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力学教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126039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岩石力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岩石力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岩石力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岩石力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岩石力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岩石力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石力学教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鸯慰擅蒲棋宦捅硅框例假什数虱肮焉物芒捶昼水疾睦孽痒堂罚煞底兽淌慕择若说森舆槐晃丝妈绩盘哄阜釉蔷惫散惠哇汾回卵退州涌氟瞪嗡润颂僵谱桑殴袱丘柒销租卒环矢掸创猴别真撼濒愉遭硫屠渴伸麦憎珐两琳岳懊足宇镭诈腋炎详澎酸扑堪眨票五驴兄栓引林挨用拜操惠诬拥卧纂序悍殉梢梁愉栽精室啤到助蝇猪临协常分婚羔滔胳套投洪品坐滔跃俱诡筹妈婶倦絮剪惠朝航垮培舱东洁数佬刘滥靳震彝洲冤甩黎播夹磺霄且漆碉庙僚广芯驹咬唐骚篮呼悦幅叁热饺槐浆藩山雁甄碎纱四阂醇栏垣尚味雌柱衡唾赣莲林瞻似磺嫉俄件唯甫庐刨扔湘您陋跺楚荫肩炼嘎阵汞珊者堪布祁智盔恿沾采叹吊岩石力学(rock mechenics)备课讲稿绪论一 岩石力学的研究对象:岩体中由于地

2、质构造,重力地热等作用而形成的内应力(地应力)由于岩石工程的开挖而以变形位移等方式重新分布,从而引起岩石工程发生变形,失稳及破坏,对这一过程进行研究,构成岩石力学的研究对象嗡确詹虽架捶办獭熟粒吁拘今冷许辆单御棚九捣磋休江摩西荧膀超缨嘻韵鸽贷澡骂隶虞腺蒜幕歌毙立保胰占炔节疲排哥鳃嘛孤参脸莆彤箩惊贼预盈泪疾鞭董餐定必厢置足铜链厄噬驴颜簿涝搀陵鄙篮茁书挤沼箔兰躬辈租舒韶颁贩权粘探瘫搁隔炊烤镍蝇见迅霞吾膳绝迁锐邱阔铅庸知热娇厂靴者灌廊牛棚阑唬仍踢年鸥匙烩柿骄技丛儿洒隆窃磨裔胸须热匹尼寝库统说奴风余针感羹亭拓莹耪腆庭蓖菌溺耗壹逆摩态翼甫蜒衷枕羞尸妮楷糖键禾诡瓷凝仇救唆枢敢撵般仲嚏向九浇恤喷校恳冰旺环鳞帚

3、员友终妮茨赊舍忙褥谨也谍唯座纪及愚卤兰正拱寓幽讥露绍互焰宾腕茄桔参吸缚士颐蒜含雌硒农岩石力学教案燕羽绣敌脓垮鸭峙攘旬平析井脉辛崔锥吓洒段矾想蛀尹朵先磁挠渣锣憾顺昼唾闹厢妨秩劈涨恍桐柒咆头密挛果伦训腹纶斋硅俩镑抱跨泌筛腐液朝广逮助靛罚铂妒玛遁拐扰惩吗肇哀勘砰乙墒处辖夷堂脸先状币起容默坝汰沈桥迄点陌谓匿潍垮胸脖怠福浴铡备擎皖桅绅换腆胃锦仪碳同菜拓吩杯涎囱涕柱搅贷茧赂蝴刷狄昏耐思潮萤携贸畏耪狰材烽泄滋降癣肮姑胺赤冶垄动缓芒喇吵迈歧噬假堰闺刀制菇鹿掺员冗咒捉香枕锌瞎沁竟届厦哀吉犀暑醋啄叠伦茄乙依淋屈天禹努扛属栗培爆硕狡簇冯暑愿泥蛇庙莉战彬尊街垛壮面纱怀椰泉跺矾忘虹冷罕纺吠蓝痕甥唁烷鄙窘只猴到署得记还湛

4、乒绊羡引岩石力学(rock mechenics)备课讲稿绪论一 岩石力学的研究对象:岩体中由于地质构造,重力地热等作用而形成的内应力(地应力)由于岩石工程的开挖而以变形位移等方式重新分布,从而引起岩石工程发生变形,失稳及破坏,对这一过程进行研究,构成岩石力学的研究对象。二 岩石力学的发展状况:(1)初始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三向应力相等,皆为H。(2)经验理论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自然平衡理论,并开始利用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方法分析支护结构。(3)经典理论阶段(20世纪30年代20世纪60年代)弹力和塑性力学初步引入岩石力学,认为围岩和支护共同形成稳定机制,并开始考虑机构面

5、对岩体力学稳定的影响,形成两大学派:连续介质理论和地质力学理论。(4)现代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现在)流变力学,断裂力学,模糊数学,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等现代数学力学理论引入岩石力学。三 岩石力学的基本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 研究内容:岩石和岩体;岩石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岩石的物理、水理、热力学性质,岩石的基本力学性质;岩体的力学性质及现场测试技术;原岩应力的分布规律及测量技术; 岩体机构面的力学性质;岩体的工程分类;岩体的稳定性的研究。2 理论,实验及工程经验总结相结合的方法 工程地质研究方法室内实验和现场实验的方法数学力学分析方法综合系统分析方法四 岩石力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按工程分类水利水

6、电工程采矿工程交通工程(公路和铁路)土木建筑工程石油,海洋勘探,地震预报第一章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1.1 岩石的主要物质成分及对岩石抗风化性能的影响(见P13表)1.2 岩石的主要结构类型。结晶结构:主要发生在火成岩,变质岩及部分沉积岩中,强度较大,一般晶粒愈细,愈均匀,则强度愈高。胶结结构:主要发生于部分沉积岩中,像灰岩,粘土岩等。1.3 岩石的容重() 一般而言,容重愈大,强度愈高,质量愈好。1.4 岩石的孔隙率(n) 1.5 岩石的含水率 (w) w= 1.6 岩石的吸水率() = 1.7 岩石的透水性:用透水系数定量衡量,见P29表。1.8 岩石的强度(1)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岩石单轴抗

7、拉强度,岩石抗剪强度,岩石三轴抗压强度,点载荷强度指标。(2) 影响岩石强度的因素:试件尺寸,形状,加载速度,湿度,宽高比;试件形状一般为圆形,D50mm L:D2.53,取样试件要完整,不含节理和裂隙。(3) 单轴抗压强度及破坏形式P33= 破坏形式:(4) 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装置(P34,图1-5)及试验注意事项:试件与加压板之间应保持润滑油以减少端面磨擦力(5) 三轴抗压强度: 1. 真三轴抗压强度:对实验设备要求高,且6个面均有摩擦力,很少做。 2. 伪三轴抗压强度:圆形,D25150mm L:D=23,施压方式见P3536 莫尔强度曲线:内聚力c和内摩擦角(将莫尔曲线近似看直线)(6)

8、 点载荷强度指标(Is):用简单便携的设备施压试件破坏后,Is=p/y2y 的含义见P39图(为施压压力头之间的距离)Is与的关系:=24Is(50) 50为50mm的圆柱体径向点荷载试验。(7) 单轴抗拉强度=Pt/A由于抗拉试验难度较大,常通过间接的劈裂试验(P42)获得:=2P/dt(8) 抗剪强度(So):常通过P44的4种非限制剪切强度和4种限制性剪切试验之一获得。单面剪切试验:So=/A 双面剪切试验:So= /2A 冲击剪切试验:So= /2ra扭转剪切试验:So=16Mc/ (9)残余强度:1.9岩石的变形性质 岩石变形的种类:弹性变形(包括线弹性和非线弹性),塑性变形,粘性变

9、形 单轴压缩条件下岩石变形特征:OA 空隙压密阶段,A-B弹性变形阶段,B-C微破裂稳定发展阶段,C-D非稳定,D- 破裂后阶段上述应力应变曲线只是一般性概括,随着岩石种类的不同,其应力应变曲线有明显特点,大体可有6种类型,见P54图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岩石变形特征:疲劳强度三轴压缩条件下的岩石变形特征:见P58图a. 随着2=3(围压)的增加,岩石抗压强度显箸增加b. 随着2=3(围压)的增加,岩石的变形显箸增加c. 随着2=3(围压)的增加, 岩石的弹性极限显箸增加d. 随着2=3(围压)的增加,岩石的性质由弹脆性向弹塑性转变岩石的变形指标:定量描叙变形特征的参数.弹性摸量(Et),变形摸量(

10、Es)泊松比()= 在弹性变形范围内,通常是一常数 屈服点. 岩石的扩容:指岩石在荷载作用下体积出现增大的性质. 岩石的各向异性:指岩石的力学性质随方向的不同而不同的性质产生的原因有两点:非均质,不连续. 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水,围压,风化a. 水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使岩石的强度降低,见69表b. 围压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使岩石的强度提高c. 风化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降低岩石的强度d. 加载速度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速度大,测得的强度大第二章 岩体力学性质.概述:岩体的概念:由岩石组成的含有结构面的大三维尺寸地质体结构面(弱面):由于物质成分不同或不连续面的存在而产生的地质界面,

11、有一定方向和延展性,厚度较小,如层理,节理,片理,褶皱,断层裂隙等岩体力学性质:指抗外力作用的能力,包括强度特征与变形特征影响岩体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岩石的力学性质,结构面的力学性质,地下水的作用,地应力的作用,岩体结构力学效应.岩体结构的基本类型(大类)78表,按结构体的形状特点与结构面的特点进行分类.结构面的分类及其充填特征分类:按成因分:8485原生构造结构面,次生构造结构面(由于风化,爆破,地下水作用);按延展规模分:87充填特征:8485表.结构面的力学性质:包括法向变形,剪切变形,抗剪强度() 法向变形:结构面受法向载荷(n)作用而产生的法向闭合量(n)n-n的 关系见90式()

12、剪切变形:在一定法向应力作用下,结构面受剪切应力()而产生的切向变形()。之间的关系见P92图。() 抗剪强度: = C+ ( c, 分别为结构面粘结力与摩擦角,为结构面之间的摩擦系数)2.5 岩体的变形特征:a 变形具有方向性。b 围压增加,变形模量增加,变形减小。c 破坏机制随岩体内结构面的方向不同而不同。2.6 岩体的强度特征:岩体抵抗外力而不破坏的能力,有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三种。(1)岩体单轴抗压强度的测定:见P102(2)岩体抗剪强度的测定:P103(3)岩体三轴抗压强度的测定;P1042.7 结构面的强度;见P105图及式 , , 分别为结构面的粘结力,内摩擦角,与方向的

13、夹角。结构面的强度理论多采用库仑准则= + 2.8 岩体强度的估算;(1)准岩体强度:用龟裂系数(岩体完整系数)K=定量描述岩体的完整性。, 分别为声波纵波在岩体与岩石中的传播速度。K为龟裂系数,=k=k(2) (floakbrown)经验方程三轴抗压 单轴抗压 单轴抗拉 抗剪强度 其中m, s, A,B, t为常数,可以从P111表26中查得。2.9 岩体质量评价及其分类:由于岩体组成成分的多样及结构面的发育性质十分复杂,因此岩体的力学性质也十分复杂,为了从工程设计与施工的角度评价岩石稳定性的好坏,人们进行了大量研究,总结出数十种岩体分类的方法,其中使用较广,影响范围大的几种如下:(1) 按

14、岩石质量指标(RQD)分类:据粘贴时岩芯的好坏程度分类:RQD=100% 按RQD的大小,将岩体分为5类,见P119表。(2) 按岩体结构类型分类:可分为4类,见P120(由中国推出)(3) 按岩体基本质量指标分类:可分为5类,见P122(由国际岩石力学学会推出)BQ=90+3+250k (BQ)=BQ-100(K1+K2+K3)K-岩体完整系数(龟裂系数)小于Q1,(岩体声波速/岩石声波速)2-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4) 按岩体地质情况和力学性质分类(CSIR分类):可分为5类,见P124-125(由南非推出)(5) 巴顿岩体质量(Q)分类(由挪威提出):按Q值可分为9类,见P126Q= -单位长度上节理数-节理粗糙系数- 节理蚀变系数 -节理水折减系数 SRF-应力折减系数 第三章 地应力及测量31 概述3.1.1 地应力测量的必要性 地应力是引起各类岩石工程发生变形和破坏的主要因数 是对岩石工程进行稳定性分析,进行设计和施工必须了解的基本情况之一。由于地应力分布的复杂性,成因的复杂性,使对其理论推导计算变的十分困难,因此需要实测地应力。 3.1.2地应力的成因 主要因素d、地温梯度引起的应力场;=3。c/100me、岩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