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滑轮组机械效率--“竖滑轮”》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1254601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滑轮组机械效率--“竖滑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滑轮组机械效率--“竖滑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滑轮组机械效率--“竖滑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一)滑轮组机械效率--“竖滑轮”》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一)滑轮组机械效率--“竖滑轮”》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滑轮组机械效率--“竖滑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滑轮组机械效率--“竖滑轮”》(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总复习 -机械效率(一)滑轮组机械效率 -“竖滑轮 ”教学设计石家庄市第九中学 容烨课标要求 本节课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是第三级主题,位于一级主题“能量”,二级主 题“机械能”之下,课标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知道机械效率,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 途径和意义”,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属于“了解”水平,包括机械效率(有用功、额外功、 总功)概念,认识机械效率的高低是反映机械优劣的重要标志之一,进而分析额外功产生 的原因。机械效率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所以“课标”对机械效率的内容要求有所变化, 从 02 年的“理解”水平降为“了解”水平,从难度上降低了对学生的要求,从初中生的年 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出发,

2、又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我对这一难点再次细化、 分层,分为滑轮组机械效率“竖滑轮”、“水平滑轮”、杠杆机械效率等专题进行讨论。学情分析 由于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是组织学生对知识的回忆、巩固再认知的过程,学生已经 有了相关的知识,学习中对于来这样的“旧知识”往往缺乏好奇心,缺少学习兴趣,容易 产生消极的情绪。其次,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还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框架 系统,将物理知识迁移到具体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对于复杂一点的问 题特别是文字叙述内容较长的题目还存在较大困难。另外学生知识掌握的水平不平衡,课 堂知识处理时更应关注学情。再次,升学压力下学生应试心理素质

3、差异较大。教学目标1.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巩固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以及机械效率的相关知识;2. 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竖滑轮”的解题方法,并深入了解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 途径和意义;3. 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对事情注重效率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 理解机械效率及其计算教学难点 : 认识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计算 教法: 归纳、对比、学生分组教学流程图:开始新课引入响亮的口、从生活走向物理教学过程:二、课堂反馈教教学内容教师 活动学生 活动时间 安排学一、复习课导入从特区口号引联系生活教深圳经济特区的一个响亮内号容时间就是金钱,入教题活动起学生活动时间 安排效率就是生

4、命,可见效率仕我们现代中的里要性,今学生的研究兴2min天我们来复习物理中所涉及的机械效率内容:(一)趣。滑轮组机械效率-“竖滑轮”二、复习课流程一、从生活走向物理任务1:(一)走进生活(阅读课本P85-88,结阅读课5min合网路“博文:初中总复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竖从生活实例走本,收看滑轮)”学习,独立完成内容1、2)。入物理网路博文,思考任务2:完成“活学活用-题1”内容由实例出发,独立完小组交流讨成,后小17ml论,让学生学组交流合n会灵活运用公作、展示、式解题。归纳总结进一步引导学任务3:(二)走进实验室-题2”内容,并回归自生学会在实验小组交流10mln主学习之“如何提咼提沙子的

5、机械效率”的实例题型中运用知合作识的能力,并联系实际子二、课堂反馈过程任务:独立完成课堂检测内容三、从物理走向生活1、拓展提升(水平滑轮)2、思维迁移:我们如何提高中考复习效率呢?如何提高学 习效率?运用知识小组交流合作10min拓展提升找规律1min培养学生注重 效率的科学态 度思考必做:高效复习71 75页预测 1、精选 1、2、3、4、5、8、9、10选做:高效复习例1实践作业:了解工地上的滑轮组的用途教 学 反 思1. 本节课是一节中考复习课,我非常注重上课的高效性,在教学中应用多媒 体教学手段反馈学生解题的正确与错误。但是忽略了黑板的使用。若作图时请两位同学上黑板进行作图,看看他们的解题过程,这样留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会更深。2. 通过一两道母题,包含学生所学相关知识概念的运用,层层深入。3. 教学中应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提高教学 效率。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 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 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我们天天都在教学,天天都应对准学生的那根心弦调整自己, 共同谱写出美妙的教育之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