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125831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以往的数学教学中,课堂上教师一直占据着主体的地位,学生只要一味的承受教师的讲解就可以了。而如今的课堂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所以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舞台,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关键字】小学生 数学 自主学习 能力 培养在当今社会,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条件也有所改善,孩子们已经习惯衣来伸手,饭来口,包括在学习上也是如此,不善于动脑,习惯性地等待着教师来传授知识,在学习上完全没有主动性

2、,尤其是数学,孩子们都认为学习数学是一件很枯燥烦琐的事,对于数学几乎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极缺乏自主性。则,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一、提供自主学习卡,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每节课课前,教师就给学生下发自主学习卡,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卡容的设计主要是一些复习容还有与新课相关的简单知识,层层递进,带着学生一步一步的走进新课知识,题目的设计也必须具有开放性,要让学生有讨论的欲望,求知的欲望,不由自主的就参与到自主学习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并在探究新知识的过程中,把他们弄不懂的知识进展记录,然后与其他同学讨论,交流,得出

3、结论。另外,自主学习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一种自主学习的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长保罗郎格朗说过:未来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所以自主学习卡只是学生进展学习的一个中介,在学生领悟自主学习的方法之后将取消自主学习卡,到时每位学生都将会有一种适合自己的自主学习方法。二、 合理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愿学、乐学、想学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教师!也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在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应该合理创设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且也能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中,首先借助生活中的

4、长方形、正方形物体,让学生有一种感性的认识,也就是在学生的脑海里先建立这种模型,再让学生动手用线测周长,先一次性把长方形围起来看是多少厘米,接着再一边一边的测量,然后相加,在测量时学生很容易就发现长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进而发现长方形的周长实质上就等于它的两条邻边之和的二倍,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的思维开场活泼,积极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在课堂当中也可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播放录像、投影、多媒体课件等不同的教学手段,将学生带进生动活泼、愉悦的情境之中,让学生亲动手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和用眼看数学,要让学生学得开心,学得乐意,让学生的观念从要我学变为我爱学,进

5、而在数学学习中发挥主人翁精神。三、培养学生主动地合作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改革以往的那种承受式、填鸭式的学习方式,应在课堂中多运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中的主人。所以我认为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合作这一方面是构成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 1、科学合理地分组首先对全班同学进展全面地分析:分析他们的知识根底;分析他们各方面的能力比方语言表达能力,领导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等。然后结合学生的各种能力将学生分为四人一小组。2、科学合理地分工在四人小组当中,任命组织能力强的同学为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当中的每一次学习活动,引导本组学生先进展自主学习,在针对有疑

6、惑的问题展开讨论学习,但在讨论学习过程中,组长要安排好各位同学的任务,推选出一位记录员,一位汇报员,一位催促员。并且还要协调好本组同学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只有这样,学习小组的成立才有意义,也才能发挥实效。3、加强对学习小组的培养在学习小组培养的过程当中我采取了以下的措施:组织每个小组制订出有小组特色并适应于自己小组的学习制度;对小组的每个岗位成员有针对性地进展培训,让每一位岗位成员都清楚的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明白自己的职责是什么,比方:组长的职责是:学会怎样组织每次学习活动,教会他们怎样协调同学之间的关系,教会他们怎样去鼓励本小组的同学,培养他们要有领头羊的能力等;汇报员的职责是:

7、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后将小组的成果展现出来,教会他们汇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监视员的职责是:监视小组的同学进展自主学习,并监视小组的同学认真完成作业;记录员的职责是: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负责记录下来有疑惑的地方以及合作学习的结果;每个星期评选出本周的优秀小组并授予优秀小组的荣誉标志,以示鼓励。四、对学生进展多元化地评价在一堂课中,给予学生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之下,教师要给予学生多元化的评价。教学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等方面出现的积极变化。正确适当地评价学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又是鼓励学生学习的手段之一。所以对学生的评价要适当、合理、有针对性。另外在课

8、堂中我们要瞄准时机对学生及时地进展鼓励性评价。其实每个孩子都希望能够得到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尤其是学习成绩稍差的同学,就会更加渴望获得教师或同学的表扬,而得到鼓励之后就会增加孩子们的成就感,就能增强学习的兴趣。总之,在实施鼓励性评价时,教师要以开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对于学生任何一个方面的进步,无论其现状何等不理想,离教育目标有多远,都应该给予肯定,鼓励学生不要放弃。当然在对学生进展评价时鼓励的方式也可以多样化,可以多采用精神奖励多指鼓励性评语,如:教师在课堂中应多说:你真厉害,你这次真不错,加油,教师相信下次一定更棒!,哇!你的想法真妙,你真是一个乐于动脑的宝贝,你有一双雪亮的眼睛聪明的宝贝,你

9、的想法真独特不要紧,能再来一次吗?大家相信你一定行。等鼓励性语言。总之,教师要采用形式多样的鼓励性措施来鼓励小组合作学习的主动性。五、用爱心感染孩子,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捷尔任斯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爱,是对学生进展一切教育的开场,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蹲下身子,与孩子站得一样高,让孩子们觉得教师也没有则高不可攀,在课余要与孩子交心,与他们成为好朋友,用自己的爱去感染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原来教师是爱我的。亲其师,信其道,当孩子们喜欢你这位教师,他就愿意听你的话,愿意完成你布置的任务,慢慢的孩子们就会发现原来自己主动学习没有则困难。总之,在如今的教学课堂中必须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在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胜心,开展学生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因此,教学时,要想方设法开展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参考文献】:1、君文,思华著数学学习论*教育19962、兵.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2010,27.3、数学课程标准.师大学.2011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