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研1111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1250905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研111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研111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研111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研111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研111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研11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研11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研究第一阶段总结 2014年1月,经学校研究和上饶市教研室的同意,我们申报上饶市级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估算研究,经过第一阶段共同学习研究,在理论学习和课堂实践上已经取得了一些点滴的阶段性成果。现将这一阶段的学习研究工作总结如下一、理论学习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1.教育观念的更新 对估算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给课题组老师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思想理论,教师通过学习和操作以及平时的相互切磋和教研活动的评课等,引发自我和相互之间的思想撞击,促使教师观念吐故纳新。加速了教学改革的进程,贯彻了新课标的思想,推进了素质教育的深入,对教师的教育教学产生了积影响极。课题的研究与实施的基础是对理论的学

2、习,最终目的是教师整体教育教学理念的综合提升。2.教学业务能力的提高 在实验期的几个月里,课题组教师都围绕如何提高学生估算意识与能力的主题进行研讨,在实验中不断总结,完善方案,无论平时上课或者每学期组内教研课还是公开课,大家都关注任课教师在课上如何有效开展计算教学,使课题有了共同话题,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在实施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教师积极参加各类评课选优活动,多次承担公开课任务,受到了听课者的一致好评。真正体现到科研促教研。教师们都认识到: 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小学生思维,生理发展规律,以激发学生内在的动机为核心的学习习惯培养,有利于学生终生。 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

3、学。把提高学生数学估算能力于学生学习活动各个阶段成为教育教学核心,对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和学习行为素质有机的结合,有利于学生学习惯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符合当今人材素质要求3.理论水平有明显的提高 教师自觉学习理论书籍,善于总结,敢于反思,笔耕不辍,课题组教师撰写了大量关于数学估算教学的读书笔记和反思,有关估算教学的论文和教学案例,并共同研究了许多估算教学教案。结合教学实践所撰写的论文。二、学生的数学估算教学现状调查、观察、分析。 1、调查:调查研究法:在实验开始前,对学生估算能力,通过问卷进行前期调查,摸清学生已有的估算基础,在过程中实施过程调查,在做题前进行效果调查,采用谈话,问卷,实地检测等

4、形式,了解学生现有状况及家长反馈的信息,以便对方案的实施提供依据并进行动态调整。从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两个班的教学现状都不容乐观,都对估算缺乏兴趣,而对于“独立探究、小组合作”这种教学形式是非常受欢迎的,这就表明,学生渴望在一种自由、宽松、平等而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对知识的探究与相互交流。 2、课堂观察:学生的数学学习主要在课堂上,课堂40分钟是教师与学生的近距离接触,最能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学生的每一个回答,每一次小组合作都是评价学生的好时机。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观察是全方位的,不仅关注知识的学习掌握情况,技能技巧的熟练程度,还应关注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小组内

5、发表意见的情况,倾听同学发言的情况。总之,对于学生的一言一行都要牢记在心,并有选择地给予即时评价。好的表扬鼓励,不对的给予指导与矫正。应该说,课堂观察是评价的主要方面。 3、分析:结合我们实际教学的调查、观察发现,我们认真分析了学生估算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生估算意义不明,没有真正掌握估算方法。经调查,有部分同学在估算时的错误是由于不明算理,没有真正掌握估算的算法造成的。比如多位数的除法,有的学生很好的估计被除数与除数。 (2)教师轻视估算,不能正确看待估算。由教学上都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逻 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忽视估算能力的培养,觉得现在出现了高科技,能用电脑、计算器计算,学

6、生只要会算就可以了,产生观念上的偏差,应让学生明算理、知算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估算能力。虽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但现实教学中,很多老师只是教材上有估算才教估算,遇到估算题时才让学生进行估算。对估算的认识不到位,为“估算”而“估算”,把估算看做是求近似数,估算脱离实际,起不到它的作用,无实际意义。 (3)课堂教学重视了算法多样化,而忽略了算法最优化。由于新课程强调“算法多样化”,那么很多老师一直重视“算法多样化”,从而不注意算法的最优化,导致学生不能正确选择最合适方便的方法。 (4)学生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估算习惯。学生的估算方

7、法不够合理、灵活,到了小学中段,计算的方法应灵活多样,从多种解法中选择合理的算法,达到算法最优化,而实际上学生的估算意识不强,一道计算题如果没有要求估便,能不能根据具体算式的特点去主动选择最佳的解题方法进行计算。三、研究的困惑 经过课题研究,我们在普通的课题研究领域,面对现实的研究课题,不断探索,不断思考,有行动的快乐,有实践的收获,有思考的喜悦,但也有许多的不足和困惑。 (一)课题研究的是具体、实在的问题,每一位课题组教师都有着愿干、肯干的精神,在努力探索着、实践着、总结着,但很难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目前还是立足于课堂和学生的研究,处于实践研究阶段,尚未能概括出系统的操作模式和方法。我们需

8、要有专家对我们作进一步的引领和概括,使得研究成果显性化,便于总结推广。 (二)我们需要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教材教法,了解整套教材估算教学的编排体系与意图,做到更深层面的“心中有数”。在理论水平上,教师的素质也需要进一步提升,这样才能保证课题研究的深入。 (三)该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估算习惯,以及如何发挥家庭教育对提高学生估算能力的积极作用,这两块研究内容该如何具体地开展研究活动是我们下阶段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四、下阶段研究计划及确保最终成果的主要措施 下阶段,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认真学习,深入思考,关注全省估算教学的最新成果,针对课题中出现的问题展开研讨。要深入课堂探讨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提

9、高学生估算能力的有效策略,每一次的课题研究活动都要认真总结和反思,并随时作出适当的调整,让教师研有所得,让学生学有所获。要鼓励、组织课题组教师积极撰写与课题相关的论文,及时投稿,争取进一步扩大课题影响。另外,要加强家校联系,积极发挥家庭教育的特殊作用,形成良好的互助机制。主要措施: 1、聘请专家和专业研究人员来学校指导、做讲座、对实验教师进行研究成果的总结和表述方面的培训。 2、加强组织管理,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保证每项工作有专人负责,提高效率,讲求质量。 3、加强过程管理,保障研究过程中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 4、听取各方面对实验成效的反馈意见,以便准确地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 研究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领导、专家予以阶段性指导,使课题能顺利发展,使我们的学生、老师和学校得到最大的收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