯的,人格就是一种表达。一个人一旦人格沦丧,丧失了做人的根本信仰,任何物质或欲求的满足都无可挽救,并且外表越是丰富越是反映其本质的颓败。一个高贵的灵魂

9、不仅仅需要神圣的信仰,还必须在人生的旅途上孜孜不倦地前行,并且灵魂只能独行,这就是作者周国平本书想要表达的思想。没人敢说百分百地清楚另一个人,最熟悉的人莫过于两个心心相印的爱人,但是他们不可能到达彼此透明的境界。史怀泽在我的青少年时代中提到,彼此透明是不可能的,即使可能,任何人也都无权对别人提出这样的要求;他认为心灵也有其外衣,我们不应该脱掉它,别人也应当尊重。所以,相爱的至多也只是可以在黑暗中并肩行走,他们最动人之处在于两个独行灵魂之间深切的呼唤和应答,互相的感应和鼓励。每个人都是一个机密,所谓知己,难过或者开心他们扮演了比普通人多得多的情感分享者的角色,在精神的最深处,或伤痕或甜蜜都只有自

10、己可以主宰。事实上,灵魂只有在独行的时候才能沉淀下来,真实地考虑,人的灵魂往往在极尽孤独之后得到升华。西方现代哲学的创始者尼采,他的成就可以说与他几乎一生的孤独息息相关。尼采一生的经历非常坎坷,历尽人生的各种辛酸和艰辛,他曾不止一次地感到生命的无力和孤独。幼年时父亲的死亡让他深入感受到死亡的无常,变得孤僻,他曾这样形容自己:那一切本属于其他孩子童年的阳光并不能照在我身上,我已经过早地学会成熟考虑。小小年纪便开场灵魂孤独的行走,让他悟到了生命哲学、存在意义、悲观等对后世哲学影响宏大的哲学思想。尼采的母亲是忠诚的清教徒,她对尼采的影响也不可无视。尼采终生保持着清教徒的本色,如同白玉石雕一般纯洁,这

11、又恰恰印证了灵魂中信仰的重要性。人穷尽一生都是在与孤独斗争,同时在孤独中领悟世事。一个人不管多么热爱一份事业,都要为自己的灵魂保存一片开阔的灵魂空间,唯有这个空间才能细细品味你生命的果实。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许多人已经迷失,他们被欲求的满足蒙蔽了双眼,以拉帮结派或者灯红酒绿来排斥灵魂的孤独。结果却是截然相反,物质越是富足,精神越是空虚,这样的人已是见惯不怪了。面对死亡的孤独可谓最是深入,也许有人可能会和你共赴死亡,但是没有人能同你一样体味到走向死亡那段心理历程;因此,许多迷失了灵魂的人往往会在将近死亡的时候幡然醒悟。斯托尔曾说,孤独的最后一种价值好似是留给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的。他写道:虽然疾

12、病和伤残使老年人在肉体上必须依赖别人,但是感情上的依赖却逐渐减少。老年人对人际关系经常不大感兴趣,较喜欢独处,而且渐渐地较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作者显然是赞赏这一变化的,因为它有助于老年人摆脱对人世的依恋,为死亡做好准备。灵魂只能独行,只能以信仰和孤独为伴,而我们那么应该学会在品味孤独,并在孤独中提升灵魂的高度。童年读书笔记550字童年这本书主要的是童年时高尔基的生活,这时的阿廖沙无依无靠,但是唯一让阿廖沙感到温暖,感到人世间充满阳光的是她的外祖母。她的一举一动影响着他,教育着他,改变了他的信念,让他没有产生愤世嫉俗的心理,让他没有因自身的遭遇厌恶人间。这些都是外祖母给阿廖沙的,让他在之后的逆境中

13、不懈努力,并且成长的和他外婆一样仁慈、忠厚。我不会拿我的生活和高尔基的生活作比拟,我的生活来于父母,这是父母给予我的,阿廖沙的父母没能给予他这些,这并不是我的错,我也没必要说什么在如此宁静的环境中,我该怎样怎样。我想说的是人心底的那份真善美,在那个人命贱如草的年代,还能留有外祖母那样美妙的人存在,她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如同康乃馨般含着美妙,和谐的韵味,又如同青草般散发着清香沁人心脾。她是那黑暗世界里的一束光,以她为代表的人们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进展着爱的传递。他们如同那太阳,灼热又亮堂,它照尽了黑暗,晒干了污浊。他们犹如清河一般,洗涤了灵魂淘尽了污秽。世界因为有他们而变得生动美妙。曾有人说过爱是不惜一

14、切的奉献我对这句话一直很轻视,更多的是不屑和鄙夷。我从不成认这样的爱,但外祖母的行为让我的心受到了猛烈的鞭挞,外祖母的爱一直淡淡地萦绕于我的心房。简爱读书笔记550字大凡喜欢外国文学作品的女性,都喜欢读夏洛蒂的简爱。假如我们认为夏洛蒂仅仅只为写这段缠绵的爱情而写简爱。我想,错了。作者也是一位女性,生活在波动变化着的英国19世纪中叶,那时思想有着一个崭新的开场。而在简爱里浸透最多的也就是这种思想女性的独立意识。让我们试想一下,假如简爱的独立,早已被扼杀在寄人篱下的童年生活里;假如她没有那份独立,她早已和有妻女的罗切斯特生活在一起,开场有金钱,有地位的新生活;假如她没有那份纯洁,我们如今手中的简爱

15、也不再是令人感动的流露,请保存此标记。所以,我开场去想,为什么简爱让我们感动,爱不释手就是她独立的性格,令人心动的人格魅力。然而,我们不禁要问,仅这一步就能独立吗?我认为,不会的。毕竟女性的独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种彻底的勇气,就像简爱当年决然分开罗切斯特一样,需要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土一去兮不复返的豪迈和胆量。我想,这应该才是最关键的一步,也应该是走向独立的决定性的一步。而夏洛蒂笔下的简爱却把她倔强的性格,独立的个性留给我们一个感动。所以她是成功的,幸福的女性。简爱已作为独立女性的经典,我希望阳光下,鲜花里有更多的简爱走出来,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不管是美貌,还是相貌平庸

16、,都有美妙的心灵和充实的心胸,都能以独立的人格和坚强的个性生活。白鲸读书笔记550字最近我读了白鲸这本书,它主要讲了主人公玛利和他的朋友魁魁格与裴廓德号签下契约。狡诈老练的船长亚哈再一次航行中被大白鲸莫比迪克毁了一只脚。大副试图说服船长放弃复仇,但失败了。最终的交战中,莫比因被激怒,将船撞沉,只有玛利幸免。你们来吧,我什么时候都不会害怕的。这句话让我深有感触,这句话写出了莫比的心声。虽然看起来结局悲惨,觉得船长是以为英勇地人,但这是船长自己给自己挖一个坑,然后自己跳下去。假设他不因贪心先去招惹莫比,莫比又岂会还击报复他。其实,这样的例子,光在大自然里就有很多。就比方说有些人在热带雨林中捕蛇,蛇本来对人是没有敌意的,可是我们人类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捕杀蛇,使它们对人类反感而不得不采取一些自我防护的措施,它们只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