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2)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126915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反思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执教者:王贤军【学习内容】教材P5658例4 、“做一做”及P61第12题。【学习目标】1、从数学的角度认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现象,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从而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2、掌握图形的放大或缩小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3、在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感受成功的喜悦。【学习重点】认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现象,体会图形的相似变化特点。【学习难点】能按一定的比将图形放大或缩小。【教具准备】幻灯片等。1.课前三分钟:1. 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2. 口答。(1)1:2=

2、X:5 X:1=7:10 1:X=5:300 5000:1=X:7 4:1=X:90 X:8=4:3 X:300= 9:2700 15:5=X:1 2.前置学习1、观察下面的图, 你能说一说图中反映的是什么现象吗?图1在照相;图2在用_;图3在用_;图4是_。在这些现象中,哪些是将物体放大?哪些是将物体缩小?你发现了什么?2、你还能举一些生活中所见到的放大与缩小的现象的例子吗?【学习探究】探究一: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图形放大或缩小。(教材P57例4)1.图形放大缩小的基本特征。2、“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3、正方形原来图形的边长是多少?放大后的正方形的边长又是多少呢?长方形的长和宽放大前后

3、各是多少呢?4、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后,斜边是否也变为原来的2倍呢?小组交流用什么方法验证一下?5、“按13缩小图形”是什么意思?如果把上面放大后的三个图形的各边按13缩小,图形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在下面方格纸中画画看。6、观察比较,放大或缩小后的三个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探究二:实际应用。1、教材P58做一做。2、教材P61第1、2题。【自我测评】1、我会填空。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 )发生了变化,( )没有变化。把一个长和宽分别是5和3的长方形,按41放大后,长变成( ),宽变成( )。 图中( )号图形是号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它是按( )( )的比放大的。图中( )号图形是号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它是按( )( )的比缩小的。、我会判断。(对划“”,错划“”。)把一个图形按110缩小就是把这个图形的面积缩小为原来的。( ) 按31放大后的梯形,各边的长度增加了,内角的度数不会改变。( ) 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都放大到原来的4倍后,斜边也放大到原来的4倍。( )【应用拓展】、将正方形的各条边按32放大,得到正方形。、将正方形的各条边按12缩小,得到正方形。学习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