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材料安全技术参数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1266312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3.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体材料安全技术参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气体材料安全技术参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气体材料安全技术参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气体材料安全技术参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气体材料安全技术参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体材料安全技术参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警 告易燃易爆烟火危险品类别:2.1类易燃气体材料名称:乙快危险货物编号:21024分子式:C2H2UN 编号:1001理化性质:无色无臭气体。熔点一81.8 (119kpa),沸点一83.8C,相对密度(水=1) 0.62、(空气 =1) 0.91,临界温度35.2 (C)。闪点(C)V-50,引燃温度(C): 305,爆炸下限(V%) :2.1爆 炸上限(V%) :80.0。微溶于水、乙醇,溶于丙酮、氯仿、苯。泄露处置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尽可 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 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提或挖坑收容 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

2、能,将漏出的气 体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加装适当喷 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储运要求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30C;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 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存间的照明、通风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 仓外。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 区内应备有泄露应急处理设备。搬运时要轻装轻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灭火方法危害性极易燃烧爆炸。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与高热能或明火引起燃烧爆炸。具有弱麻醉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单纯窒息,急 性中毒:暴露于20%浓度时,出现明显缺氧症状; 吸入高浓度,初期兴

3、奋、多语、哭笑不安,后出现 眩晕,头疼、恶心、呕吐、共济失调;严重者昏迷、 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而不齐。当混有磷化氢、 硫化氢时,毒性增大,应予以注意。急 救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 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 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切断气源。如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 灭正燃烧的气体。喷雾状水冷却容器。可能 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防护措施:密闭操作,全面通风。穿防静电工作服。戴一般手套。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安全防护眼 睛。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危险品类别:第2.2类不燃气

4、体材料名称:氧气分子式:。2危险货物编号:22001UN 编号:1072理化性质:无色无臭气体或淡蓝色低温液体。熔点(C):218.8,沸点(C):183.1,相对密 度(水=1) 1.14 (-183C);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1.43;饱和蒸汽压(kpa) :640/-160C、临界温 度(C): -118.4;临界压力(Mpa) 5.08。微溶于水、酒精、丙酮。氧化剂/X 5 /吸入高浓度警0%以上)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甚至导致死亡。常压下,当氧浓角超过40%时有可能发上氧中毒, 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轻咳,进而胸闷,严重 时咳发生肺水肿;吸入80%以上氧时,眩晕,心动过 速,继而

5、至死亡。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80KPa,会发生眼伤害。严重 者可失明。迅速撤离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 般工作服,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尽可 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严禁带压处理,严 禁气瓶焊补修理。修复,检验合格后再用。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储存于阴凉偷风仓间内求温不宜超过30C ;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宣射;保持容器 密封; 应与易燃气体、金属粉末分开存放。验收时要注意 品名,日期;先进仓的先发。储区内应备有泄露应 急处理设备。搬运时要轻装轻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损坏。切断气源。喷灭火方法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6、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吸入:迅速脱离现场救空气新鲜处。保 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 就医。氧中毒后要就医观察 以免延误肺水肿的治疗。接触液氧后,浸入温水中,人工呼吸, 24-28小时 皮肤接触: 就医。眼睛接触:接触液氧后,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就医。防护措施: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呼吸系统、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 殊防护;可佩戴安全防护眼睛。身体防护:穿一般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手套。其他:避免高浓 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危险品类别:第2.2类不燃气体危险货物编号:22011UN 编号:1006

7、材料名称:氩气分子式:Ar理化性质:无色无嗅的惰性气体。熔点(C) -189.2,沸点(C) -185.7,相对密度(水=1) 1.40、 (空气=1)1.38,饱和蒸汽压(kpa) :202.64(-179C),临界温度(C): -122.3 临界压力(Mpa) :4.86, 微溶于水、有机溶剂。至导致死亡吸入高浓度(33%以上告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甚氩本身无毒,但危高害度时有窒息作用。当空气中 氩气浓度高于3;%时有窒息危险。当氩气浓度超过 50%时,出现严重症状。当氩气浓度达到75%时,能 在数分钟内死亡。当空气中氩气浓度增高时, 现呼吸加速、注意力不集中,继而疲倦乏力, 不安、恶心、呕吐

8、、昏迷、抽搐,以致死亡。先出烦躁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要仓温不宜超过30C;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 密封; 验收时要注意品名,先进仓的先发用大于10立方米的低温液体储槽不宜设置于室内。灭火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切断气源。喷水冷 却容器。可能的话将着火环境相适应的灭火剂I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火场移至空旷处。使用与氧化碳、干粉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置至上风处,并进 行隔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 般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 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严禁带压处理,严 禁气瓶焊补修理。修复,检验合格后再用。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吸入:迅速急离

9、现场至救气新鲜处。保持 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 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皮肤接触:液氩冻伤皮肤,用水冲洗患处 缓解症状,就医治疗。眼睛接触:液氩渐入眼中,翻开眼睑用水 冲洗,就医治疗。防护措施:1、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2、呼吸系统:当作业场所空气中 的氧气浓度低于18%时必需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眼睛防护:可佩戴安全防护 眼睛。3、身体防护:穿一般工作服。4、手防护:戴一般手套。5、其他: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 限制性空间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危险品类别:第2类不燃气体材料名称:二氧化碳危险货物编号:22011分子式:CO2

10、UN 编号:1006理化性质:无色无嗅气体。熔点(517.97kpa)56.6C ;沸点(101.325kpa升华点)一78.5C ;气 体密度(0C 1.325kpa) 1.977kg/立方;液体密度(273.15k 3485kpa) 9295.5kg/立方;蒸汽压(-20C) 1965.7kpa (0C) 3485.6kpa (20C) 5724.9kpa;临界温度 31.0 (C)。临界压力:7381.5kpa; 能溶于水、烃类及大多数有机溶剂中。吸入高浓瞥10%以上导重危害身体健康,甚至导致死亡二氧化碳本身无危,害在性浓度时有窒息作用。当 空气中浓度高于3%时就会出现呼吸困难、头晕、眩

11、 晕、呕吐等窒息症状;当浓度高于10%时,可引起 视力障碍、痉挛、呼吸加快、血压升高,意识丧失 等严重症状;浓度达到25%以上时,能出现中枢神 经的抑制、昏睡,痉挛以及窒息死亡。储存于阴凉、通风仓虱要仓温不宜超过30C;远 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宣射;保持容器 密封;应与氧气、压缩空气、氧化剂分开存放。并有防倾 到措施。 大于10立方米的低温液体储槽不宜设置于室内。搬运时要轻装轻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处人置至上风处,并进 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尽可能 切断泄漏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 式呼吸器;处理液体二氧化碳应佩戴防冻护具。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吸入:迅速急离现场至救气新鲜处。保持 呼吸道畅通。输氧或人工呼吸,皮肤接触:液态二氧化碳冻伤皮肤,用水 冲洗患处缓解症状,就医治疗。眼睛接触:液体二氧化碳渐入眼中,翻开 眼睑用水冲洗,就医治疗。切断气源。喷灭火如容法 可能的话将容 器从火场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防护措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环境加强通风;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迅速 撤离现场;抢救、处理事故时要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接触液体二氧化碳应戴面 罩。身体防护,低温环境下应穿防寒服。手防护,低温环境戴棉手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