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繁殖学复习重点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1254413 上传时间:2022-07-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繁殖学复习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动物繁殖学复习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动物繁殖学复习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动物繁殖学复习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动物繁殖学复习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繁殖学复习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繁殖学复习重点(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墨丸下隆在出生前后,睾丸和附睾一起经腹股沟管下降至阴囊。隐墨:成年动物如有一侧或双侧睾丸未下降到阴囊内,称之隐睾。邀素:由动物机体产生,经体液循环或空气传播等途径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具有调节机体生理机能的微量信息传递物质或微量生物活性物质。生殖激素:对动物生殖机能起直接调节或控制作用的激素。通常由内分泌腺体产 生,又称生殖内分泌激素。初情期:雄性个体初次释放出具有受精能力的精子,并表现出完整性行为序列的 年龄;雌性动物从出生到第一次出现发情表现并排卵的时期。性成熟:青年动物经过初情期后,身体和生殖器官进一步发育,生殖机能达到完 善,具备正常生育能力的年龄。体成熟:指雄性动物基本上达到成年体

2、重的时期,即指动物各种器官发育完善, 机能正常的年龄。繁殖能力停止期:动物从出生到繁殖能力消失的时期。适配年虹适宜配种的年龄(开始配种时的体重为成年体重的70%左右)。性行为序列:雄性动物在交配或采精过程中所表现的完整性行为包括:性激动、 求偶、勃起、爬跨、交配、射精、射精结束等连续的行为过程。按照一定顺序连 续发生,又称为性行为链。交配频率:单位时间内公畜与母畜交配次数。精子发生周期:在精子发生中,循环往复的出现精子发生序列,即从A型精原细 胞分裂开始,直至精子细胞变成精子这一过程所需的时间。精细管上皮周期:在精细管同一部位出现两次相同细胞组合所经历的时间叫精细 管上皮周期,即由A0型精原细

3、胞初级精母细胞的时间。精细管上皮波:在精细管的纵长方向细胞组合排列状态所显示的变化规律。即在 同一时间,精细管不同部位出现的相同细胞组合的现象称为精细管上皮波,也称 精子发生波。血睾屏虹相邻支持细胞紧密连接,造成睾丸和血液之间不可直接连通的现象。 发情:雌性动物达到一定年龄时,由卵巢上的卵泡发育引起、受下丘脑一垂体一 卵巢轴系调控的生殖生理现象。周期性发情:雌性动物达到性成熟后,在繁殖季节里,周期性出现发情的现象。 发情周期:当母畜达到性成熟后,卵巢出现周期性的排卵现象,随着每次排卵, 生殖器官也呈现一系列周期性变化,并按一定顺序周而复始进行,直到性机能衰 退前,这种周期性的性活动就是发情周期

4、。牛、马、驴、猪、山羊均为21天, 绵羊1617天。受溶性变化:子宫颈粘液中的纤维状糖蛋白胶粒,在黄体期呈网状排列,阻止精 子通过,而在发情期平行排列,有利于精子通过的这种变化。乏情期:动物只在繁殖季节才能发情、排卵,在非繁殖季节卵巢机能处于静止状 态,不发情、不排卵,LH、FSH分泌降低。卵黄周隙:排卵时的卵母细胞,卵黄占据透明带以内大部分容积,受精后卵黄收 缩,从而在透明带和卵黄膜间形成一个间隙。红体:排卵后,卵泡内形成负压,卵泡膜血管的压力低于正常血压,从而使膜血 管破裂,这些血液积聚于卵泡腔内形成血凝块,破裂口呈火山口样,并且为红色, 称之为-。黄体:残留在腔内的颗粒细胞在LH作用下增

5、生肥大,长满整个卵泡腔,并突出 于卵泡表面,由于吸收类脂质而使颗粒细胞变成黄色,则称为-。妊娠黄体(真黄体、周期黄体):排卵妊娠后形成的黄体。白体(黄体退化):黄体细胞逐渐被一些成纤维细胞代替,整个黄体被结缔组织 所取代,最后形成一个白斑,即形成-。发情鉴定:确认判断动物是否发情的过程。受精:公母畜交配后,精子和卵子发生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体处受拒哺乳动物的精子和卵子在体外人工控制的环境中完成受精过程的技术。 人工授精:指用特定的器械采集公畜的精液,通过检查、稀释、保存等适当处理 后,再用器械把精液输入到发情母畜的生殖道内,以代替公母畜自然交配而繁殖 后代的一种繁殖技术。精液稀释:是在精液

6、中加入一定量按特定配方配制的、适宜于精子存活并保持受 精能力的稀释液。配壬运行:指精子由射精部位、卵子由排出部位达到受精部位-输卵管壶腹部的 过程。获能:动物刚射出的精子不能穿入卵子,只有在雌性生殖道内经历一段时间,在 形态和生理上发生一系列变化,才具备受精能力的生理现象。顶体反应:精子在进入卵子放射冠时,精子头部原生质膜和顶体膜发生融合,同 时也激活了顶体中顶体酶的释放,帮助精子穿过放射冠进入透明带的过程。卵裂:早期受精卵在透明带内连续分裂的过程。经分裂后产生的一个个细胞叫卵 裂球。卵泡发育:卵泡有原始卵泡发育成成熟卵泡的生理过程,包括卵泡细胞数量的增 加、体积增大、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变化。附

7、植: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随着胚泡体积的不断增大,在子宫内的活动逐步受到 限制,胚泡逐渐与子宫内膜发生组织上和生理上的联系,位置固定下来的过程。 胎膜:胎儿的附属膜,卵黄膜、羊膜(最近)、绒毛膜(最远)、尿膜和脐带的总 称。胎虹指胎膜形成的包围胎儿的囊腔,一般指卵黄囊、羊膜囊和尿囊。胎盘:指由胎膜的尿膜绒毛膜和妊娠子宫黏膜共同构成的复合体,其中尿膜绒毛 膜部分为胎儿胎盘,子宫黏膜部分为母体胎盘。妊娠:指受精卵在母体子宫内附植并发育,形成胎儿的过程。妊娠诊断:就是检测动物妊娠与否或胚胎的发育状况。发情控制:通过采用某些激素、药物或者饲养管理措施,人工控制母畜个体或群 体发情并排卵的技术,同期发情、诱

8、导发情、超数排卵。透导发情:采用外源生殖激素等方法诱导单个母畜发情并排卵的技术。同期发情:采用外源生殖激素等方法使一群母畜在同一时期内发情并排卵的技术。 超数排卵:在母畜发情周期的适当时间(发情时),注射外源促性腺激素,使卵 巢比自然发情时有更多的卵泡发育并排卵的方法。供体:胚胎移植过程中,提供胚胎的个体。透明带反应:皮质颗粒内容物的释放,改变透明带的性质,阻止精子再穿入的反 应过程。卵黄膜反应:由皮质反应的结果,大部分原来的卵黄膜加入皮脂颗粒膜而发生膜 的改变,阻止其他精子进入卵黄膜的过程。助产:对不能正常分娩的母畜所采取的人工辅助性手段,帮助胎儿产出。 分虹胎儿发育成熟,妊娠期满,母畜将胎

9、儿及其附属物排出体外的过程。繁殖力:动物维持正常生殖机能繁衍后代的能力。皮质反应:精子入卵后,皮质颗粒层破裂释放出胰酶样蛋白水解酶时的过程。 精壬运行:精子由射精部位到达受精部位一输卵管壶腹部的过程。胚胎移植:将体内外生产哺乳的动物早期胚胎移植到同种生理状态相同的雌性生 殖道内,使之继续发育成正常个体的生物技术。大题1睾丸不同:长椭圆形腺体。(1)牛、羊:悬垂于腹下,垂直,头向上,尾向下, 牛睾丸左大右小。(2)马、驴:贴近腹壁,平行,头向前,尾向后,睾丸左大右 小。(3)猪:前低后高,倾斜,头向前下方,尾向后上方。2卵巢不同:(1)牛:扁椭圆形,附着在卵巢系膜上,位于子宫角尖端外侧,初 产及

10、经产胎次少的母牛,卵巢均在耻骨前缘之后。经产多次的母牛,卵巢前移至 耻骨前缘的前下方。(2)羊:卵巢比牛的圆且小,位置与牛的相同。(3)马:卵 巢呈肾形,有排卵窝,卵泡均在此凹陷内破裂并排出卵子。(4)猪:初生猪卵巢 似肾脏,色红,表面光滑;接近初情期时表面上出现许多小卵泡,很象桑椹;初 情期后,卵巢上出现大小不等的卵泡、红体或黄体,近似一串葡萄。3睾丸细胞组成及功能:(1)生精细胞:a.精原细胞,是形成精子的干细胞;b.初 级精母细胞;c.次级精母细胞;d.精子细胞;e.精子,含遗传物质。(2)足细胞: 支持细胞,起着支持、保护和营养作用。(3)间质细胞:位于精细管之间,可分 泌雄性激素。4

11、睾丸功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激素、产生睾丸液。5阴囊功能:阴囊汗腺发达,肉膜能调节阴囊壁的厚薄及其表面积,阴囊温度低 于体温,有利于精子的生成和保存。阴囊主要为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当温度下 降时,肉膜和睾外提肌的收缩作用使睾丸上提,紧贴腹壁,阴囊皮肤紧缩变厚, 保持一定温度;当温度升高时,肌肉和阴囊皮肤松驰,使睾丸下降悬于薄壁的阴 囊内,以降低睾丸的温度。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调节睾丸和附睾温度,以利 于精子的发生和储存。阴囊腔的温度低于腹腔内的温度,通常为3436C。6副性腺功能:1)冲洗尿生殖道2)精子的天然稀释液3)供给精子营养物质: 果糖是精子能量的主要来源4)活化精子5)运送精子6)保护

12、精子,缓冲不良 环境对精子的危害7)形成阴道栓,防止精液倒流。7附睾功能:1)附睾是精子最后成熟的场所2)附睾是精子的贮存库3)附睾管 有运输精子的作用4)附睾管对精子有吞噬和吸收作用。8卵巢功能:卵泡发育和排卵、分泌雌激素和孕酮。9输卵管功能:1)运送卵子和精子2)精子获能、卵子受精以及受精卵卵裂的场 所3)分泌机能。10子宫异同:1)牛/羊:牛的子宫角呈绵羊角状弯曲,有角间沟,子宫体短。羊的子宫形状与牛相似,较牛小。牛/羊的子宫角基部将子宫角分开,为“双间 子宫”。2)马:子宫体特别长,扁圆桶状,子宫角基部无纵隔,为“双角子宫”。3)猪:猪的子宫角长而弯曲,形似小肠,但管壁较厚,子宫体短,

13、为“双角子 宫”。11子宫功能:1)子宫是精子进入生殖道及发育成熟胎儿娩出的通道2)为精子 获能提供条件,是胎儿生长发育的场所3)调控母畜的发情周期4)子宫颈是子 宫的门户5)子宫颈粘膜隐窝是精子的良好贮存库。12阴道功能:1)阴道既是交配器官,又是分娩时的产道2)阴道的生化和微生 物环境,能够保护上生殖道免遭微生物的入侵3)阴道还是子宫颈、子宫黏膜和 输卵管分泌物的排出管道。13生殖激素特点:1)生理活性强2)半衰期短,消失快3)无种间特异性4)具 有协同和颉抗作用5)专一性6)生物学效应与动物所处生理时期及激素用量和 使用方法有关7)生物学活性取决于分子结构。14下丘脑释放激素:(1)释放

14、激素(因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LH-RH、 FSH-RH、促乳素释放因子(PRF)、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促黑素细胞素释 放激素(MRH)、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激素(CRH)。(2)抑制激素(因子):催乳素抑制因子(PIF)、生长抑素(SS)、促黑素细胞 素抑制激素(MIH)。(3)其他:催产素(OXT)、抗利尿激素(ADH)。15垂体分泌激素:前叶:生长激素(GH)、促乳素(PR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促甲状腺素(TSH)、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促黑色细胞素(MSH)。后 叶:催产素(OXT)、加压素。16精

15、原细胞分类:A型精原细胞(性原细胞分化一A。(1)型精原细胞(精原十 细胞)分裂-A1 (1)、A2 (2)、A3(4)、A4 (8)型精原细胞。A0型精原细胞分裂 时同时产生与A0作用相同的干细胞)、中间型精原细胞(16)(由A2/A3型精原细 胞分裂成的细胞)、B型精原细胞(16)(中间型细胞转化而来,最终形成初级精 母细胞(16)。17精原细胞分裂期特点:1)精原细胞首次分裂的同时产生一个活动的精原细胞 和一个暂时休眠的干细胞。A0型精原细胞分裂后,其中一个仍然为A0型精原细 胞2)所有精原细胞的分裂均为有丝分裂,1个A1型精原细胞16个初级精母 细胞3)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等。18精原

16、细胞到精子阶段:第一阶段:从精原细胞分裂到初级精母细胞形成;二: 从初级精母细胞到次级精母细胞(第一次减数分裂);三:从次级精母细胞到精子 细胞(第二次减数分裂);四:精子形成,从精细胞到精子的过程。18精子发生周期与精细管上皮周期异同点:相:两者均表示时间概念;异: 精子发生周期:指从AO型精原细胞一变成精子的全过程所经历的时间,时间较 长精细管上皮周期:从AO型精原细胞一初级精母细胞所经历的时间,时间较 短。19精子结构及功能:头部(细胞核组成,内含由DNA和碱性核蛋白结合而成的 染色质)、颈部(23个基粒)和尾部(分为中段、主段、末段,末端有两条中 心纤丝及外周的细胞膜构成)。功能:头部:细胞核演变而成,贮存遗传物质。 颈部:由中心体演变而成,是精子头部和尾部的连接物。尾部:为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