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作业的安全知识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1251163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冲压作业的安全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冲压作业的安全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冲压作业的安全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冲压作业的安全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冲压作业的安全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冲压作业的安全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压作业的安全知识(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者:jjookkinggfonng 提提交日期期:20007-11-7 115:112:000 冲压压作业中中的危险险性识别别(上)黎竹勋 冲压作业具有较大危险性和事故多发性的特点,且事故所造成的伤害一般都较为严重,所以相当一部分冲压作业人员在生产中心存畏惧,心理负担较重,对作业安全有很大影响。 冲压作业中的主要危险根据发生事故的原因分析,冲压作业中的危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设备结构具有的危险相当一部分冲压设备采用的是刚性离合器。这是利用凸轮机构使离合器接合或脱开,一旦接合运行,就一定要完成一个全环,才会停止,假如在此循环中手不能及时从模具中抽出,就必然会发生伤手事故。 2带病运行使用带

2、病运行的设备极易发生事故。 3动作失控设备在运行中还会受到经常性的强烈冲击和震动,使一些零部件变形、磨损以至碎裂,引起设备动作失控而发生危险的连冲或事故。 4开关失灵设备的开关控制系统由于人为或外界因素引起的误动作。 5机械性伤害设备的转动、传动部位可能造成机械性伤害事故。 6模具的危险模具担负着使工件加工成型的主要功能,是整个系统能量的集中释放部位。由于模具设计不合理,或有缺陷,没有考虑到作业人员在使用时的安全,在操作时手就要直接或经常性地伸进模具才能完成作业,就增加了受伤的可能。有缺陷的模具则可能因磨损、变形或损坏等原因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发生意外而导致事故。 7作业环境的危险作业环境中的危险

3、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从导致冲压事故的可能来看,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布局不合理。一般冲压车间的设备布局应按产品的工艺流程布置,但实际上有些冲压车间是将设备按类型排列的,这样就使工件和原材料在车间重复周转,造成生产场地拥挤,安全通道和设备间隔被占,作业空间缩小,作业者操作受到妨碍。另外一种情况是设备排列过于拥挤,作业人员互相影响和干扰,以致操作失误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2)工位器具和材料摆放无序。造成此种情况可能是上述场地拥挤、混乱所致,也可能作业者人为的原因。在此情况下作业的人员的操作动作无规则,更难以达到标准化要求,由此可能手脚配合失调而出现操作失误和其他意外。 (3)机台附近物品堆放

4、过多、过乱。由于工件和材料不能及时转送,废料不及时清理,可能使物品堆放过多而倒塌,以致碰触开关而使冲床误动作。 (4)座位不稳,高度不当。这会使作业人员操作时动作勉强,重心不稳,从而易于疲劳或身体失衡发生意外。此外,车间里的震动和噪声、作业信号及其他工种的作业干扰等,对冲压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都有明显的影响,都具有引发冲压事故的危险。 8作业行为的危险 (1)不安全行为。具体表现为:操作准备不充分、操作方法不当、作业位置不安全、操作姿势不正确、动作不协调、工具和防护用品使用不当等。 (2)不良的生理、心理状态和性格特点。不良的生理状态直接表现为生理缺陷,如视力、听力不佳及其他功能失常等都会使作业

5、者在工作中判断失误或动作失调。不良的心理状态则表现为心理疲劳,情绪不稳,作业者可能因此而产生一些下意识行为和动作失误,也可能出现明知故犯、违章作业等非理智行为,还会使作业者表现出责任心不强、心理紧张、精力不集中。不良的性格特点,则无论是马虎愚钝还是急躁轻浮,其表现在作业行为上都有一定的危险性。 摘自2002.07.23中国安全生产报冲压作业中的危险性识别(下)黎竹勋 一、作业危险与事故风险由于各种作业危险性的客观存在,人们对冲压作业产生畏惧心理是必然的。然而这些危险是否都必然会转化为伤害事故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一般来说,上述危险只是冲压作业系统中潜在的事故源,它们并不可能都转化为事故,只有在

6、一定的条件下危险才会变为事故。而危险向事故转化的可能性与系统的安全性(安全措施)有关。我们将这种可能性叫做系统的事故风险,则它与系统潜在危险成正比,但与系统所采取的安全措施成反比,即:风险潜在危险/安全措施在一定条件下,风险可以进行量化计算:风险(事故损失/单位时间)事故概率损害大小。式中,事故概率事故起数/单位时间;损害大小:损害量/单位事故可以看出,当事故概率为零或没有损害时,系统的事故风险为零。由此我们可以认为,系统的高危险性并不一定意味着事故的必然性。当客观条件使得系统的危险性具有转变为事故的可能时,我们就说这个系统具有一定的风险。就同一冲压作业系统而言,其本身所具有的风险,对有的人来

7、说可以永远不会转化为事故;而对另一些人而言,危险则会使他们付出血的代价。这是因为前者对系统有着充分的了解,能识别出并能有效地控制住系统的危险性,且始终遵循安全第一、质量第二、生产第三的冲压作业原则,可以保持长时期安全生产而不出事故。而后者则往往不安心本岗位生产,作业时不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对系统没有深入的了解,更不能识别和控制系统中的潜在危险,可能上岗不久就会发生事故。 二、危险源的标识管理如何提高作业人员对危险的识别能力呢?除了对他们进行经常性的和专门的冲压安全技术培训以提高安全技术水平外,较容易做到的工作就是对冲压作业系统中的危险源进行标识管理。一般标识工作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车间

8、标识:对于集中作业的冲压车间应进行专门的安全管理,车间要有明显的安全警语和安全标志牌,并制订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这些规章制度力求简明扼要,用醒目文字展示于车间合适的地方。 2区域标识:按国家有关标准要求,车间通道和作业场所应以区域线分开。车间通道用白色粗线按标准要求划出,划出的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得任意挤占。作业场所用黄色区域线划出,范围应以作业点为中心,以操作空间大小为基准,划出合适的作业区域。 3设备标识:冲压设备形式多样,一般可从其吨位大小、运行速度、综合安全性能考虑进行分类挂牌标识。分类办法可采用ABC分类管理方法,对综合危险性较大的设备挂红色A牌,次之挂蓝色B牌,一船不易

9、发生事故的设备挂绿色C牌,并让职工了解三种牌子的含义,使职工一上岗就可看出设备的危险性。 4模具标识:可按国家标准要求,对使用的模具分明涂红、黄、蓝、绿色。对无防护装置而手又经常要伸入模具间的危险模具涂以红色;一般模具涂黄色;已附有防护装置或可用辅助送料工具的模具涂蓝色;安全模具涂绿色。为方便模具管理和易于识别,色标应涂在下模底和正前方。 5工艺标识:根据有关工艺制定标准规定,冲压作业工艺制定应考虑到职工操作时的安全。对工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要编写相应的工艺措施,并在工艺卡上标出。但目前不少冲压加工工艺人员没有做到这一点,某些不合理的危险工艺也是导致事故的原因。因此,在制定加工工艺时,必须

10、对所用设备和模具以及所用材料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限于条件必须要采取一些危险的工艺步骤时,必须要在工艺文件上突出标明其危险,并对所采取的安全措施作出具体要求。 摘自2002.07.25中国安全生产报冲压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上)黎竹勋 冲压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范围很广,它包括改进冲压作业方式,改革冲模结构,实现机械化自动化,设置模具和设备的防护装置等。实践证明,采用复合模、多工位连续模代替单工序的危险模,或者在模具上设置机械进出料机构,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等都能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方便操作、保证安全的目的,这是冲压技术的发展方向,也是实现冲压安全保护的根本途径。下面分别介绍各种形式

11、的安全防护措施。 一、手用安全工具(一)手用安全工具种类目前,使用的安全工具一般根据本企业的作业特点自行设计制造,主要有弹性夹钳、专用夹钳(卡钳)、磁性吸盘和气动夹盘等。 (二)手用安全工具的使用注意事项 1手用安全工具一般用于小型制件的加工,广泛用于开式压机上,使用手用安全工具要求实行单次行程操作,工具的长度要适当,禁止手持部位进入模具的危险位置。 2开式压机上虽已设置保护装置,但单件送料应尽量坚持使用工具,防止保护失灵造成事故。 3手用工具应尽量采用轻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造,以防止操作失误时造成模具或设备损坏。 二、模具防护措施(一)模具防护罩(板)设置模具防护罩(板)是实行安全区操作的一种

12、措施,模具防护的形式较多,简介如下: 1固定在下模的防护板。坯料从正面防护板下方的条缝中送入,防止送料不当时将手伸入模内。 2固定在凹模上的防护栅栏。使用栅栏时,其横缝必须竖直开设,以增加操作者的可见度和减轻视力疲劳。 3折叠式凸模防护罩。在滑块处于上死点时,环形叠片与下模之间仅留出可供坯料进出的间隙,滑块下行时,防护罩轻压在坯料上面,并使环片依次折叠起来。 4锥形弹簧构成的模具防护罩。在自由状态下弹簧相邻两圈的间隙不大于8毫米,这样既封闭了危险区,又避免了弹簧压伤手指的危险。 (二)模具结构的改进在不影响模具强度和制件质量的情况下,可将原有的各种手工送料的单工序模具加以改进,以提高安全性。具

13、体措施如下: 1将模具上模板的正面改成斜面。 2在卸料板与凸模之间做成凹槽或斜面。 3导板在刚性卸料板与凸模固定板之间保持足够的间隙,一般不小于15毫米到20毫米。 4在不影响定位要求时,将挡料销布置在模具的一侧。 5单面冲裁时,尽量将凸模的凸起部分和平衡挡块安排在模具的后面或侧面。 6在装有活动挡料销和固定卸料板的大型模具上,用凸轮或斜面机械控制挡料销的位置。 (三)模具上设置进出料机构为了改善冲压作业的操作条件,通常在一些中小型且形状简单的模具上增设简单的进出料装置。 1简易手工送料装置冲制碗形零件类采用的手工简易送料装置。操作时,只要用手推动坯料,使坯料沿着导板滑入凹模,达到送科目的。

14、2机械送料装置 (1)活动模。操作时将冲制零件装入凹模(此时凹模位置在凸模的外侧)踩动脚踏开关时,先由气缸的活塞杆把凹模拉入凸模下方,接着凸模下降,即行冲制。放开开关,冲头回程,凹模立刻由活塞杆推出,取下冲制件,如此重复操作。 (2)杠杆式送料装置,在模具前设置储料槽(斗)利用滑块动力将坯件送进模内。这类装置机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厚度大于15毫米以上的平整、无毛刺的坯件。 3机械出料装置 (1)滑板式出料装置。自由状态时,由拉簧将机构控制在停止位置,当凸模下移时,固定在凸模上的触杆随之一起向下,并压动曲柄,使其逆时针回转,从而使接料斗向右移动,离开凸模工作位置,滑块回程上升至终点时,退料机

15、械复位。 (2)气动推杆式出件装置。它适用于大中型拉延件。 (3)弹击出件装置。滑决在下死点时,由楔铁压缩推板端部的弹簧,滑块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楔铁脱离滑板。在弹簧力的突然作用下迅速移动,将冲制件弹出。弹料装置用于各种拿取不便制件。机械进出料装置结构简单,动作准确,操作方便,保障安全,还能提高产量,应推广使用。 摘自2002.08.01中国安全生产报冲压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中)黎竹勋 冲压设备的防护装置冲压设备的防护装置形式较多,按结构分为机械式、按钮式、光电式、感应式等。这里重点介绍光电式保护装置。光电式保护装置按光源不同可分为红外光电保护装置和白灼光电保护装置。下面主要以红外光电保护装置为例加以介绍。 一、组成红外光电保护装置由发光器、受光器、同步发讯开关和控制器四个部分组成。发光器和受光器可由若干组相同的透镜聚焦机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