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范本(六篇)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1250885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范本(六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范本(六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范本(六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范本(六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范本(六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范本(六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范本(六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范本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观察树叶。能述说树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2、掌握树叶贴画的基本方法。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4、激发幼儿喜欢画、愿意的画的活动兴趣。教学难点1.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2.能够完成树叶贴画作品。活动准备1、发动幼儿家长与其幼儿利用秋游、爬山、散步等活动,采集和捡拾各种大小不一,形状和颜色各异的树叶若干。老师把收集到的树叶进行压平、晾干处理后,分成四类(制作金鱼类、制作葡萄类、制作鸭子类、制作孔雀开屏类)树叶材料。2、秋天落叶飘落图一张,树叶贴画成品图两张。3、白纸、剪刀、乳胶各4;几种彩色卡纸若干。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老师:小朋友,大家知道现在是什

2、么季节吗?(秋季)出示秋天落叶飘落图,让幼儿观察落叶的情景,感受秋天的独特风景。老师:叶子宝宝纷纷地离开了妈妈,它们随着秋风飘落下来。一群群孩子把这些可爱的树叶捡起来,带回了家。你们知道把叶子宝宝带回家能做什么吗?(幼儿由发言、表述)二、欣赏树叶贴画作品老师:老师跟小朋友们一样,非常喜欢秋天的叶子宝宝,因此就把它们收集起来,根据叶子的形状和颜色,加上一些修剪工作之后,把它摆一摆,拼一拼,贴一贴,贴成美丽有趣的图画。你们想看吗?出示树叶贴画作品(金鱼帖画和葡萄帖画)问:我们来看看,叶子变成了什么?(金鱼和葡萄)这样用树叶贴出来的画叫做树叶贴画,你们想不想也用树叶贴画呢?(想)三、认识几种常见的树

3、叶。出示枫叶。请幼儿观察它的特征。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叶子?(枫树叶)老师:枫树叶是怎么样的?谁来说说?引导幼儿说出枫叶有红的,有黄的,像鸭子的小脚丫一样可爱。出示柳叶。请幼儿说说它的特征。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叶子?(柳叶)老师:柳叶又是怎么样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柳叶有绿色的,也有黄色的,细细的薄薄的真好看。用上述同样的方法让幼儿了解大叶榕树叶、小叶榕树叶、葡萄叶等外形特征。老师小结:这些叶子宝宝都是小朋友和爸爸妈妈所收集到的,经过处理后,我们可以把叶子贴成一幅幅有趣的画来。小朋友们能做到吗?四、分组制作树叶贴画。1、老师演示小鸭子的制作过程:用黄色大叶榕树叶做鸭子身子,叶梗做鸭子的长腿,红色枫

4、叶做鸭子的小脚丫,小叶榕树叶做鸭子的头部,剪些彩色卡纸做眼睛,这样一幅生动的树叶贴画就做成了。2、将幼儿分成四个小组,_个小朋友为一组。每组小朋友根据老师给的树叶材料来共同完成四种不同的贴画作品(金鱼贴画、葡萄贴画、鸭子贴画、孔雀开屏帖画)。老师巡视指导。五、总结今天,小朋友通过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了树叶贴画作品,你们觉得漂亮吗?其实,美就在身边。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像树叶一样的自然材料,如布头,瓜子,蛋壳等,只要我们能像今天这样多观察、多动脑、多动手,将它们拼一拼,剪一剪,贴一贴就一定能做出美妙有趣的东西来。中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范本(二)设计思路偶尔读到大米是怎么来的这本图画书,书中用浅显易懂的文

5、字和画面介绍了大米的“诞生”过程,于是我把图画书推荐给了大班幼儿。在阅读过程中,幼儿对农民种大米的情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我找来相关视频给幼儿看时,他们更是忍不住手舞足蹈,模仿起视频中农民欢快劳动的场面。由此,我想到设计一个舞蹈活动,让幼儿充分表现,进一步体验、感受农民种大米时的心情。根据图画书的内容和舞蹈表现的需要,我选择了作曲家俞逊发创作的经典乐曲扬鞭催马运粮忙,以农民种大米过程中的心情为线索,对乐曲进行了剪辑。第一段乐曲热情欢快:表现农民播种时的快乐、期盼:第二段乐曲悠扬舒缓:表现农民劳作过程中的辛苦:第三段乐曲热情奔放:表现农民收获时的喜悦。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主要设计了回忆一欣

6、赏一想象一表现这几个环节,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农民种大米的心情,发现舞蹈创编的方法。活动目标1.回忆故事内容,进一步了解“大米是怎么来的”,乐意伴随着变化的乐曲用肢体动作来表现种大米的过程,体验农民的心情。2.发现创编舞蹈的简单方法,感受用舞蹈动作表现快乐。活动准备1.幼儿经验准备:(1)幼儿已经阅读过图画书大米是怎么来的,已通过视频等形式初步了解种大米的过程。(2)幼儿会用动作表现心情或感受等。2.教学材料准备:(1)将图画书中的主要画面制作成PPT。(2)剪辑音乐扬鞭催马运粮忙。(3)幼儿装扮用的头巾、毛巾等若干。活动过程一、回忆故事,梳理过程1.这几天你们读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什么

7、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大米是怎么来的种大米的过程中农民做了哪些事情,他们的心情怎么样【设计意图:此环节要求幼儿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回答:农民做了哪些事情农民的心情是怎么样的通过幼儿的回答,教师一方面可以了解幼儿对大米种植过程的熟悉程度,便于梳理提炼;另一方面也为后续的舞蹈表现做了情感铺垫。】3.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用PPT回应,播放农民劳作的过程:播种一培植一收获。4.小结:每年春天农民都会满怀希望地去播种,经过很长一段时间辛苦地培植,他们要施肥、喷洒农药、拔草,到了秋天就会迎来丰收。在这个过程中农民辛勤地劳作,有苦也有甜。【设计意图:此环节看似只是回忆导入,但实质是培养大班幼儿的倾听、表达、

8、梳理、提炼等能力。在幼儿回忆后教师播放PPT,呈现图画书中的主要画面,更好地帮助幼儿梳理、提炼,进一步理解大米“诞生”的过程,为后面欣赏音乐与舞蹈表现打下基础。】二、欣赏乐曲,想象表现1.欣赏乐曲,激发想象。(1)第一遍欣赏:感受乐曲的变化。能不能用舞蹈动作把农民种大米的过程表现出来呢跳舞需要用什么伴奏呢(音乐)这是一首什么样的乐曲,听上有什么感觉乐曲有什么变化,在不一样的乐曲声中农民分别会做什么(幼儿倾听乐曲时,教师结合乐曲的节奏以肢体动作来提示和帮助幼儿发现乐曲的变化,加深幼儿对乐曲的感受和想象。)小结:这段乐曲是有变化的,有快有慢,大家都觉得这段乐曲适合用来表演这个舞蹈。第一段热情欢快,

9、适合表演农民充满期盼地播种和插秧时的愉快心情;第二段乐曲悠扬舒缓,适合表演农民辛勤劳作的场面,辛苦地施肥、喷洒农药、拔草:第三段乐曲热情奔放,适合表演农民迎接丰收的快乐心情。【设计意图:第一遍欣赏乐曲只要求幼儿能感受音乐节奏的变化和旋律所表达的情绪,听出乐曲有三段,乐曲有变化,并尝试想象将乐曲与不同的劳作场面进行相应的匹配。】(2)第二遍欣赏:借助画面帮助想象。(播放PPT)听一听、看一看、想一想,每一段乐曲中农民分别会做什么他们会是怎么样的心情你打算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现要求:边听边想,可以用各种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感受。(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动作创编的情况,并提示幼儿进一步倾听乐曲的变化。)【

10、设计意图:第二遍欣赏增加播放PPT,根据乐曲的变化,PPT播放与之相匹配的场景,让幼儿视觉与听觉相结合,为他们充分发挥想象搭建阶梯。】_分段创编,探索方法。(1)师生共同创编第一段(互动要点:用优美的肢体动作表现农民的劳作,比较舞蹈动作与平时所做的动作的区别)。提问:你们能用舞蹈动作来表现播种、插秧吗幼儿尝试听音乐,用肢体动作表现播种、插秧,教师在一旁观察、提示。教师请动作舒展、优美的幼儿在集体面前演示,大家一起寻找他们的优点。小结:可以把生活中和想象中的动作做得舒展一点、优美一点。(做“播种”这个动作时可以提示幼儿发现:把生活中的动作做得舒展一点、优美一点:做“插秧”这个动作时可以提示幼儿从

11、同伴的表现中发现舞蹈动作要合着音乐才会更美。)(2)师生共同创编第二段(互动要点:探索动作和乐曲协调一致的表现方法)。提问:第二段乐曲可以表现农民在干什么他们做了哪些事幼儿轮流尝试表现:施肥、喷洒农药、拔草。(为了提升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三个动作用不同的方式出珊,如请个别幼儿表现,其余幼儿猜猜表现的是什么动作:全体幼儿共同表现及师生对比表现等。在做完三个动作后再引导幼儿体验农民的辛苦,用擦汗、敲背等动作来表现。)提问:怎么记住这么多的动作呢记住了又怎么编进这么长的一段乐曲里呢小结:编舞蹈时如果有很多动作,可以先想一想动作的顺序,如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接着干什么,最后干什么。再根据乐曲的长短决定

12、每个动作是否要重复,这样就能顺利地合上音乐了。【设计意图:第二段乐曲相对较长,动作也比较多,在幼儿共同编完四个动作并达成共识后,如何将动作连起来并合进音乐里是对幼儿新的挑战。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幼儿共同努力解决问题,体验成功,从而自然地掌握创编舞蹈的小窍门。】(3)师生共同创编第三段(互动要点:寻找用舞蹈表现快乐的方法)。提问:第三段乐曲可以表现什么收获时人们的心情怎么样很开心可以怎么样表现小结:可以用快乐的表情、快乐的动作、快乐的舞步来表现开心、收获的喜悦心情。幼儿尝试运用自己想到的方法来表现。【设计意图:在分段创编的环节中,每一段的创编都应该有侧重点,跟前两段乐曲相比,这一段乐曲只要求幼儿表

13、现出快乐的样子,体现了教学的详略,使活动轻松、不拖沓,但在过程中对舞蹈表现的方法还是要梳理和提炼的。】三、装扮表现,体验快乐1.教师合着乐曲完整表演舞蹈,幼儿发现教师表演的精彩点。(1)提问:我表演得怎么样哪里比较好,为什么(2)小结:我在表演前都会想,用哪些动作来表现农民的劳作过程;一边表演一边记,即记住动作的顺序;一边表演一边听,听乐曲的变化。我把自己当成是一个农民,体验着农民种大米时的心情,并用表情来告诉大家。2.幼儿戴上头巾(女孩)或毛巾(男孩),合着乐曲再次表演,体验表演的快乐。【设计意图:教师的表现是对幼儿所发现的创编方法的一个运用与梳理,并在此基础上给予进一步的提升,如表情、动作

14、连贯等。最后再让幼儿装扮并进行完整的表演,可满足幼儿的需要,并真正意义上让幼儿体验成功与快乐。】中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范本(三)活动目标:1、初步认识深海里的各种怪鱼,大胆地发挥想象,具有初步的想象力。2、愿意动手绘画出自己想象中的怪鱼。3、体验与同伴一起探索的乐趣。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活动准备:海底世界(课件),各种各样的怪鱼卡片,彩色笔、白纸。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1、教师出示一条怪鱼,引发兴趣。2、引导幼儿说出这条怪鱼怪在哪里。二、交流讨论1、带领幼儿到海底世界寻找出各种各样的怪鱼。(观看课件)2、

15、幼儿自由找怪鱼并说出找到的怪鱼怪在哪?3、教师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怪鱼的外型特征。4、激发幼儿大胆想象,说出自己想象的怪鱼。三、大胆表现1、鼓励幼儿幼儿试着用笔绘画出自己想象的怪鱼。2、幼儿可以把自己想象中的怪鱼名称、告诉老师,一起把怪鱼画出来。四、体验成功1、找同伴或老师说说自己想象中的怪鱼。2、表扬大胆想象的幼儿。中班艺术领域活动方案范本(四)活动目标:1、学习用线描画方式绘画秋天的动物,再以油画棒形式勾画外轮廓并涂色。2、能表现出动物的主要特征,体验在纸盘上作画的乐趣。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活动准备:1、纸盘范画。2、人手一个纸盘、勾线笔、油画棒。活动过程:一、提问导入,引出主题。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啊?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农民们忙着收获。小动物们也都很忙碌呢?你们知道它们都在忙什么呢?你们都喜欢哪些动物啊?它们都长什么样呢?二、出示范例,教师讲解。师:小朋友看,这些小动物都是画在哪里的?是怎么画的呢?画好以后还要怎么样?(先用勾线笔在纸盘上画出自己喜爱的秋天的动物,然后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