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行为心理分析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1254351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1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费者行为心理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消费者行为心理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消费者行为心理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消费者行为心理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消费者行为心理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费者行为心理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费者行为心理分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消费者的价格心理价格心理是指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对价格刺激的各种心理反应及其表现, 它是由消费者自身的个性心理和对价格的知觉判断共同构成的。(一)产品价格与消费者心理行为的关系1价格是消费者衡量和的直接标准在消费者对商品品质、性能知之甚少的情况下,主要通过价格判断商品 品质。许多人认为价格高表示好,价格低表明商品品质差,这种心理认识 与成本定价方法以及价格构成理论相一致。所以,便宜的价格不一定能促进 消费者购买,相反可能会使人们产生对商品品质、性能的怀疑。适中的价 格,可以使消费者对商品品质、性能有放心感。2价格是消费者社会地位和收入的象征一些人往往把某些高档同一定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文化

2、修养等联系 在一起,认为购买高价格的商品,可以显示自己优越的社会地位、丰厚的 经济收入和高雅的文化修养,可以博得别人的尊敬,并以此为满足;相反, 使用价格便宜的商品,则感到与自己的身份地位不符。3价格直接影响消费者的需要量一般来说,价格上升会引起需要量下降,抑制消费;价格下降会增加需要 量,刺激消费。但也有时情况相反,各种商品价格普遍上升时,会使消费者 预期未来价格将继续上升,增加即期需要量;反之,则预期未来价格将继续下降,减少即期需要量,产生“买涨不买落”心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是消费者的生活经验、经济条件、程度、心理特征等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他们对价格的认识及心理反应千差万别。(二)消

3、费者价格心理特征1. 习惯性反复的购买活动会使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价格形成大致的概念,这种价格也叫习惯价格。消费者判断频繁购买的商品价格高低时,往往以习惯价格为 标准。在习惯价格以内的价格,就认为是合理的、正常的,价格超过上限则 认为太贵,价格低于下限会对质量产生怀疑。例如,2001年3月ZI日,北京电信公布了电信资费调整方案:月租费由过去的ZI. 6元 上调到25元,取消了原月租费中免打25次的计次;计次电话由过去3分钟0. 18元计次改 为首次3分钟0工2元,超过3分钟,每分钟计费0. 11元计次;国内长话由过去晚上ZI 时起半价优惠推迟到零点后半价。电信部门声称资费调整是为了让老百姓得到实

4、惠,可是老 百姓算了一笔账,认为自己不仅没有得到实惠,反而加大了支出,意见和反响当然很大。许 多消费者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对原有电信资费的价格习惯心理,以致在电信调价初期产生了 心理上的波动和不安,难于接受新的价格。由此可见,消费者的价格习惯心理一旦形成,往往要稳定并维持一段时间,在短 期内难以轻易改变。而当商品价格必须变动时,消费者的心理会经历一个打破原 有习惯,由不适应到适应的心理接受过程。为此,企业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价格的 习惯心理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对那些超出习惯价格的商品价格的调整,要 三思而后行,慎而又慎。当必须调整价格时,企业要把调整幅度限定在消费者可 接受的范围内,同时做好宣传

5、解释工作,以使消费者尽快接受并习惯新的价格。2. 敏感性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心理反应程度的强弱与该商品价格变动幅度的大小通 常按同方向变化。但违反这种心理变化的情况也经常发生。有些商品即使 价格调整幅度很大,消费者也不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造成这种差异的 原因是消费者对各种商品价格变动的敏感性不同。一般来说,消费者对需 要经常购买的日用品价格变动很敏感,对购买次数少的高档消费品价格变 动则比较迟钝。如食品、蔬菜、肉蛋等,这类商品的价格略有提高,消费者马 上会作出强烈反应;而一些高档消费品,如彩电、钢琴、家具等,即使价格比原 有水平高出几十元、上百元,人们也不大计较,即消费者对这类商品的价格敏感

6、性较低。不过,消费者对价格变动敏感心理的反应强度,会随着价格变动的习惯性适应而 降低。因此,企业在进行商品价格调整时,对于敏感性较大的商品一次调价的幅 度不宜过大,同时应选择好调价时机,以避免引起消费者心理上的过度反应。3. 感受性价格感受性是指消费者对商品价格及其变动的感知强弱程度。消费者对商品价格高低 的判断不完全以绝对价格为标准,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主要有商品轻重、 大小、包装、色彩;商品的和社会价值;摆布、服务方式、售货场所的 气氛等。由于刺激因素造成的错觉,有的商品绝对价格相对高一些,消费 者会觉得便宜;有的商品绝对价格相对低一些,消费者会觉得很贵。在实际销售工作中,如果把同一类商品

7、中的高价商品与低价商品放在一起出售, 有时能产生比较好的经营效果。因为求廉者通过对比可以感到自己所买的商品确 实便宜,而求高、求名者则认为买高价货有利于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4倾向性倾向心理是指消费者在购买的过程中,对商品价格选择所表现出的倾向。消费者对商品 价格的选择倾向或为高价,或为低价。前者多为经济状况较好,怀有求名、 显贵及炫耀心理的消费者;后者多属经济状况一般,怀有求实惠动机的消 费者。现阶段,我国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明显地呈现出多元化特征,既有要求商品款式新 颖、功能先进、高档名贵的求“新”、求“名”心理,又有追求经济实惠、价格 低廉的求“实”、求“廉” 心理,还有居于二者之间的要求商

8、品价格适中、功 能实用的求“中” 心理,此外还有满足情感、文化需要的求“情”、求“乐”。 求“知”心理等。把上述消费心理按高、中、低分成三个需求档次,消费者的价格倾向会很明显地 表现出来。就不同档次的商品而言,消费者对于耐用商品的购买倾向一般表现为: 追求档次高,质量优,不计价格高低,甚至以高价为好;对于大多数日用小商品、 普通食品等的购买倾向一般表现为:重实用、求低价,不过多追求高档次,对质 量要求适中;在对奢侈品的消费一般也是趋于高档、优质、追求时尚。在不同组 织形式的消费者购买中,集团购买者一般倾向于高档、高质、高价以显示该群体 集团的经济实力。而个人或家庭消费者购买多表现出求实、较为关

9、注价格高低的 节俭心态。(三) 消费者的价格判断1消费者判断价格的途径(1) 与市场上同类商品的价格进行比较。这是最简单、最明了,并且被普遍使 用的一种判断商品价格高低的方法。消费者眼见为实,直接权衡价格高低,立即 就能决定购买或者放弃购买。(2) 与同一售货场中的不同商品价格进行比较。如一件1200元的便携式 VCD 机,把它摆放在多数是 2 000元以上商品的精品电器柜台和摆在多数都是500 元以下商品的小家电柜台,消费者的价格感受和判断是不一样的。多数消费者会 认为精品电器柜台标价1200元的便携式VCD机便宜,小家电柜台标价1200元 的便携式VCD机昂贵。(3)通过商品的外观、品牌、

10、产地、包装、使用特点、使用说明进行比较。价 格判断也来自于对商品特性的比较。例如,商品外观是否新潮,品牌知名度如何, 产自何地,商品包装是否精良,商品是否易于使用,各种附件说明是否完备,这 些都会使消费者产生不同的价格判断。(4)通过消费者自身的感受体验来判断。消费者在服务产品上多采用这种判断 方法。服务是无形的,所以消费者无法通过观察服务本身来判断它的价格,而只 能通过接受服务过程中自身的心理体验来衡量它的价格。当然这些体验还来自于 服务设施、服务设备、服务人员、场所布局等一切可传达服务特色及优点的有形 展示。2影响价格判断的因素(1)消费者的经济情况收入这是影响消费者判断价格的主要因素。比

11、如,同样一条价值 300元的“鳄鱼” 牌皮带,月薪 3 000元的消费者和月薪600元的消费者对价格的感受和判断可 能完全不同。就消费者谨慎消费的心理而言,前者会认为价格并不高,而后者恰 恰相反。(2)消费者的价格心理前面已讨论过的习惯心理、敏感心理、倾向心理、感受心理都会影响消费者在购 买商品时的价格判断。例如,电价由原来的035元度上升到038元度, 虽然只是上涨了3分钱,但是消费者会认为太贵了,因为它高于消费者的习惯价 格,并在短期内会使消费者产生抵触心理。(3)产地和出售场地同类商品的生产工艺可能完全相同,但由于产地不同,消费者对价格的判断也不 尽相同。这其中存在“原产地效应”。消费者

12、一般认为原产地生产的优质商品所 定的高价是合理的,而其他产地的商品若是也定高价,消费者则觉得难以接受。另外,同样的商品以同样的价格分别在精品店和超市出售,消费者往往感到后者 的价格过高。因为消费者通常对超市商品价格的判断标准较低,而对精品店的判 断标准较高。(4)产品的类别同一种商品因不同的用途,可划人不同的商品类别。消费者对不同类别的商品评 价标准不同,因而对商品价格的感受也不一样c如一块石英手表,既可用来看时 间,也可用作装饰品。拥有前一种用途的石英手表属于日用品,后一种属于时尚 装饰用品。那么,100元钱一块的石英手表,对前者来说太贵,对后者来说,消 费者则可接受。(5)消费者对产品需求

13、的紧迫程度当消费者急需某种商品而又无替代品时,价格即使高些,消费者的感受和判断也 会趋于可接受。例如,柯达冲印店的快速冲印,消费者若要在半小时内取到冲印 的照片,要收加急费,价格上一般比平常冲印贵出 20以上。但是即使如此, 对于那些急等照片的消费者来说,仍然可以接受。(6)购买的时间在一些特定时间内购买某些商品,价格可能高,也可能低。对于季节性的商品, 消费者往往会认为打折是应该的,夏天的服装秋天购买,只有是低价才可接受。 而另一种情况是,对于具有节日意义的情感性、象征性商品,消费者即使要承受 比平时高许多的价格也可接受。例如,情人节购买鲜花的年轻人,大多并不在乎 红玫瑰的价格,售价15元1

14、枝的红玫瑰有时比6元1枝的红玫瑰卖得还快。而 在平日里,人们只需花两三元钱就能买到一束鲜花。所以情人节又称“男士荷包 甜蜜重创日”,浪漫情怀中的消费者是不问价的二、价格制定的心理策略定价策略是指企业根据市场中不同变化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程度采用不同的 定价方法,制定出适合市场变化的商品价格,进而实现定价目标的企业营销战术。(一)新产品定价策略新产品的定价是营销策略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新产品能否顺利地 进入市场,能否站稳脚跟,能否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目前,国内外关于新产品 的定价策略,主要有三种,即取脂定价策略、渗透定价策略和满意定价策略。1、取脂价策略取脂定价策略,又称撇油定价策略,

15、是指企业在产品寿命周期的投入期或成长 期,利用消费者的求新、求奇心理,抓住激烈竞争尚未出现的有利时机,有目的 地将价格定得很高,以便在短期内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尽快地收回投资的一种 定价策略。其名称来自从鲜奶中撇取乳脂,含有提取精华之意。案例:柯达如何走进日本柯达公司生产的彩色胶片在 70 年代初突然宣布降价,立刻吸引了众多的消费 者,挤垮了其它国家的同行企业,柯达公司甚至垄断了彩色胶片市场的 90。 到了80 年代中期,日本胶片市场被富士所垄断,富士胶片压倒了柯达胶片。对 此,柯达公司进行了细心的研究,发现日本人对商品普遍存在重质而不重价的倾 向,于是制定高价政策打响牌子,保护名誉,进而实施

16、与富士竞争的策略。他们 在日本发展了贸易合资企业,专门以高出富士 l2 的价格推销柯达胶片。经过 5 年的努力和竞争,柯达终于被日本人接受,走进了日本市场,并成为与富士平起 平坐的企业,销售额也直线上升。2、渗透定价策略渗透定价策略,又称薄利多销策略,是指企业在产品上市初期,利用消费者求 廉的消费心理,有意将价格定得很低,使新产品以物美价廉的形象,吸引顾客, 占领市场,以谋取远期的稳定利润。3、满意价格策略 满意价格策略,又称平价销售策略,是介于取脂定价和渗透定价之间的一种定价 策略。由于取脂定价法定价过高,对消费者不利,既容易引起竞争,又可能遇到 消费者拒绝,具有一定风险;渗透定价法定价过低,对消费者有利,对企业最初 收入不利,资金的回收期也较长,若企业实力不强,将很难承受。而满意价格策 略采取适中价格,基本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