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1256735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南阳市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南省南阳市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南省南阳市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河南省南阳市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河南省南阳市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南阳市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南阳市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南阳市2018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O-16 Na-23 Si-28S-32 Cl-35.5 Cu-64Fe-56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我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下列有关古代文献的说法,错误的是A.明朝的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甄(指蒸锅),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该段文字记载了白酒(烧酒)的制造过程中采用了蒸馆的方法来分离和提纯B.汉朝的淮南万毕术、神农本草经记载“白育(碱式碳酸铜)得铁化为铜”,“石胆能化铁为铜”

2、都是指铜可以采用湿法冶炼C.清初泉州府志志物产条载:“初,人不知盖泥法,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宅垣忽坏,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该段文字记载了蔗糖的分离提纯采用了黄泥来吸附红糖中的色素D.晋代葛洪的抱朴子记载“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是指加热时丹砂(HgS)熔融成液态,冷却时重新结晶为HgS晶体。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8gD2O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1molNa2O2与水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2NA;12g石墨稀(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A; 在标准状况下,22.4LSO3的物质的量为lmol;7.8g过氧化钠中含有的离子数为0.3N

3、A;28g硅晶体中含有2NA个Si-Si键;200mLlmol/LFe2(SO4)3溶液中,Fe3+和SO42-离子数的总和是NA;在常温常压下,O.lmol铁与0.1molCl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标准状况下,22.4LNO和11.2LO2混合后气体的分子总数为1.5NA;S2和S8的混合物共6.4g,其中所含硫原子数一定为0.2NaA. B. C. D.3.向含有0.2molFeI2的溶液中加入amolBr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a=0.1时,发生的反应为2I-+Br2=I2+2Br-B.当0=0.25时,发生的反应为 2Fe2+8I-+5Br2=2Fe3+4I2+l0

4、Br_C.当溶液中Fe2+有一半被氧化时,c(I-):c(Br-)=1:1D.当0.2a0.3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关系为:2c(Fe2+)+3c(Fe3+)+c(H+)=c(Br-)+c(OH-)4.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有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测氯水的pH,可用玻璃棒蘸取氯水点在PH试纸上,待其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蒸发操作时,蒸发皿必须放在石棉网上,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后,未将蒸馏水洗涤量筒后的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石油的蒸馏实验中,忘记加沸石,可以先停止加热,待溶

5、液冷却后加入沸石,再继续加蒸馏蒸馏可用于分离所有沸点不同的液体的混合物用润湿的pH试纸测溶液的pH 定会使测定结果偏大A.3句B.4句C.5句D.6句5.下列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最大的是().A.铜和稀硝酸 3Cu+8HNO3(稀)=2NO+3Cu(NO3)2+4H2OB.氯气和氨气 3Cl2+8NH3=N2+6NH4C1C.氢气和氧化铁 3H2+Fe2O32Fe+3H2OD.二氧化锰和盐酸 MnO2+4HC1(浓)MnCl2+Cl2+2H2O6.近年来有多个品牌的手机电池曾发生爆炸事故,公众对电池安全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燃料电池作为安全性能较好的一类化学电源得到了更快的发展

6、。一种以联氨(N2H4)为燃料的环保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工作时产生稳定无污染的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极生成氮气且电极附近pH降低B.负极上每消耗lmolN2H4,会有4molH+通过质子交换膜C.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D.d口流出的液体是蒸馏水7.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和族序数均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Z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Y定是非金属元素B.原子半径:r(X)r(Y)r(Z)c(Cl-)c(H+)c(OH-)9.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一定漏气的是A B CD10.含有下列各组离子的溶液中通入(或

7、加入)过量的某种物质后仍能大量并存的是A.H+、Ba2+、Fe3+、NO3-,通入 SO2气体B.Ca2+、Cl-、K+、H+,通入 CO2气体C.AlO2-、Na+、Br-、SO42-,通入 CO2气体D.HCO3-、Na+、I-、HS- ,加入 A1C13溶液11.有下列物质,正盐:钾盐、钠盐、铵盐、钡赴;酸:盐酸、硝酸、醋酸、稀硫酸。在水溶液中符合离子方程式:2H+SO32-=SO2+H2O的化学反应的组合共有()个A.6 B.9 C.12 D.1512.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A.Ca(HCO3)2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Ca2+12HCO3-+2OH-=CaCO3

8、+CO32-+H2OB.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3Fe2+4H+NO3-=3Fe3+NO+3H2OC.将饱和FeC3溶液滴入沸水中制胶体:Fe3+3H2OFe(OH)3(胶体)+3H+D.以铜为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2OCl2+H2+2OH-13.向Cu、Cu2O和CuO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lL0.6mol/LHNO3溶液恰好使其完全溶解,同时收集到2240 mLNO气体(标准状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己知:Cu2O+2H+=Cu+Cu2+H2O)A.上述体现酸性的硝酸与体现氧化性的硝酸其物质的量之比为5:1B.若将上述混合物用足量的H2加热还原,所得到固体的质量为32gC.C

9、u2O跟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2O+14H+2NO3-=6Cu2+2NO+7H2OD.若混合物中含0.lmolCu,使该混合物与稀硫酸充分反应,消耗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 mol14.某强酸性溶液 X 中可能含有 Na+、K+、NH4+、Fe2+、A3+、CO32-、SO32-、SO42-,Cl-、NO2中的若干种,某同学为了确认其成分,取X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产物如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X中肯定存在Na+、Fe2+、A13+、NH4+、SO42-B.气体F经催化氧化可直接生成气体DC.沉淀C一定是BaSO4、沉淀G一定是Fe(OH)3 、沉淀I一定是Al(OH )3D.X中

10、不能确定的离子是 A13+、Na+、K+和Cl-15.摩尔质量为M g/mol的某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为Sg,其20的饱和溶液的密度为dg/mL,其物质的量浓度为A.mol/L B. C.mol/L D. 16.化学实验设计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安全和环境,下列实验问题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B. 在气体发生装置上直接点燃一氧化碳气体时,必须要先检验氧化碳气体的纯度。C.制氧气时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应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D.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都要加垫石棉网,以防仪器炸裂第II卷(共52分)二、非选择题17. (12分)减少碳的氧

11、化物和氮的氧化物在大气中的排放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1) 已知:N2(g)+O2(g)=2NO(g) H =+180.5kJmol-1C(s) +O2(g) =CO2(g) H=-393.5 kJ mol-12C(s)+O2(g) =2CO(g) H=-221 kJmol-1若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请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污染,若将反应CH4+2NO2=CO2+2H2O+N2设计为原电池,电池内部是掺杂氧化钇的氧化锆晶体,可以传导O2-。则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3)利用H2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乙烯:6H2(g)+2CO2(g) CH2

12、=CH2(g)+4H2O(g)己知不同温度对CO2的平衡转化率及催化剂的效率影响如左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不同条件下,N点的反应速率最大M点时的平衡常数比N点时的平衡常数大温度低于250时,随温度升高乙烯的产率增大实际反应应尽可能在较低温度下进行,以提高CO2的转化率(4)在密闭容器中充入5molCO和4molNO,发生上述(1)中某反应,如右图为平衡时NO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温度:T1 T2(填“”或“)某温度下,若反应进行到10分钟达到平衡状态D点时,容器的体积为2L,则此时的平衡常数K= (结果精确到两位小数);用CO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13、V(CO)= 。若在D处对反应容器升温的同时扩大体积至体系压强减小,重新达到的平衡状态可能是图中AG点中的点。18. (12分)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I.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Y2和WY2都能溶子水生成对应的酸b.Q的含氧酸的酸性比X的含氧酸的酸性强c.X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W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依据将NaOH溶液分别滴入MgO2、ZQ3溶液中的反应现象可比较Mg和Z金属性的强弱. QY2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效消毒灭菌剂。(2)实验室中利用KQY3和亚硫酸钠在硫酸存在下制备QY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

14、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自来水厂常用QY2对饮用水进行消毒,处理后的水中要求QY2的浓度在0.100.80mgL-1之间。碘量法可以检测水中QY2的浓度,步骤如下:操作I :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加入一定量的碘化钾,再用NaOH溶液调至中性,并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操作:再加入一定量的Na2S2O3溶液。(己知:2S2O32-+I2 = S4O62-+2I-)。操作:然后再加硫酸调节水样pH至13。操作时,不同pH环境中Q元素粒子种类及化合价如图所示:操作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确定操作II完全反应的现象是 。在操作过程中,溶液又呈蓝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若水样的体积为1.0L,在操作II中消耗了1.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