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6-2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1249612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6-2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6-2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6-2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6-2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6-2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6-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6-2(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6-2( 总分: 38.00 ,做题时间: 90 分钟 )一、 B 单项选择题 /B( 总题数: 8,分数: 38.00)某单层工业厂房,设置有两台 Q=25/10t 的软钩桥式吊车, 吊车每侧有两个车轮, 轮距 4m,最大轮压标准值 Fmax=279.7kN,吊车横行小车重量标准值 g=73.5kN,吊 车轨道高度 hR=130mm。厂房柱距 12m,采用工字型截面的实腹式钢吊车梁,上翼 缘板的厚度 h Y=18mm,腹板厚 t W=12mm。沿吊车梁腹板平面作用的最大剪力为 V; 在吊车梁顶面作用有吊车轮压产生的移动集中荷载 P 和吊车安全走道上的均布 荷载 q。梁钢

2、材 Q235,质量等级另定。 (分数: 5.00 )(1). 当吊车为中级工作制时,试问,作用在每个车轮处的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 (kN) ,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 为接近 ?U /UA. 8.0B. 11.1C. 15.9D. 22.2(分数: 1.00 )A. B.C.D.解析: 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01)第条第 2款,对于软钩吊车,当额定起 重量为 16 50t 时,吊车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应取横行小车重量与额定起重量之和的10%,并乘以重力加速度。则作用在每个车轮处的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为:T=(259.8+73.5) 0.1/4=8.0kN 。(2). 假定吊车为

3、重级工作制时,试问,作用在每个车轮处的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 (kN) ,应与下列何项数值 最为接近 ?U /UA. 8.0B. 14.0C. 28.0D. 42.0(分数: 1.00 )A.B.C. D.解析: 解析 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 2003)第 条,计算重级工作制吊车梁 ( 或吊车桁 架) 及其制动结构的强度、稳定性以及连接 ( 吊车梁或吊车桁架、制动结构、柱相互间的连接 )的强度时,应 考虑由吊车摆动引起的横向水平力 ( 此水平力不与荷载规范规定的横向水平荷载同时考虑 ) ,作用于每个轮 压处的水平力标准值为:Hk=Pk,max=Fmax=0.1279.7=27.97

4、kN 8.0kN( 水平力 ) 。(3). 当吊车工作制为轻级、中级或重级时,吊车梁腹板上边缘局部压应力应分别为 U /U 。222A. 81.6N/mm2;81.6N/mm2;110.1N/mm2222B. 81.6N/mm2;85.7N/mm2;110.1N/mm2222C. 81.6N/mm2;85.7N/mm2;121.1N/mm2222D. 85.7N/mm2;85.7N/mm2;121.1N/mm2分数: 1.00 )A.B.C.D. 解析: 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 2001)第 条第 2款,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为 1.4 ;且该规范第 条规定,对动力系数,轻

5、、中级取 1.05 ,重级取 1.1 。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 2003)第 条,吊车梁腹板上边缘局部压应力的计算公式为:*式中, F为集中荷载; 为集中荷载增大系数,对重级工作制吊车梁, =1.35 ,对其他梁, =1.0;tW为腹板厚度; f 为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Z 为集中荷载在腹板计算高度上边缘的假定分布长度,且 l Z=a+5hV+2hR=50+518+2130=400mm。将数据代入公式,得吊车梁腹板上边缘局部压应力为:轻、中级: c=1.01.051.4279.710 3/12/400=85.7N/mm 2215N/mm2;重级: c=1.35 1.1 1.4

6、279.7 103/12/400=121.1N/mm 2215N/mm2。(4) .A. 平衡配筋梁的界限破坏B. 适筋梁破坏C. 少筋梁破坏D. 超筋梁破坏分数: 1.00 )A.B.C.D. 解析: 解析 *A. 13B. 16.5C. 20D. 20.7(分数: 1.00 )A.B.C. D.解析: 解析 * 某单层工业厂房,设置有两台 Q=25/10t 的软钩桥式吊车, 吊车每侧有两个车轮, 轮距 4m,最大轮压标准值 Pmax=279.7kN,吊车横行小车重量标准值 g=73.5kN,吊 车轨道的高度 hR=130mm。厂房柱距 12m,采用工字形截面的实腹式钢吊车梁,上 翼缘板的厚

7、度 hf =18mm,腹板厚度 t W=12mm。沿吊车梁腹板平面作用的最大剪力为 V,在吊车梁顶面作用有吊车轮压产生的移动集中荷载户和吊车安全走道上的均 布荷载 q。 (分数: 3.00 )(1) . 当吊车为中级工作制时,作用在每个车轮处的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最接近于 U /UkN 。A. 8.0B. 11.1C. 15.9D. 22.2(分数: 1.00 )A. B.C.D.解析: 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 2001)第 条,当采用软钩吊车,额定起吊重量为 16 50t 时,吊车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应取横行小车重量与额定起重量之和的10%,得: *(2) . 假定吊车为

8、重级工作制时,作用在每个车轮处的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最接近于 U /UkN 。A. 8.0B. 14.0C. 28.0D. 42.0(分数: 1.00 )A.B.C. D.解析: 解析 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03)第 条,每个车轮处的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 为: Hk=Pk,max=0.1279.728kN。 ( 对一般软钩吊车取 0.1)(3) . 当吊车为中级工作制时,在吊车最大轮压作用下,在腹板计算高度上边缘的局部压应力设计值最接近U /UN/mm 2。A. 85.7B. 61.2C. 50.4D. 48.2(分数: 1.00 )A. B.C.B. 解析: 解析 根据钢结构

9、设计规范 (GB 50017 2003)第 条和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 (GB 500092001)第 条、第 条条文说明及第 条,集中荷载在腹板计算高度上边缘的假定分 布长度为: z=a+5hy+2hR=50+518+2130=400mm, 集中荷载为: F=1.051.4279.710 3=411.210 3N, 则局部压应力设计值为:*式中, 为集中荷载增大系数;对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取 1.35 ,其他梁取 1.0。 如图所示,由预埋板和对称于力作用线配置的弯折锚筋与直锚筋共同承受剪力的 预埋件,已知承受的剪力 V=225kN,直锚筋直径 d= 14mm,共 4根,弯折钢筋与 预埋钢板板面间

10、的夹角 =30,直锚筋问的距离 b1和 b 均为 100mm,弯折钢筋 之间的距离 b2=100mm,构件的混凝土为 C30,钢板厚 t=10mm,直锚筋与弯折锚筋 均采用 HRB335钢筋,钢板为 Q235钢。(分数: 7.00 )(1) . 弯折锚筋的截面面积最接近于 U /Umm 2。A. 685B. 602C. 566D. 453(分数: 1.00 )A.B.C.D.解析: 解析 *(2).A. 529B. 552C. 566D. 648(分数: 1.00 )A. B.C.D.解析: 解析 *(3). 已知某条形基础底面宽 6=2.0mm,埋深 d=1.5m,荷载合力的偏心距 e=0.

11、05m。地基为粉质黏土,内聚 力 ck=10kPa,内摩擦角 k =20,地下水位距地表 1.0m,地下水位以上土的重度 =18kN/m3,地下水位以 下土的饱和重度 sat =19.5kN/m 3,则可计算得地基土的抗剪强度承载力设计值最接近于U /UkPaA. 98.2B. 116.7C. 135.9D. 152.3分数: 1.00 )A.B.C.D. 解析: 解析 *(4). 对方形斜腹杆塔架结构,当从结构构造和节省钢材方面综合考虑时,试问,下列何种截面型式的竖向 分肢杆件不宜选用 ?U /U (分数: 1.00)A.B.C.D. 解析: 解析 方形斜腹杆塔架结构的竖向分肢,要求在两个方

12、向截面惯性矩相近,这样的结构在两个方向 刚度接近并较节省钢材。由于热轧 H 型钢的截面两方向差异大,不宜选用。(5). 图示桁架,C点的竖向位移 cv 之值为1.00 )A.B.C.D. 解析:(6). 有吊车的单层单跨砖砌体排架厂房,已知H=8.5m,Hu=3.0m, I u=0.8810 10mm4,I l =4.80610 10mm4,设为刚弹性方案房屋。 当荷载组合不考虑吊车作用时, 变截面柱上段计算高度 Hu0 和变截面柱下段计算高度 Hl0 为下列何组数值 ?U /UA. 排架方向: Hu0=6m,Hl0 =10.2m 垂直排架方向: Hu0 =3.75m, Hl0 =8.5mB.

13、 排架方向: Hu0=7.5m,Hl0 =12.75m 垂直排架方向: Hu0=3.75m, Hl0 =8.5mC. 排架方向: Hu0=6m,Hl0 =12.7m 垂直排架方向: Hu0 =3.75m, Hl0 =10.58mD. 排架方向: Hu0=6m,Hl0 =8.22m 垂直排架方向: Hu0 =3.75m, Hl0 =6.85m(分数: 1.00 )A.B.C. D.解析: 解析 *(7). 下列关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观点不正确的是U /U。A. 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及连续梁,在满足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的条件下,均可考虑 内力重分布B.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在

14、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在弯矩设计值中次弯矩应 参与组合C. 当预应力作为荷载效应考虑时,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当预应力效应对结构有利时,预应力分 项系数取 1.0 ;不利时取 1.2D. 预应力框架主箍筋应沿柱全高加密分数: 1.00 )A. B.C.D.解析: 解析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第 条,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 及连续梁,在满足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的条件下,当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 3时,可考虑内力重分布,支座截面弯矩可按 10%调幅,并应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要求; 0.3 时,不考虑重分布。在一展览馆的楼面上,有一静止的展品及其墩座,其自重的标准值共为30kN;墩座经厚 50mm的垫层坐落在板跨为 3m(单向板 ) 、板厚为 150mm的钢筋混凝土楼 板上。该展品的四周无其他展品的展览区 ( 如图) 。(分数: 3.00 )(1) . 单向板上,由墩座和展品这一局部荷载在板中产生的最大弯矩Mmax最接近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