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新城初步勘察报告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1267185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华新城初步勘察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华新城初步勘察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华新城初步勘察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华新城初步勘察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华新城初步勘察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华新城初步勘察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华新城初步勘察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华新城二期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湖南核工业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二0一四年九月目 录文字部分1、前言2、场地岩土工程条件2.1、场地位置、地形、地貌概况2.2、区域地质概况2.3、地层岩性2.4、岩土物理力学性质2.5、水文地质特征2.6、地质构造2.7、地震效应3、岩土工程条件分析与评价3.1、场地稳定性评价3.2、地层岩土性能评价4、结论与建议图件部分1、江华新城二期建筑总平面图2、勘察工程平面布置图3、工程地质剖面图4、钻孔地质柱状图附表部分1、原位测试成果表2、土工试验成果表3、岩石试验成果表4、水样试验报告5、建设工程勘察现场单孔成果见证一览表6、湖南省建设工程勘察现场见证报告附件部

2、分1、江华新城二期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江华新城二期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1、前 言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天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江华县瑶都大道与江华大道和纬五路交汇处拟建江华新城,项目占地面积约19029.395m2,拟建多栋1-2层框架结构商业楼,5栋26-29层剪力墙结构高层建筑,建筑物安全等级为二级,委托我院对该工程进行岩土工程初步勘察。勘察孔的布置由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确定,且提供勘察孔布置平面图及勘察技术要求,初步查明区域性地质条件,并简述区域性地质构造对该工程安全的影响;查明区內是否存在断层、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初步查明断层性质及产状,并分析其对工程的影响;查明地下水对

3、建筑材料的腐蚀性,为工程项目规划设计提供相关依据。江华县位于湖南省最南端,地处南岭北麓,与粤、桂接壤。地理坐标在东经1102511210和北纬24382515之间,东北接蓝山县,东南邻广东省连州市、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南界广西壮族自治区之贺州市、钟山县、富川瑶族自治县,西抵江永县,北枕道县、宁远县。 我院于2014年8月6日至2014年8月14日对拟建场地进行了岩土工程初步勘察工作,本次勘察施工对岩土层分别采用回转、冲击钻进,共设计布置勘探钻孔16个,对勘探孔根据座标数据采用全站仪进行放样,场地控制点由建设单位提供,共完成勘探孔16个,完成工程量见表1: 完成实物工作量统计表

4、 表1序 号 工 作 内 容单 位数 量备 注1钻孔放样个162钻探m/孔377.00/163标准贯入试验次/孔6/64取原状土样件65取岩样组66取水样件17编制勘察报告份一式五份本次勘察执行的技术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江华新城北地块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2、场地岩土工程条件2.1、地形、地貌及气象概况拟建场地位于江华县瑶都大道与江华大道和纬五路交汇处,原始地貌单元属冲洪积地貌,场地尚为原始地貌,分布有民居等。

5、整体地势较平坦,各钻孔孔口标高介于234.40238.00m。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较为便利。根据江华县气象资料,拟建场地所处位置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阴雨连绵,晴日无几;夏季雨量充沛,潮湿炎热;秋季雨量适中,秋高气爽;冬季雨量稀少,寒冷干燥。7-8月由于季风和台风的影响,多集中暴雨或大暴雨,易发生山洪,引起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冬季有霜冻和降雪;常年主导风向为北风。2.2、区域地质概况区域构造位置处于粤湘桂海面坳陷区的东侧,东西向贵东断裂带与北东向北江断裂带交汇处,构造不发育,其形式以断裂为主,主要构造线方向为北西向,次为北东向、北北东向。区域地层主要为寒武系,泥盆系中下统桂

6、头群组、泥盆系中统东岗岭组、系上统锡矿山组及第四系。场区地层主要为泥盆系上统锡矿山组灰岩。区域内岩浆活动强烈,中生代燕山早期大东山贵东花岗岩体和佛岗岩体,在其两大岩体之间有许多酸性浅成、超浅成小岩体和岩体、岩脉产出。2.3、地层岩性根据钻孔揭露,场地内主要地层由含卵石粉质粘土(Qel)、灰岩(C1m1)组成,其岩性特征自上而下依次描述如下:(1)、含卵石粉质粘土(Qel)(地层编号为):黄红色,棕红色, 湿, 可塑状态,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主要组成为粉粒、粘粒,成份以粘土矿物为主。含20-30卵石, 卵石呈次园状、园状,粒径大小不一,直径约10-300mm, 分布不均,成份为砂岩

7、,颗粒级配较差,呈透镜状或似层状分布。全场各钻孔均见该层, 揭露层厚度0m, 在该层中进行标准贯入试验6次/6孔,试验击数9.8-13击, 标准值为10.6击。(2)、灰岩(C1m1)(地层编号为):灰色, 深灰色,隐晶质结构,方解石细脉稍发育,岩层呈中厚层状,岩芯呈柱状、短柱状,夹长柱状及碎块状,岩石较为完整,岩石质量指标(RQD=7590)为较好,岩石坚硬程度属较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分布于全场,该层厚度大,钻孔揭露该层厚度0m。岩溶微发育,岩层顶部和溶洞(裂隙)处岩石见有明显溶蚀痕迹:ZK1号钻孔孔深0m、ZK7号钻孔孔深0m、 ZK11号钻孔孔深19.50-20.20m、 ZK1

8、6号钻孔孔深遇到溶洞,局部有夹层发育,充填物为软粘土。上述各地层分布情况详见钻孔柱状图、工程地质剖面图。2.4、岩土物理力学性质(1)、室内土工试验本次勘察在场地含卵石粉质粘土中采取土试样6件进行室内物理力学试验,其试验成果见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2。本次勘察采取6组岩石试样进行单轴饱和抗压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详见岩石室内试验成果报告及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指标统计表3。 含卵石粉质粘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 表2统计指标统计项目样本数范围值算术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值天然含水量w%6226.00.94800.036526.8天然密度Pg/cm362.060.01050.00512

9、.07比重GS62.740.0052 0.00192.74孔隙比e60.6780.02030.0299 0.695塑性指数IP%616.00.31620.019816.3液性指数IL60.2400.06000.25010.290压缩系数a1-2(MPa)-160.220.02160.0982压缩模量ES(MPa)67.580.63120.0833抗剪强度内摩擦角(度)617.61.88760.107216.0凝聚力(KPa)627.05.63370.208722.3 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统计表 表3 统计项目统计指标单轴饱和抗压强度(MPa)备 注灰岩样本数6范围值算术平均值42.0标准差1.

10、771变异系数0.04标准值40.6(2)、原位测试本次勘察在含卵石粉质粘土中进行了标准贯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是采用重量为63.5Kg的锤重按规定的落距(76cm)自由落下,将标准贯入器击入土层,根据规定贯入深度(30cm)的锤击数来判定土的力学性质。本次勘察粉质粘土层中进行标准贯入试验6次/6孔,其锤击数统计如下见表4: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统计表 表4统计项目统计指标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备 注含卵石粉质粘土样本数6范围值9.8-13算术平均值 11.6标准差1.162变异系数0.10标准值10.62.5、水文地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根据钻孔揭露情况,场地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类型,场地地势较平坦。含

11、卵石粉质粘土层受地表水渗入补给,水量较小,透水性极弱,为相对隔水层。场地地下水主要类型为灰岩岩溶裂隙水,受岩溶裂隙控制,呈各向异性分布,贮水空间是灰岩岩溶裂隙及溶洞,灰岩岩溶裂隙及溶洞多被泥质充填。地下水主要接受周边基岩岩溶水补给,场地地形平坦,地下水迳流排泄条件较差,除以蒸发及取水方式排泄外,部分补给深部含水层。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水位埋深0m, 地下水位埋深较深。且受大气降水调节明显,估计其升降变化幅度为2.003.00m不等。2.5.2、场区地下水水质场地地下水化学成分,据取样分析资料,地下水化学类型为近中性、低矿化度重碳酸钙型水,水中侵(腐)蚀介质含量甚微,场地环境类别为类,周边无地下水

12、污染源,地下水对砼及对砼中钢筋侵(腐)蚀性评价结果如下。(1)、按地下水中PH、侵蚀CO2、 HCO-3含量,地下水对砼侵蚀性评价结果见表8: 表8 腐 蚀等 级PH 值侵蚀CO2(mg/L)HCO-3(mmol/L)ABABA微6.55.015301.0弱15-3030-60中30-6060-1000.5强4.03.560/室内分析值侵蚀CO2HCO-3评定结果微腐蚀性微腐蚀性微腐蚀性注:A为强透水层中的地下水,B为弱透水层中的地下水,场地地下水为B类。(2)、按地下水中CI-含量,地下水对混凝土中的钢筋腐蚀性评价结果见表9: 表9 腐蚀等级水中的CL-含量(mg/L)室内分析值(mg/L)

13、评定结果长期浸水干湿交替微10000100微腐蚀性弱10000-20000100500中/500-5000强/50002.6地震烈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及中国地震动区划图(GB18306-2001)中有关规定,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本场地土为中硬类型土,建筑场地类别为类,场地內无可液化地层,场地属建筑抗震有利地段。3、岩土工程条件分析与评价3.1场地稳定性评价据查区域地质资料结合现场踏勘、钻探结果,拟建场地范围内没有活动断裂及大的断裂构造带通过,属相对稳定区城,场地整体稳定性较好。场地内未发现土洞、防空洞、沟滨、滑坡、崩塌等不良地作用。综上所述,场地稳定性好,适宜拟建项目建设。3.2地层岩土性能评价(1)、含卵石粉质粘土(Qel)分布于全场, 可塑状, 揭露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