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学校地震应急预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1276974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9.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 学校地震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23年 学校地震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23年 学校地震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23年 学校地震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23年 学校地震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 学校地震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 学校地震应急预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学校地震应急预案学校地震应急预案1为了更好地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防汛方针,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 全,强化生命第一的意识,做到早部署,早防范,切实做好汛期安全工作,结合 我园实际,特制定本预案。一、成立幼儿园防汛抢险领导小组及职责:1、防汛抢险领导小组:组长:_副组长:x组员:2、防汛抢险领导小组工作职责:总指挥:(组织全园教职工,按各自的职责进行疏导幼儿)广播组:(拨打报警电话,向上级及时通报险情)疏散引导:_(帮助各班班主任把幼儿带到安全部位,让各班班主任清点人 数并上报)警戒救护组:(负责联络工作并组织受伤人员救治工作)各班负责人:班主任及带班教师分别负责幼儿从各个安全出口

2、迅速撤离。二、幼儿园防汛工作预案:1、加强对全园师生防汛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专题会议、宣传展板等多种 形式,把防汛知识传达给每位师生,提高全园师生的防范灾害能力。2、加强检查和防范工作,经常保持校园交通、排水设施畅通,对校园内容 易滑坡的地方逐点检查,特别要严禁车辆停放在幼儿园门前。对幼儿园园舍墙体、 屋面、门窗、电器等定期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整改,防止 安全事故发生。3、密切注意幼儿园园舍安全,定期进行安全检查,预防幼儿园整体滑坡, 发现安全隐患,立即将师生迁移,并及时上报教育主管部门。4、汛期坚持领导值班和报告制度,幼儿园负责人的手机和值班电话全天开 机,确保通信畅通。有

3、异常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一旦发生险情和意外情况,采 取果断措施及时处理,防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5、幼儿园要组织抢险小组待命,对幼儿园门前台阶架空层下保健室、图书 室、科学发现室的设备做好转移准备。发现异常,马上整改,坚决把隐患消除在 萌芽状态。6、切实加强预防管理,严防幼儿园重大灾情发生。若因人力不可抗拒发生 事故,负责人和现场人员及时采取有效的自救措施,同时报告上级有关部门,把 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三、疏散时注意事项:1、根据现场的实情,优先选择最佳疏散线路。2、全园教职工迅速到位,通过广播对被困人员的情绪做好组织和引导疏散 工作,维护好疏散秩序,防止拥挤踏伤。3、要清点人数,对救出的人员进

4、行清点,看是否全部救出。4、灾情严重的情况下要组织幼儿按原有疏散路线向高的地方转移,集中等 候救援。5、幼儿年龄小自理能力差,加强教师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加强自身的安全 措施和应急能力。在需要时要有勇于献身的精神。附:抢险救灾突击队名单队长:队员:x县幼儿园X年X月x日学校地震应急预案2地震,是地球上所有自然灾害中给人类社会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地质灾害。 面对地震我们制定好应急预案,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学校地震应急预案,欢迎借鉴!一、编制依据我市是国务院确定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依据沈阳市地震应急预案和 沈阳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 规章制定本预案。二、工作原则1

5、、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建立健全统一协调、分级管 理、职责明确、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地震灾害预警机制。2、学校防震抗震工作,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按照隶属关系管理的原则, 在市、区、县(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开展本单位工作。3、本预案为我市中小学校地震应急组织抢险救灾工作的基本程序和组织原 则。4、本预案适用于有感地震事件、破坏性地震预报和发生破坏性地震后的应 急阶段。抢险救灾工作已进行部署并开展后,经市政府批准,本预案即实施完毕。三、地震预警级别地震预警级别是综合震情的紧迫程度和严重程度两个方面作出分级。1、地震预警级别:(1)蓝色预警级别(W级)未来五年或稍长时间内可能发

6、生地震的时间、 地点。(2)黄色预警(III级)未来一年或稍长时间内可能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3)橙色预警(II级)对3个月内将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4)红色预警(I级)对10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2、依据地震的严重程度,分为4级: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5.06. 0级地震(W级),可初判为一般地震灾害。 6.06.5级地震(III级),可初判为较大地震灾害。6.57.0级地震(II级), 可初判为重大地震灾害。发生7级以上地震(I级)可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四、地震预报的发布1、地震预报以省政府发布的为准。地震重点危险区划分和地震预报由省政 府发布,新闻媒体刊登或者播发地震预报消

7、息。2、省政府对我市发布地震短期预报后,若发现明显临震异常,在紧急情况 下,市政府可以发布48小时之内的预报。3、预警解除由省政府发布。五、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我市境内发生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地震灾害后,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 导、指挥和协调地震应急与救灾工作。市抗震救灾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抗震救灾 现场指挥部。1、市教育行政部门指挥体系:市教育局设学校防震抗震工作领导小组,(1)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市教育局主管副局长。领导小组副组长:各区、县(市)教育局主管局长。成员单位:市教育局办公室、安全处、基础教育处、职成处、财务审计处、 发展规划处、高教处、体卫艺处。领导小组成员职责:在各级政府的领

8、导下,积极开展学校防震抗震应急救灾 及宣传教育工作。传达上级有关工作部署。负责指导和协调全市学校的防震抗震 工作。汇报防震抗震救灾工作情况。成员分工职责:秘书组:办公室。职责:负责协助其他成员单位工作,汇总综合情况,编写震情通报,与地震 局沟通信息。保障组:财务审计处、发展规划处。职责:调配、筹集救灾经费,编制防震抗震工作计划。医疗救助组:体卫艺处。职责:按照有关部门要求做好控制疫情和防止传染病流行,指导学校卫生管 理工作。安全协调组:安全处。职责:配合有关部门指导、检查学校开展防震抗震情况和治安、救灾物资和 学校重要部门保卫等工作。安全教育组:基础教育处、职成处、高教处。配合有关部门指导、督

9、促学校开展防震抗震教育工作。六、应急响应1、按照地震灾害事件的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4级划分,地震灾害 事件的应急响应也相应地划分为I级响应、II级响应、III级响应、W级响应。上级发布红色(I级)、橙色(II级)预警,市教育局、各区县(市)教育 局防震抗震领导小组,需服从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 地震应急工作。市教育局负责协调全市学校防震抗震工作,并作出如下应急反应:(1)市教育局主管副局长立即召开区、县(市)教育局主管局长防震抗震 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通报传达上级有关精神,按照上级有关要求部署全市学校防 震抗震工作。(2)向市里有关部门报告学校的抗震防震准备情况。(3

10、)学校防震抗震应急领导小组,在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做好 本学校防震抗震工作和支援灾区抢险救灾准备工作。(4) 学校组织全校师生进行应急疏散演练和地震发生后自救、互救演练, 并做好随时停课的准备。(5) 部署学校积极开展对师生防震、抗震知识宣传教育,克服恐慌心理, 不听信小道消息;(6) 停用没有抗震设施的建筑物。2、上级发布黄色(III级)、蓝色(W级)预警,学校按照隶属关系,在市 防震抗震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下,防震抗震工作应急与救灾工作进入准备阶段。并做出应急反应:(1) 防震抗震领导小组开始工作.(2) 主管副局长传达上级有关地震震情通报。(3) 按照有关部门要求统一布置各学校抗震救

11、灾准备工作。(4) 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报告防震抗震工作准备情况。(5) 学校编制防震抗震应急疏散、震后自救、互救工作应急预案,做好师 生防震抗震宣传工作。(6) 对没有抗震设防的建筑物做到底数清楚,随时做好停用准备工作。七、震后恢复教学工作程序(1) 主管副局长召开领导小组会议,部署学校救灾工作;(2) 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协助社会各界完成救灾工作。(3) 保持与地震局的联系,了解震情发展情况。(4) 成员单位根据分工核实、统计、汇总并上报受灾情况。(5)根据学校受灾情况组织学校对口支援,使受灾学校尽快复课。八、相关责任追究和处理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

12、 予行政处分;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给予处罚;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不按照预案规定制定本单位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2)不按照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规定和抗震救灾指挥部的要求实施破坏 性地震应急预案的;(3)违抗抗震救灾指挥部命令,拒不承担地震应急任务的;(4)阻挠抗震救灾指挥部紧急调用物资、人员或者占用场地的;(5)在临震应急期或者震后应急期不坚守岗位,不及时掌握震情、灾情、 临阵脱逃或者玩忽职守的;(6)阻碍抗震救灾人员执行职务或者进行破坏活动的;(7)不按照规定和实际情况报告灾情的;(8)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破坏性地震应急工作的。学校地震

13、应急预案3预防措施1、学校办公室负责接受上级防灾指挥部的各项指令,制定校内防自然灾害 应急预案,领导小组部署校园地震来临前的应急防御,做好紧急救灾和恢复校园 正常教学的工作。2、校长办公室负责认真宣传、贯彻、执行上级实行防灾的指示,传递防灾 信息。3、政教处负责组织师生学习辨别地震等灾害预警信号,掌握灾害预防和自 救知识。4、安全处、总务处定时和不定时排查校园的教室、宿舍、供电线路、食堂、 消防安全设施、树木、玻璃门、窗户等安全方面的隐患,发现问题及时及时记录 并整改。5、政教处制定防地震等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并指导校内师生掌握 地震逃生知识。6、成立防地震等自然灾害领导小组。现场处置及

14、救援措施1、在发生灾害时,组织各方人员切断电源,检查和加固窗外的悬挂物,检 查旗杆、墙报栏,防止高空悬挂物摔落伤人,要检查保管好各类电器。2、组织各班班主任在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时,迅速将学生带领到在安全地 方躲避。若遇人员受伤,积极组织抢救。如有伤势较重的伤员,学校无能力处置 的,就近送医或在第一时间内联系“ 120”医疗急救中心,请求救治。3、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救护工作,把灾害造成的 损失降到最低点。发生破坏性灾害时,立即做好抗灾自救工作,在上级领导下, 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开展自救活动。4、安全处以及总务处检查学校食堂、宿舍、教室等重点部位,查看是否受 损及损

15、坏情况,检查是否发生火灾、毒气等次生灾害,并组织人员采取相应预防、 处置措施。发生火灾、毒气泄漏等次生灾害后,学校应在处置的同时,向“ 119”、“110”等部门提出救援请求。事故报告及现场保护1、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时,要按照上级指令和预警信号安排学校各项工作, 若需要停课,则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给有关老师、学生、家长,立即采取措施停 课放假。2、通讯小组随时与教育系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保持联系,在接到地震预警 时,立即进入战备状态,随时待命。3、突发地震后,领导小组立即对地震中师生伤亡、校舍损坏等情况进行统 计、汇总,了解、及时上报教育局。有新生重大灾情的,随时报告。4、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保证和促进学校安全稳定。事故调查及处理1、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做好灾后卫生消毒,防止传染性疾病在校园滋生蔓 延,做到大灾之后无大疫。2、政府或教育、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确认近期不再有破坏性地震发生, 则宣告应急结束,恢复正常教学秩序。3、针对学生出现的情绪紧张、神情焦虑等心理问题,学校心理咨询室立即 开展心理疏导工作,舒缓学生震后心理压力。学校地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