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精编测试题(B卷)(有答案)(DOC 8页)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1267456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精编测试题(B卷)(有答案)(DOC 8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精编测试题(B卷)(有答案)(DOC 8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精编测试题(B卷)(有答案)(DOC 8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精编测试题(B卷)(有答案)(DOC 8页)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精编测试题(B卷)(有答案)(DOC 8页)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精编测试题(B卷)(有答案)(DOC 8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精编测试题(B卷)(有答案)(DOC 8页)(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精编测试题(B卷)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与精神底蕴。隋朝时开通的贯通南北、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工程是()2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统治者都注重调整统治政策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都重视用人A B C D3假如你要了解7世纪中亚、印度半岛的历史及地理情况,最适合的参考资料是()A汉书 B马可波罗行纪C史记 D大唐西域记4史学家张岂之认为

2、,一个新的封建王朝的建设,“必然要体现自己的新”,但“也离不开别人的旧”。下列最能体现材料中观点的史实是()A西周实行分封制 B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C元朝推行行省制 D明朝废除了宰相制度5假如你是一个波斯商人,在唐代你可以与下列哪个民族交往()A满洲 B吐蕃 C回族 D蒙古族6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怆、语言凝重。导致二人作品风格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 B所受的教育不同C仕途不同 D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7百家姓是一本关于中文姓氏的儿童启蒙读物,是北宋初年一个书生编撰的。据考证,该书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其中为首的是“赵”姓。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推测,其主

3、要原因是()A当时赵姓人口最多 B编者姓赵C赵姓起源很早 D宋代皇帝姓赵8后人仿照杜甫凭吊诸葛亮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所写的“出师未捷身冤死,常使后人泪满襟”的诗句表达了后人对南宋哪位历史人物的痛惜、怀念和敬仰之情()A岳飞 B文天祥 C寇准 D秦桧9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是在()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10北宋中期,一个大商人从四川到开封采购货物,他会携带的货币是()A银子 B交子 C存折 D支票1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辽、西夏)送礼,(送礼)是宋朝一个致命的弱点,它使游牧民入侵十分容易。送礼政策实行了一个半世纪。”对于这段文

4、字的理解,正确的是()“送礼”指的是北宋统治者缴纳的岁币以及绢帛宋朝皇帝向两个游牧民族“送礼”的原因是战场上的失利“送礼”给宋朝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所以是其致命弱点之一“送礼”政策客观上有利于边境安定,互市贸易往来A B C D12有利于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政治制度是()A三省六部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度 D科举制13从封建政治制度层面来考察封建集权主义的演变,如图反映明朝皇权空前强化的是()14四大发明不仅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也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下列推动世界文化发展的发明有()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火药武器印刷术A B C D15下图为我国的一部古

5、典科技巨著,对它的正确评价是()A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B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C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D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16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A B C D17清朝前期,加强君主专制的重大举措是设置()A议政王大臣会议 B六部 C内阁 D军机处18下面有关西藏历史说法不正确的是()A唐朝时的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B元朝时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C清初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达赖喇嘛”封号D1727

6、年,清朝设置伊犁将军代表清政府管理西藏19我国最早的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儒林外史 D红楼梦20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16分;第22题20分;第23题14分,共5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的话)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材料二(唐太宗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7、为人主,可不畏惧!材料三(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贞观政要(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没有关系?(1分)理由何在?(6分)(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3分)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3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3分)22中华文明源远而流长,成就辉煌。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在文化方面巩固统一的措施。(2分)(2)材料二中的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有何影响?(4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唐太宗实行的民族政策的特点。(2分)列举一项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具体措施。(2分

8、)(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哪位皇帝实现了“天下为一”。(2分)(5)材料五中的明朝修建长城是为了抵御哪个少数民族?(2分)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2分)(6)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识。(4分)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朝,封建社会政治、经济重心南移,泉州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而商业的繁荣则为海上贸易的发展准备了充分的物质基础。宋元时期,封建国家对外实行比较开放的政策,使泉州港的海上贸易得以迅速发展,而泉州港这一天然良港,为海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材料二下图是出土于福建泉州的南宋海船,有13个密封的船舱

9、。材料三泉州海外交通贸易衰弱简表。时间主要原因元末泉州陷入战乱明中晚期倭寇扰乱严重,殖民者东来清初禁海迁界,晋江日渐淤塞清朝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材料四英国马嘎尔尼使团1793年来到中国时的日记记载:经过广州时了解到虽有指南针,但中国船的构造根本不适应航海,在广州港一个口岸,每年海上遇难人数达1万至1.2万人。(在定海时)惊奇地发现中国帆船很不结实。安得逊看了两个世纪以前的图画后发现:“帆船没有任何变化”。马嘎尔尼写道“他们毫不掩饰对我们航海技术的赞赏,然而,他们从未模仿我们的造船工艺或航海技术。他们顽固地沿用他们祖先的方法。”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相撞(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

10、概括指出宋元时期泉州海外交通贸易繁盛的原因有哪些?(6分) (2)请根据材料三、四提供的信息写出制约中国海外贸易的因素。(4分) (3)为重振古港雄风,我们应从上述材料中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 (4分)期末精编测试题(B)1B2.D3.D4.B5.B6.D7.D8.A9B10.B11.D12.C13.C14.D15.A16D17.D18.D19.B20.B21(1)有。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励精图治,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从而出现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2)意识到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意在注重调整统治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3)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利益。22(1)统一文字,推动了文

11、化发展,维护了国家的统一。(2)加强中央集权,实现了经济大一统。(3)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4)元世祖忽必烈。(5)蒙古族。恩威并施(恩威并重)。(6)统一多民族国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追求和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23(1)宋朝时,全国政治、经济重心南移;泉州经济快速发展,商业繁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任写三点即可)(2)制约因素:社会环境,政治局面;统治者的政策;自然环境;科学技术。(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重视科技的应用;安定的社会环境;加强国防建设;重视环境保护。(任写两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