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教学案例(2)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1249463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6.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散步》教学案例(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散步》教学案例(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散步》教学案例(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散步》教学案例(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散步》教学案例(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步》教学案例(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案例 七年级语文散步教学案例教材分析:本文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清新优美的散文,以表现家庭亲情为主题。文章选择了三代同堂的一家人散步的小事来写。通过中年人,即“我”和妻子背母亲、儿子的小事,表现了一个重大的主题,即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的发扬光大。本文题材平凡,意蕴却极丰富,可使学生从中领悟怎样处理家人关系,才能使一家人和和美美。学生分析:学生通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而且乐于接受新课程标准的将学生作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可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中,创造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并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设计理念: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自主、合作、探究

2、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注重质疑问难,切磋学问,砥砺思想。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绪,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升审美情趣。 2.过程和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的使命感。教学方法:四步教学法:自由质疑讨论释疑审美鉴赏迁移使用。自主研读与合作探究并重,阅读与鉴赏共存,思维水平,口头表达水平,鉴赏水平同步提升。 读书指导教学法:把朗读贯穿

3、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指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美点寻踪法:尊重学生欣赏主体的地位,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品析鉴赏文章的美点,如结构美、含蓄美、情感美、语言美等。教师可适当点拨,但不可越俎代庖。 延伸拓展法:重个人体验,重真情表白,重情感共鸣,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协助学生成长。课前准备:1.学生:强调课文预习,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2.教师:准备课前说话训练的资料(尊老爱幼的故事),安排学生作准备。教学内容:1.整体感悟课文内容。 2. 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教学流程:师:同学们有散步的习惯吗?

4、其实,文章不一定非要写轰轰烈烈的大事,关键在于你开掘的角度,你对生活的感悟水平如何以及你赋予文章的情感。在一位成功作家的笔下,小事也能写出大意境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莫怀戚的一篇著名散文散步(板书课题散步)看看它的意境究竟大在哪里? 师:我们先来看一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检查生字词)。学生积极汇报预习成果。师:我给同学们配乐范读课文,请同学们体验作品的语感和情感。师:下面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要求做到准确、流利、有感情。教师用小黑板出示思考问题:1.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2. 概括介绍课文的内容。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积极讨论交流。学生踊跃发言:生1: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生2:祖孙三代人;生

5、3: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生4:慈祥的奶奶,孝顺的儿子、贤惠的儿媳、天真可爱的孙子。教师在同学表述的基础上,板书:成熟的生命、幼小的生命、衰老的生命。生1:三代人之间深沉的爱;生2:爱是桥梁,爱是纽带;生3:亲情、真情、责任感、使命感;生4:沉重的责任,自需背负;生5:互相爱护、尊重、体贴的一家人;教师顺势出示板书师:“我”和妻子是如何背着母亲、儿子走过那条小路的?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这段话的深刻含义。并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探讨一下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师:(极有人情味地读课文)我的母亲虽然高大,不过很瘦,自然并不算

6、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读得特慢),稳稳地(读得特稳),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师:你是怎样理解“慢慢地”、“稳稳地”这两个词的意境的?想好了你就说。生1:老师,我是这样想的:母亲年龄大,儿子年纪小,都怕摔,所以要“慢慢地”、“稳稳地”。师:不要给老师说,直接给大家说就行。生2:我是这样想的:“慢慢地”、“稳稳地”是为了让母亲、儿子尽情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生3:我是这样想的:我为了让母亲、儿子呼吸更多的新鲜空气,所以要“慢慢地”、“稳稳地”。生4:我孝敬母亲,是自己的一片孝心;妻子疼爱儿子,是一片爱心。如果飞快地背过去,好像

7、有厌烦的意味。生5:我也是这么想的。我想社会上所有的人都这样的话,世界将变成一个美好的人间。(学生争先恐后,大有一发不可收拾的气势。学生妙语连环,老师一副惋惜的表情)师:老师还想听听大家的精彩发言,先听老师唱两句歌吧。(老师重复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师:来,让我们一起唱两遍吧!(学生已陶醉在这美好的境界里)师:谁能举一个你身边的例子,说说人与人之间的友情、亲情、师生情、父子情、母子情等等。(学生发言异常活跃) 体验反思 教师总结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就是想让同学们懂得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这样才能使你的家庭稳定、幸福!同时也让我们珍爱亲情,珍爱生命!最后我们一起唱首歌,来感受这人间最美好的感情亲情。教师放歌曲常回家看看,学生齐唱。 教学反思散步是一篇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它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在这节课上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得到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自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给学生理解丰富的内涵提供了学习的广泛空间。引导学生品味揣摩语言,也增强了语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