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与传统文化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1275679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文明与传统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生态文明与传统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生态文明与传统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生态文明与传统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生态文明与传统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文明与传统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文明与传统文化(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态文明与传统文化一、反思工业文明的得与失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 与目标一书中,提出了一种叫“轴心期”的理论,被今天大 多数人文学者所认同。雅斯贝尔斯发现了一种很奇怪的历史 现象,即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期间,中国、印度和 希腊这三个相互隔绝的地区同时涌现出众多思想家,各个文 明的那些伟大的精神导师,如古希腊的诗人荷马、哲学家巴 曼尼德、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古印度的释迦牟尼,中国的诸子百家,这些贤人们在这六百 年期间如雨后春笋般,纷纷隆重登场。人类文明有文字记载 的约有五六千年,放到这么漫长的历史中,这六百年恰如一 道闪电划过夜空,但

2、它却足以光照后人!他们规定了以后各 自文明的发展方向,以后的发展只能在他们圈定的范围内细 化发展,而再也不能有根本性的突破了!所以这六百年就被 称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期”,直至今日,人类每一次新飞跃都 要回顾这一时期,从中汲取灵感与动力。他们各自规定了一种什么方向呢?古希腊哲学重在求 知,而中国诸子哲学则是在“礼崩乐坏”的历史条件下,重在 寻求失去的“道”;印度哲学重在人的精神解脱。西方哲学的 核心问题是对“真理是什么”加以追问,其思维模式建立在天人二分、主客对立的基础上。如古希腊哲学家认为“哲学起源 于对自然的惊异”、“哲学就是爱智慧”,我们可以说中国古代 哲学是“智慧”,但不能说“爱智慧”,

3、“爱”的背后有一种明确的 主体自我意识。到了苏格拉底直接就提出:“知识就是美德”。 在中国文化中,我们可以说善良是美德,节约是美德,但从 来没有说探求知识和真理会成为美德。所以,古希腊哲学是 西方自然科学的母体,经历了漫长的中世纪神学统治后,伴 随着文艺复兴特别是自15世纪以来,在西方的哲学传统中 发展出了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西方人凭借着“知识就是力量” 的信念,不仅征服了自然,也征服了东方世界。如果把工业文明作为一个完整的模式来考虑的话,它是 由两大理念来支撑的,其一是科学主义,其二是消费主义。 它们构成了工业文明的左膀右臂:一方“研发”出文明成果, 另一方则“消耗”掉文明成果,由此形成无尽

4、的循环!所以, 今天很多西方学者也从消费这个角度来反思工业文明。如美国学者艾伦杜宁在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 未来一书中指出,在工业文明所造就的消费社会中,消费 主义成了最深入人心的价值。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 解:1、“不消费就衰退”成为首要的经济发展理念。在特殊时 期(如战争、金融危机时期),消费甚至被渲染成一种刺激 经济增长的“爱国责任”。2、消费成为重要的文化活动。用杜 宁的话来说就是“购买货物已变成宗教仪式”。怎么理解呢? 今天的世界,节日的狂欢都是和购物联系在一起的,人们似 乎只有通过消费和消费的数量才能体会到节日之乐,而早已 忘却了先辈们那种自我劳作,自我欣赏,在敝帚自珍中

5、精心 营造的节日乐趣。其实神圣感从来都是来自于心灵的深度, 而和肤浅的感官满足毫不相关! 3、消费成为生活方式。今 天,消费、购物不仅成为重要的消遣、娱乐方式,而且人们 还以消费的数量、质量来衡量成功。人们的社会分层不是因 为占有的财富不同,而最终是通过消费(碳排放量)体现出 来的。尊重感和认同感往往通过消费来实现,消费的价值就 等于自我的价值,如穿体面的衣服、开体面的车子,住体面 的小区,仿佛都在说,“不错,我在那个团体中。”用杜宁的 话来说,“消费就是这样一个踏轮,每个人都用谁在前面和谁 在后面来判定他们自己的位置”。透过纷繁复杂、令人眼花缭乱的消费,我们可以还原出 以下两个最基本的事实:

6、一是消费的终极不是商品,不是人造”产品,而是地球 资源,所以我们要追问的是:“它是无尽的吗?”事实证明, 消费是上瘾的,每一种奢侈品很快就变成是必需品,并且又 要发现一个新的奢侈品。今天,朝鲜的年轻人把黑白电视换 成彩色电视,和美国的年轻人把宝马换成是梅赛德斯,其实 是同一个道理,同一种感受。社会发展就是追逐奢侈品,奢 侈品变成必需品,几代以后,这个过程就能把富裕重新定义 为贫穷。买了,用过,扔掉,再买,这样一个无限升级的过 程,使体面生活的定义标准无止境地向上移动,但却给环境 造成了无尽的压力。二是消费根源于人的需求和欲望,所以我们要追问的是: “多少算够呢?”事实同样证明,人类的需求和欲望

7、实际上是 无限扩张的,消费最终将不能得到满足。高消费的社会,正 如奢侈生活的个人一样,消费再多也不会止步,所以人们经 常慨叹“钱多少都不够花”!更重要的是,超过一定界限以后, 更多的消费并不等于更多的充实。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比生活 在上一个世纪的祖父们平均富裕数十倍,但我们并没有比他 们幸福数十倍。我们能说比唐朝的人更幸福吗?心理学的研 究表明,消费与个人幸福之间的关系是微乎其微的,较高收 入的人较幸福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白领阶层的技巧性工作比 蓝领阶层的机械性工作更有趣,享有更多的挑战性和创造性, 比那些从事低级劳动的人得到更多的精神回报。所以被消费 文化所蒙蔽,人们一直在徒劳地企图用物质的东西

8、来满足不 可缺少的心理和精神的需要。西方环境思潮兴起四十年,人们的认识逐渐由表及里: 开始时把环境问题当作是一个技术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后来发现再好的技术修补也挡不住内源性的“糜烂”,于是就 上升为一个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后来发现环境问题“牵一发而 动全身”,牵扯到各个群体利益、甚至各国之间不可调和的冲 突与矛盾,于是就上升为一个社会治理问题。这几年,环境 问题尤其是气候变化问题迫在眉睫,很多人已清醒地意识到 环境问题终究是一个文化问题、伦理问题。所以,西方学者 也开始反思自己的文明,并从古老的东方文化智慧中寻求灵 感,近些年美国学者陆续研究、出版了儒学与生态文明、 道教与生态文明、佛教与

9、生态文明等著作。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智慧中西文明的真正相遇是19世纪中期的事,在此之前虽 偶有交流,但基本上是“你追求你的真理,我追求我的道”广你 做你的自然征服者,我做我的谦谦君子”,互不干涉。但伴随 着西方的殖民扩张,他们不可避免地相遇了,于是就出现了 “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的无奈!在屈辱的历史进程中,中 国的知识分子意识到,必须也把自己变得虎背熊腰,武装到 牙齿,才能与西方抗衡。于是反思中西方文明的关系问题, 一直是近代以来他们思考的一个主题。从严复、梁启超,到 梁漱溟、贺麟、鲁迅、胡适、冯友兰等,个个都是学贯中西 的大家,在那样一个背景下他们所思考的远比我们今天要深 刻得多。

10、以梁漱溟为例,他对中西文化的思考对我们今天仍然具 有启发意义。他认为人生有三种问题,第一种问题是自己能 够说了算,自己能够解决。所以应该持一种积极向前要求、 努力奋斗的态度。第二种问题是自己说了不算,解决与否在于他人。比如他举例子说,要求别人不要恨我,即使我如何 表白,他仍旧恨我,或者口口声说不恨而心里照旧,所以是 不能由我做主的,因为我只能治服他的身体而不能治服他的 “心”。对这类问题应该持一种变换思路、调和、持中的态度。 第三种问题是人根本不能解决的,如活着总想长生不老,活 着总想没有苦恼,让花儿不败,月儿不落等。对这类问题只 能是持“向后”的态度,即看透或消解掉它。如人们经常说的, “参

11、透生死”,“看破红尘”,“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即已经 从根本上取消了这些问题。面对人生的三种问题及三种解决 态度,梁漱溟认为西方文化较好地解决了第一种问题,中国 文化较好地解决了第二种问题,而印度文化较好地解决了第 三种问题。所以,最后他认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也会依次经历 这三种路径,认为中国文化比西洋文化要来得“高妙”,认定 “世界未来的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可以说持这种态度 的不仅梁漱溟一人,作为当代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汤因比就认 为中国文明将为未来世界转型和21世纪人类社会提供无尽 的文化宝藏和思想资源。哲学家罗素也认为,未来的世界在 最困惑的时候将把希望寄托给中国。那么,从生态文明来说

12、,中国传统文化中到底有哪些思 想可分享给世界呢?这里主要从儒家学说入手,在分析其基 本精神的基础上揭示一下它们所蕴含的生态智慧。与西方哲学建立在天人相分、主客对立基础上,强调认识自然、征服自然不同,儒家哲学追求“天人合一 ”、“天人相 通”,体现的是一种整体主义的思维方式。它包括互逆的两个 过程:其一,是从“天”(自然)到“人”的生成过程。什么是“天”? 六经之首周易有两句话:“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 易”。“天”就是指一个以生生不息为目的的过程。所以,当孔 子的学生子贡一再追问“天是什么”的时候,孔子不耐烦地说: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噫思是说, 你不要喋喋不休地问

13、了,天从来只做而不说,那就是使四季 交替,万物生长。那么,人作为万物中的一物,只能以天道 为人道,所以周易又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永不停息。可见, 在由天到人的理论推演过程中,儒家使用了整体主义同时也 是自然主义的一种“类比”的思维方式。这种整体的思维方式, 使儒家对万物不是抱着一种分裂、宰治的态度,而是抱着一 种审美的、同情的态度。或以物达意,借一体之物表达一种 思想意境,如宋儒周敦颐的“绿满窗前草不除,认为“与自家 意思一般”,以此可观天地生物气象。如朱熹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 源头活水来。”或托

14、物言志,借一体之物表达一种人生志趣, 如宋代大儒程颢的春日偶成:“云淡风清近午天,傍花随 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予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哲学家借自然之物来表达思想情怀,这是由中国传统思想的特点决定的。其二,从“人”到“天”(自然)的修养过程。儒家以“仁”为 核,编织了一张层层扩展的伦理之网。在这张网中,自己和 他人以及自然万物成为一个整体。人遵循着内心之“仁”不断 修养,就是孟子所说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扩充过 程。对自然的感知与体爱成为人的道德修养的重要环节,所 以孔子强调“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意即钓鱼时莫用网,避 免一网打尽,勿射杀熟睡中的鸟,避免不分老幼倾巢而亡。 这样的伦理意味

15、在后来的民谚如“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 待母归”中表现得更为直接。宋明时期,儒者更强调如此发自 于“心”的修养过程:天地本无“心”,圣人通过为天地立心”, 使人与天地通而为一,达到张载所说的“民,吾同胞;物,吾 与也”的天地境界;王阳明则更多地从人心体验的角度论述万 物一体,“见孺子之入井会怵惕恻隐,见鸟兽之哀鸣觳觫会心 生不忍,见草木之摧折会悯恤,见瓦石之毁坏会顾惜”,通过 没有遮蔽的本心,自己与他人、鸟兽、草木、瓦石的一体性 得到了“感同身受”般的呈现。然而,儒家的整体性是内含秩 序的,“亲亲”、“仁民”、“爱物”是有等级差异的,这通常被称 为爱有差等。所以,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儒家既不

16、同于“人 为自然立法”的人类中心主义,也不同于一味拒斥人伦、文明 的犬儒主义,因践行起来首先合乎情,所以才合乎理。荀子是儒家思想中的异类,他的生态观也值得我们今天 珍视。这个曾经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祭酒(学术掌门人) 的儒生,却是一个在当代遭受最多曲解的思想家,而所有曲 解都围绕着他提出的“人定胜天”思想。在那个“与天斗其乐无 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时代,荀子作为伟大的唯物主义者被 捧上了天。而今天,随着环境问题、生态灾难的加重,又有 人对荀子“人定胜天”的思想横加指责,说:“人如果能胜天, 海啸、飓风、洪水、干旱来了,还怕什么?”还有人说:“什 么人定胜天!估计鲁迅的阿Q就是根据荀子原型创作的。” 甚至还评价说“荀子是诸子百家中最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一个”, 等等。所以首先有必要给荀子的“人定胜天”平反、正名。在 荀子那个年代,巫术、迷信盛行,人们不积极从事生产,却 整天祈求天的赐福,想不劳而获。所以荀子告诫人们,天有 天的职分,人有人的职分,自然界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