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说课稿1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1259345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桂林山水说课稿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桂林山水说课稿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桂林山水说课稿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桂林山水说课稿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桂林山水说课稿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桂林山水说课稿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桂林山水说课稿 一、 说教材 桂林山水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热爱山水,表达情感”。本文作者运用比喻、排比等描写方法,写出了漓江水的静、清、绿和山的奇、秀、险的特点,赞叹了桂林山水的锦秀壮丽,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本文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是学生学习写作,学会通过景物描写表达情感的典范。 四年级学生对大自然和山水的接触较少,大部分学生不熟悉桂水,但他们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在本课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能力。 基于以上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本课设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波澜壮阔”等词语。 2、有感情地

2、朗读课文,背诵全文;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的熏陶。3、学会具体描写景物特点的修辞手法,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大意,体会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学会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方法。本课将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学生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大意;精读第1、2自然段。第二课时,继续品读课文的第3、4自然段,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领悟写法。 二、说教法 教学之道,重在启发,贵在引导。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有效的达成三维目标的要求,本课采用以下几种教法来进行优化组合: 1、想象教学法:打开想象的大门,可以创造一个世界。在课文第2

3、自然段的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能力,与文本对话,再现桂林山水的美好画面,更好地欣赏作者笔下的桂林山水。 2、品词析句法:一篇好文章就像一杯经过多道工序泡制的好茶,需要细细品味,方可尝尽最后一丝清甜。在第2自然段的教学中,让学生研读重点词句,体会语言美,学会生动形象地对景物的具体特点进行描写。 三、说学法 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而正确的学法往往可以事半功倍。因此,本课主要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法: 1、朗读体会法:通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帮助学生体会语言的优美,感受作者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之情,同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感训练。 2、仿写

4、拓展法:学以致用,学为己所用,学语文是为了更好地用语文。引导学生模仿作者的表达方式、语言特点,用“融比喻于排比”等句式进行写景。此外,本文还用到朗读法、直观教学法等方法,我将在以下教学流程中进行阐述。 四、说教学流程 布鲁纳提出,世上不存在唯一的最优教学程序,只能从学习者的具体情况出发,设计与之相称的理想化程序。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安排如下: 1、创设意境,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欣赏桂林山水的图片,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桂林山水的奇丽风光,把学生引入课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检查字词。出示描写桂林山和水的词语以及本课的生字词,让学生通过自由读、指名读等方法来学习并掌握这篇课文的字词。通过理解这些词

5、语的意思初步了解桂林山和水的特点,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好铺垫。3、检查朗读,理清结构 根据课文特点和学段教学要求,“理清课文结构”这个教学点很重要此环节中,有意识地请三名学生读四段课文,力求实现一箭双雕:既要理清课文的内容与结构,又要把握课文重点为下一步“精读”做好铺垫 4、重点品读第二自然段 用“读、找、品、诵”的学习方法,学习第二自然段。重点放在理解词语的意思上。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形象地感受桂林水的静、清、绿的特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学生对桂林水的美的感受和热爱。 5.举一反三,迁移运用 仿照第二段描写一种事物,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使学生学以致用,掌握写作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