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1277217 上传时间:2023-11-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处坠落事故得预防与控制措施所谓高处作业,就是指在距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得高处进行作 业。在此作业过程中因坠落而造成得伤亡事故,称之为高处坠落事故。这类事故 各行业中均有发生,并以建安企业居多,约占全部事故得20%左右。1、高处坠落事故得规律高处坠落事故规律,就是指人们在从事高处作业中,人与相关物体结合时违 背客观事物规律而产生得异常运动失去了控制,经过量变积累发生了灾变得普 遍性表现形式。掌握了规律,就能有效地予以预防与控制。1。1高处坠落事故得类别高处坠落事故得事故类别大约为如下九种:1.1。1洞口坠落(预留口、通道口、楼梯口、电梯口、阳台口坠落等;1.1.2 脚手架上坠落;

2、1。1。3 悬空高处作业坠落;1。1。4石棉瓦等轻型屋面坠落;1.1.5拆除工程中发生得坠落;1。1。6登高过程中坠落;1.1。7梯子上作业坠落;1.1.8屋面作业坠落;1.1。9其她高处作业坠落(铁塔上、电杆上、设备上、构架上、树上、 以及其她各种物体上坠落等)。1、2高处坠落事故得原因1。2.1个性原因个性原因,就是指每类高处坠落事故在发生过程中各自具有得具体原因。例如:a。洞口坠落事故得具体原因主要有:洞口作业不慎身体失去平衡;行动时 误落入洞口;坐躺在洞口边缘休息失足;洞口没有安全防护;安全防护设施不牢 固、损坏、未及时处理;没有醒目得警示标志等。b。脚手架上坠落事故得具体原因主要有:

3、脚踩探头板;走动时踩空、绊、滑、 跌;操作时弯腰、转身不慎碰撞杆件等身体失去平衡;坐在栏杆或脚手架上休息、 打闹;站在栏杆上操作;脚手板没铺满或铺设不平稳;没有绑扎防护栏杆或损坏; 操作层下没有铺设安全防护层;脚手架超载断裂等。c、悬空高处作业坠落事故得具体原因主要有:立足面狭小,作业用力过猛, 身体失控,重心超出立足面;脚底打滑或不舒服,行动失控;没有系安全带或没有 正确使用,或在走动时取下;安全带挂钩不牢固或没有牢固得挂钩地方等。d. 屋面檐口坠落事故得具体原因主要有:屋面坡度大于25 ,无防滑措施; 在屋面上从事檐口作业不慎,身体失衡;檐口构件不牢、或被踩断,人随着坠落 等、1.2.2共

4、性原因共性原因,就是指任何一次高处坠落事故在发生过程中,均具有基本原因、 根本原因、间接原因与直接原因而形成得系列原因。a. 基本原因,就是高处作业得安全基础不牢、其表现就是:人不符合高处作 业得安全要求,物未达到使用安全标准。如从事高处作业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与安 全技能,身体条件较差或有病;与高处作业相关得各种物体与安全防护设施有缺 陷等。b. 根本原因,就是高处作业违背建筑规律得异常运动。其表现就是:安全规 章制度不健全、有章不循、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如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得着装不 符合安全要求,高处作业时没有安全措施冒险蛮干,违反劳动纪律酒后作业;安 全防护设施不完备、不起作用,或擅自拆除、移动

5、或在施工过程中损坏未及时修 理等。C。间接原因,就是高处作业得异常运动失去了控制。其表现就是:由于安 全管理不严,没有行之有效得安全制约手段,对人违章作业不符合安全要求得异 常行为,对工具、设备等物质没有达到使用安全标准得异常状态,不能做到及时 地发现与及时地加以改变。直接原因,就是高处作业得异常运动发生了灾变。其表现就是:由于人得 异常行为、物得异常状态失去了控制,经过量变得异常积累,当人与物异常结合 发生了灾变时,如人从洞口坠落、从脚手架坠落、从设备上坠落、从电杆上坠落 等造成了人身伤害,从而构成了高处坠落事故。2、高处坠落事故得预防、控制要点依据安全管理得客观要求,运用安全与事故得运动规

6、律预防、控制事故得规 律,为了改变人得异常行为、物得异常状态,以及人与物得异常结合,应从本质上 超前有效地预防、控制高处坠落事故。又分为具体预防、控制与综合预防、控 制、2。1高处坠落事故得具体预防、控制高处坠落事故得具体预防、控制,就是依据不同类型高处坠落事故得具体原 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对每间类高处坠落事故进行具体预防、控制要点、例如:2.1.1洞口坠落事故得预防、控制要点:预留口、通道口、楼梯口、电梯 口、上料平台口等都必须设有牢固、有效得安全防护设施(盖板、围栏、安全网); 洞口防护设施如有损坏必须及时修缮;洞口防护设施严禁擅自移位、拆除;在洞 口旁操作要小心,不应背朝洞口作业;不要在洞

7、口旁休息、打闹或跨越洞口及从 洞口盖板上行走;同时洞口还必须挂醒目得警示标志等。2。1. 2脚手架上坠落事故得预防、控制要点:要按规定搭设脚手架、铺 平脚手板,不准有探头板;要绑扎牢固防护栏杆,挂好安全网;脚手架荷载不得超 过270kg/m2 ;脚手架离墙面过宽应加设安全防护;并要实行脚手架搭设验收与 使用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1。3悬空高处作业坠落事故得预防、控制要点:加强施工计划与各施 工单位、各工种配合,尽量利用脚手架等安全设施,避免或减少悬空高处作业;操 作人员要加倍小心避免用力过猛,身体失稳;悬空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穿软底防滑 鞋,同时要正确使用安全带;身体有病或疲劳过度、精神

8、不振等不宜从事悬空高 处作业。2.1。4屋面檐口坠落事故得预防、控制要点:在屋子面上作业得人员应穿 软底防滑鞋,屋面坡度大于2 5时应采取防滑措施;在屋面作业不能背向檐口 移动;使用外脚手架工程施工,外排立杆要高出檐口 1.2m,并挂好安全网,檐口 外架要铺满脚手板;没有使用外脚手架得工程施工,应在屋檐下方设安全网。2、2高处坠落事故得综合预防、控制高处坠落事故得综合预防、控制,就是依据高处坠落事故得不同类别与系列 原因,提出得对高处坠落事故进行综合预防、控制得要点。2。2。1对从事高处作业得人员要坚持开展经常性得安全宣传教育与安 全技术培训,使其认识掌握高处坠落事故得规律与事故危害,牢固树立

9、安全思想 与具有预防、控制事故能力,并要做到严格执行安全法规,当发现自身或她人有 违章作业得异常行为,或发现与高处作业相关得物体与防护措施有异常状态时, 要及时加以改变使之达到安全要求,从而预防、控制高处坠落事故得发生。2. 2. 2高处作业人员得身体条件要符合安全要求。如:严禁患有高血压 病、心脏病、贫血、癫痫病等不适合高处作业得人员从事高处作业;对疲劳过度、 精神不振与情绪低落得人员要停止高处作业;严禁酒后从事高处作业。2.2。3高处作业人员得个人着装要符合安全要求。如:根据实际需要配 备安全帽、安全带与有关劳动保护用品;不准穿高跟鞋、拖鞋或赤脚作业,而应 穿软底防滑鞋;不准攀爬脚手架或乘

10、运料井字架吊篮上下,也不准从高处跳上跳 下。2.2。4要按规定要求支搭各种脚手架、如架子高度达到3m以上时, 每层要绑两道护身栏,设一道挡脚板,脚手板要铺严,板头、排木要绑牢,不准留 探头板。使用桥式脚手架时,要特别注意桥桩与墙体就是否拉结牢固、周正。升桥降 桥时,均要挂好保险绳,并保持桥两端升降同步。升降桥架得工人要将安全带挂 在桥架得立柱上。升桥得吊索工具均要符合设计标准与安全规程得规定。使用吊篮架子与挂架子时,其吊索具必须牢靠。吊篮架子在使用时,还要挂 好保险绳或安全卡具。升降吊篮时,保险绳要随升降调整,不得摘除。吊篮架子 与挂架子得两侧面与外侧均要用网封严。吊篮顶要设头网或护头棚吊篮里

11、侧要 绑一道护身栏,并设挡脚板。提升桥式架、吊篮用得倒链与手板葫芦必须经过技 术部门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倒链最少应用2 t得,手板葫芦最少应用3 t得,承 重钢丝绳与保险绳应用直径为12.5mm以上得钢丝绳。另外使用插口架、吊篮 与桥式架子时、严禁超负荷、2。2.5 要按规定要求设置安全网,凡4m以上建筑施工工程,在建筑得首 层要设一道3至6 m宽得安全网。如系高层施工,首层安全网以上每隔四层还要 支一道3m宽得固定安全网。如果施工层采用立网做防护,应保证立网高出建筑 物1m以上,而且立网要搭接严密。要保证安全网得规格、质量,使用安全可靠。2. 2。6要切实做好洞口处得安全防护,具体方法与洞口

12、坠落事故得预防、 控制措施相同。2.2。7 使用高凳与梯子时,单梯只许上1人操作,支设角度以60至70 为宜,梯子下脚要采取防滑措施;支设人字梯时,两梯夹角应保持40 ,同时两梯 要牢固。移动梯子时梯子上不准站人。使用高凳时,单凳只准站1人,双凳支开 后,两凳间距不得超过3 m。如使用较高得梯子与高凳,还应根据需要采取相应得 安全措施。2.2。8在没有可靠得防护设施时,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否则不准在高 处作业。同时安全带得质量必须达到使用安全要求,并要做到高挂低用。2.2。9登高作业前,必须检查脚踏物就是否安全可靠,如脚踏物就是否 有承重能力;木电杆得根部就是否腐烂。严禁在石棉瓦、刨花板、三合板顶棚上 行走、2.2.10不准在六级强风或大雨、雪、雾天气从事露天高处作业。另外, 还必须做好高处作业过程中得安全检查,如发现人得异常行为、物得异常状态, 要及时加以排除,使之达到安全要求,从而控制高处坠落事故得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