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便便》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1269724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便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便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便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便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便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便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便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便便活动目标:1、有兴趣地探索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了解身体内一些器官的作用。2、比较细致观察画面,有目的地进行思考,培养探索的兴趣。活动准备:配套书5本、带字卡片若干、游戏卡片6张。活动过程:一、引起兴趣1、今天我带来一本书,书的名字叫便便,便便就是我们的大便,你们有大便吗让我们一起看看这本书。2、你们瞧,他们在干什么(吃东西)3、在吃美味的食物呢,吃啊吃,吃下去的东西出来了都是什么呢。4、真奇怪,美味的食物为什么会变成便便这是什么原因5、既然吃下去的东西都变成了便便,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吃东西呢今天我们就来边看书边聊聊关于便便的事吧!二、边讲边看,分析讨论(一)教师引导

2、幼儿仔细看书1、知道身体里的管道是弯曲的mdash;mdash;我们每天要吃很多东西,吃下去的东西要经过长长的管道才变成便便,我们身体里的管道是这样直直的吗那到底是怎样的呢小结:哦,原来长长的管道在我们身体里是这样弯弯曲曲的2、了解各消化道名称mdash;mdash;(教师要分别出示字的卡片)*那我们吃下去的东西都要经过哪些地方这里是入口处,入口处是什么地方屈,老师.教案,网出,处!(嘴)嘴是食物的入口处,所有吃的东西都是从嘴进入的。*我们看到一根特别特别细的管道就是食道,哪个器官是食道,食道在哪里*食道连到一个宽宽的管道也就是第几个管道宽宽的管道就是什么*食物来到了下一个管道,它连接着胃,长

3、的弯弯曲曲的细细的,这个管道叫什么你们知道吗(小肠),既然细细的管道叫小肠,那么粗粗的管道我们就叫大肠。食物经过了4个管道到了出口,也就是肛门。经过了肛门这个地方食物就变成了便便。(二)幼儿分组看1页书1.刚才我们都知道食物在身体里要经过4个管道,哪4个呢(食道、胃、小肠、大肠)它们都有不同的工作,它们到底做些什么事呢我们这里有4组,每组看1张图片,把你们小组看到的内容介绍给大家。2.提出要求mdash;mdash;今天可要3个人看一本书,不单让自己看清楚,还要让你的两个好朋友也看清楚。等会还要一起告诉所有的朋友们。3.教师巡回指(有意识提问)4.交流分享*大家都看好了吗我们按照食物经过的顺序

4、分别来介绍*介绍食道的小组你们看到什么知道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小结*原来食道是有弹性的,有的食物没嚼碎就大,有的就小,所以就容易噎住。看样子老师和妈妈要我们吃饭细嚼慢咽是有道理的。只有细嚼慢咽才能使我们的食道更通畅。*胃里会分泌一种神气的液体就是胃液,胃在不停的磨碎食物,再加上胃液的帮忙,食物就会慢慢变成糊状,这就是消化。*小肠能把各种不同的营养送到各种地方。*刚才这组小朋友提到大肠就是大肠要把食物中的水分吸干,剩下的没有用的东西就是便便了。*现在我们知道了食物是怎么慢慢变化的。三、真真假假想一想(3人合作)1.还有个有趣的游戏,动物朋友也来了,看看图片上的动物朋友做的对吗这里有6个方块,

5、你们觉得它们做的对吗幼儿小组商量选择。2.原来这些都是文明的好习惯,我们也应该这样做,那些不文明的改正了就好。其实我们人体里除了今天讲的这些,还有很多器官,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但是也很重要,我们把这个模型放在教室里,你可以来看看说说找找,如果都知道的话说不定可以当医生了。【活动反思】一、价值所在:通过便便这个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会出现的现象,引导孩子们关注和探索它的奥秘,我更想让这次活动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窗,让学习成为孩子的内部需要,成为一种愉悦的历程,活动的意义真正得以生成。实际上,如果活动只是让孩子记住现成的结论性知识,而不经过孩子理智的探险和思维的碰撞,没有对负载着生活意义知识的独特感受与深

6、情体验,就很难讲孩子真正掌握了知识。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特殊的经验,加上像孩子们每天都会遭遇的经历,都能作为展开联想自发观察和探究的依据。像便便这次活动,在孩子心理上好像一种特殊的跷跷板,触发一次就是一次特别的体验,我的真正目的除了让孩子获取有价值的经验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用意在于培养幼儿的观察意识和习惯,告诉他们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多想、多看、多问,你就能得到很多,这些都是让孩子们受益终生的,真正为孩子的一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二、存在不足:这次有趣的便便活动孩子通过观察、倾听、操作、讨论等多种方法获取了有关便便的知识,但在讨论这一环

7、节中,正如我所设想的,幼儿已有经验不足,我的一个个开放性的提问,不得已逐渐转变为假开放性问题或封闭性问题,教师对活动的组织调控能力还有待提高,教育的行为比较谨慎,不够大胆。另外如果将大象、黑熊、骆马、蝴蝶换成幼儿较熟悉的动物,可能更能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师生互动的热情。三、改进策略重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班级文化氛围很重要,平时我们每次都要及时为孩子解答疑问,在我们规定的教学活动以外,经常站在孩子的视角看问题,鼓励孩子观察、探索身边的人或物,相信孩子的自我学习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将大象、黑熊、骆马、蝴蝶换成幼儿较熟悉的动物,如小狗,小鸡、小羊等,活动前可给幼儿充裕的时间调查这些动物的便便,将幼儿的眼、口、脑、手等器官积极地调动起来,丰富幼儿的已有经验,真正实现幼儿的自主学习。活动中采用丰富适宜的教法和学法进行有效的互动,教师除了以自己的情绪、形态感染幼儿外,还将挖掘其综合活动价值,采用引导点拨的启发式教学以及讲解演示、讨论评议等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让孩子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交流,习得对便便的认知。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