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证《幼儿教育学》模拟试卷及答案(1)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1254316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教师资格证《幼儿教育学》模拟试卷及答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2年教师资格证《幼儿教育学》模拟试卷及答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2年教师资格证《幼儿教育学》模拟试卷及答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2年教师资格证《幼儿教育学》模拟试卷及答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年教师资格证《幼儿教育学》模拟试卷及答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教师资格证《幼儿教育学》模拟试卷及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祝您考试顺利通过,更多考试资料可以访问教师资格考试网http:/www.kao8.cc/teacher/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B】创建于河北省滦平县山区。A、流动幼儿园B、巡回辅导班C、游戏点D、儿童游戏场【答案解析】:幼儿教育巡回辅导班创建于河北省滦平县山区。2、物质环境是学前教育存在与发展的【A】。A、必备条件B、主要条件C、次要条件D、生活条件【答案解析】:学前教育要存在和发展,首先必须有一定的房屋设施、幼儿教育工具、场所布置等物 质条件,这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必备条件。没有这些,学前教育不可能存在和发展。因此,答案为A。3、幼儿园环境与外界环境相比具有可控性,即幼

2、儿园内环境的构成处于【A】的控制之下。A、教育者B、家长C、园长D、社会【答案解析】:幼儿园环境具有可控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上的精神、文化产品,各种儿童用品等在进入幼儿园时,教师必须经过精心地筛选甄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有利于幼儿发展为选择标准;另一方面,教师根据教育的要求及幼儿的特点,有效地调控环境中的要素,维护环境的动态平衡,使之始终保持在最适合幼儿发展的状态。因此,答案为A。4、我国幼儿园的教学是【C】。A、幼儿的活动B、教师的活动C、幼儿与教师的活动D、个别活动【答案解析】: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幼儿的互动过程。5、人本位儿童观认为【D】。A、儿童是家族繁衍的工具B、儿童是父母的

3、私有财产c、儿童是国家的财富D、儿童享有蟹存权、发展权、教育权【答案解析】:儿童享有生存权、发展权、教育权,这是现代儿童观即人本位儿童观的基本观点。6、除了专门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外,幼儿在园内的所有活动都包含在【C】之中,这是幼儿困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A、课堂B、游戏C、日常活动和生活D、学习【答案解析】:在幼儿园内,有幼儿自发自悦的游戏活动,有幼儿一日的常规生活,这些活动所占幼儿在园时间的比例,远远高于教师设计和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内容有很多是通过这一教育途径讲行的,尤其是幼儿的各种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及一些社会性行为规范的养成。因此,答案为C。7、集体活动一般是在教师直接

4、指导下进行的活动,它的特点是【B】。A、有计划性B、全班幼儿在同一时间内做相同的事情C、有组织性D、幼儿按自己兴趣做事【答案解析】: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集体活动,为实现集体活动目标努力。他们在同一时间内做的是相同的事情。因此,答案为B。8、课程评价最重要的作用是【D】。A、检查或鉴定教育目标是否达成B、及时发现现行课程与预定目标之间的差距C、确保其正确的方向D、促进教育教学的改进【答案解析】:对教育教学进行评价,最主要是要推进教育教学的发展,提高其质量。通过课程评价,评价者会发现许多不足和问题,这可以及时地通过信息反馈,引起注意,从而促进保教工作的改进,提高教育质量。因此,答案为D。9、从评

5、价对课程实施过程的影响看,它的作用是【C】。A、选拔作用、分层作用、鉴定作用、导向作用B、鉴定作用、选拔作用、促进作用、诊断作用C、鉴定作用、诊断作用、改进作用、导向作用D、导向作用、发展作用、改进作用、选拔作用【答案解析】:从评价对课程实施过程的影响看,它具有鉴定、诊断、改进和导向的作用。因此,答案为C。10、教案是一个【D】的具体计划,它阐明在预定的教学时间内要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目标等。A、教学目标B、课程标准C、教学内容D、教学活动【答案解析】:教案是为了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而设计的,它是针对一个教学活动而拟定的具体计划。因此,答案为D。 page11、最益于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6、的方法是【B】。A、角色扮演法B、行动操作法C、发泄法D、表扬鼓励法【答案解析】:儿童参与实际行动,能够获得亲身体验,增强自己的认知、情感等,易于将行为规则、法规等内化为自己的信念,支配自己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行动操作法最益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答案为B。12、学前班幼儿发展的评价主要是通过【D】。A、测验B、评价幼儿学习文化知识、算算术、认字的水平C、考试D、幼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表现【答案解析】:因为幼儿处于不断发展变化阶段,其身心各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变化,所以,对幼儿的评价最重要的是过程性评价,这更有助于其成长。因此,答案为D。13、【A】是最能让幼儿有真实感受的

7、教具,对幼儿发展来说,这是最有价值的与环境互动的媒体。A、实物B、挂图C、幻灯片D、图书【答案解析】:幼儿主要是通过感官来认识环境中的事物,他们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嗅、用舌头尝、用皮肤来感觉物质的冷热、软硬、光滑与粗糙等,从而获得对真实世界的认识和感受。所以,实物是最能让幼儿有真实感受的教具,答案为A。14、下列哪种情形是运用讨论法教学应该避免的?【D】A、让孩子想到什么就说什么B、提供孩子们充分自由的氛围C、设法让孩子们感觉到轻松愉快D、发现孩子说得不正确时立刻制止【答案解析】:讨论法具有自由性强的特点。儿童在讨论时,学习的氛围是自由、轻松、和谐的,儿童没有心理压力且情绪愉快,不必紧张

8、地参与活动。因此,他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随意谈谈自己的看法、意见,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你一言我一语,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畅所欲言地共同议论、讨论着各种问题。选项D的做法限制了儿童自由的思想表达,给儿童造成心理上压力和紧张情绪,因此答案选D。15、比较研究发现,学前幼儿写字训练最合理有效的方法是【A】。A、在游戏和生活中训练幼儿的手指灵活性,如穿珠子、使筷子、用剪刀等B、让幼儿先学习用毛笔写字,一段时间后再学习用硬笔写字C、到大班时尽量让儿童多训练写字D、坚持每天认、读、写l2个简单的字,积少成多【答案解析】:比较研究发现,我国幼儿园对于儿童读写的要求就比较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要求幼儿园在儿

9、童前书写能力上下足功夫,不要求在学前阶段教孩子写字。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形式,运用多种材料如小班儿童穿珠,中班儿童学习使筷子,大班儿童用剪刀等,使得这些儿童不论从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做好了书写前的准备工作,这样使儿童在上小学后很快就学会了写字。因此,答案选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课程组织是依据目标的要求,对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或课程实施的各种因素,加以_、_、_的方式。2、_决定课程的方向、内容,以及实施过程的状态,它是整体课程的_。3、教育教学计划依据课程目标或教育目标的层次可分为年龄班计划、_、月(周)计划、具体教育教学活动计划四种类型。4、教师拟定教育教学计划的过程是把_转化

10、为_。5、幼儿园教育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_、_、_三种。6、集体活动过程以_为主。7、教育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对_、_、_这三方面的评价。8、制定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计划有三个环节,即_、_、_,三者之间彼此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计划过程。9、计划过程是一个_的循环系统,应处于不断发展上升的过程之中,而_是计划和设计活动的中心。10、课程目标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表述:一是从教师的教育出发;二是_。填空题答案:1编排组合平衡2课程目标轴心3学期计划4具有指向性的计划框架可操作的教育教学活动 5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 6教师的引导和组织 7幼儿教育活动教师8设计准备实施 9幼儿教育目标课程标准10确定目

11、标page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幼儿园课程的特点。2、简述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要途径。简答题答案:1【答案要点】幼儿园课程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幼儿园课程融合于一日生活之中。(2)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3)幼儿园课程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2【答案要点】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要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专门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2)学习环境。(3)日常活动与生活。(4)家园合作。3【答案要点】幼儿园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之间的联系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1)课程目标规定了内容的范围与要求幼儿园课程的内容是依据课程目标来选择和确定的。幼儿园课程目标反映了社会对幼儿发展的

12、期望,也反映了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及规律、特点,因此,幼儿课程的内容必须适合幼儿的学习,同时还要有利于他们朝着社会的期望发展。课程目标规定着内容的范围。幼儿园要遵照目标所包含的几方面发展要求,来确定内容的范围,选择对幼儿发展具有永恒价值的内容,既使他们终身受用,同时又能满足当前的发展需要和实际生活需要。课程目标不仅规定着内容的范围,而且还规定着内容的深度。(2)课程内容是目标的体现与依托幼儿园课程内容是依据课程目标选择和确定的,它要体现目标的方向和要求。幼儿园课程目标重视的是幼儿的全面和谐地发展,重视幼儿身体、能力、情感态度的培养,因此,我们所选择的内容必须体现目标的实质要求。内容是为目标服务的

13、,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在内容的选择上就会偏离目标的方向和要求,出现重知识,轻能力。重智力,轻全面发展等现象。在选择学习内容时不能脱离目标的指引,只从结果考虑而采取短期行为,将误导幼儿的发展方向。总之,课程目标的实现不能没有内容,内容是目标的依托,没有内容就谈不上教育,没有内容,目标便被架空,根本无从实现。4【答案要点】(1)角色扮演训练是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减少消极社会行为的有力手段。角色扮演训练可以大大提高儿童在特设情景下的助人行为与日常行为中亲社会行为的人次,并且提高儿童的助人动机,儿童的消极社会行为人次也有显著下降,证明了角色扮演确为有效的训练手法。(2)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与兴趣。角色扮演

14、训练的内容直接取材于儿童的日常生活,反映了儿童的行为特点。教师可以讲一些日常发生在小朋友身边的事,让儿童进行角色扮演。这些内容对他们具有一种亲切感,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角色扮演训练的内容既取材于儿童生活,又是对生活事件的提炼。角色扮演训练以表演的形式出现,符合了儿童活泼好模仿的特点。这一训练既有语言,也有面部表情,还有鲜明的动作性,这符合了儿童思维形象具体的特点,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从而调动儿童的主动性、积极性。(3)角色扮演训练与表演游戏是截然不同的。表演游戏是“少数几个人表演给大家看”的单向输出活动,而角色扮演训练是由全班儿童共同参与的交流活动,每个儿童均担任角色,都可以体会在各种情景中不同角色的各种情感、思想与行为表现。(4)角色扮演注重对他人内心世界的分析,促进儿童角色承担能力的提高。行为与认识的结合是角色扮演训练的重要特色。因此,它不仅提高了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人次,也同样提高了行为的动机水平考试吧:www.kao8.cc一个神奇的考试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