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及日本政府的对策研究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1248416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77.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及日本政府的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及日本政府的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及日本政府的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及日本政府的对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及日本政府的对策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及日本政府的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及日本政府的对策研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及日本政府的对策研究2005级世界经济研究生 王伟摘 要日本是世界上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就迈入了老龄化社会,是亚洲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国家。30多年来,日本政府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过程中,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采取了多种应对措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本文分析了日本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论述了日本政府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措施,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全文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了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人口老龄化的衡量模式和日本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几个阶段,分析了日本老龄化问题的成

2、因及特点。 第二部分,重点探讨了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人口老龄化问题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是潜在的、全方位的并越来越深刻。该部分主要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日本劳动力供给、企业雇佣体制、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年龄人口负担、产业结构调整和内需主导型经济战略等五个方面的影响。第三部分,全面论述了日本政府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政策措施。面对来势凶猛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本政府积极采取如下政策措施:始终把理论准备放在首位;不断改革完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鼓励生育,延缓老龄化进程。上述政策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各种问题,促进了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第四部分,分析了日本

3、政府采取措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以来,各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效。第五部分,论述了中国对日本经验的吸收与借鉴。中日两国在人口老龄化问题上存在诸多相似之处,日本30多年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有益经验,对中国有借鉴意义。本文针对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建立科学完善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二是人口红利开发最大化;三是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四是加强对老龄化社会的前瞻性研究;五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关键词:日本,人口老龄化,影响目 录前 言1一、日本人口老龄化概况2(一)日本人口老龄化的历程与趋势2(二)日本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及特征41日本人口老龄化的原因42日本人口老龄化的特征5二、人

4、口老龄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7(一)对劳动力供给及企业雇佣体制的影响71劳动力供给减少、年龄老化72企业雇佣制度出现危机9(二)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91人口迅速老化,年金制度难以为继102国民健康保险的财政压力日益增大,医疗保险体制出现危机113加重护理保险的费用负担12(三)赡养人口增多,劳动年龄人口负担加重13(四)对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131年轻劳动力供给不足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142老年人的需求状况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14(五)对日本内需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15三、日本政府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措施17(一)未雨绸缪,理论先行17(二)不断改革完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181改革养老保险制度18

5、2改革医疗保险制度193改革护理保险制度20(三)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21(四)鼓励生育,延缓老龄化进程22四、日本人口老龄化对策的成效分析24(一)企业积极响应雇佣政策,老年就业率不断提高24(二)保障了国民生活25(三)人口政策作用不明显27五、启示与借鉴29(一)建立科学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29(二)人口红利开发最大化31(三)大力发展老龄产业32(四)加强对老龄化社会的前瞻性研究34(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34参考文献37后 记39前 言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是生产力提高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口发展的总趋势,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人口老龄化改变了劳动力与非

6、劳动力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这是人类社会人力资源结构的一个重大改变,必然带来经济资源配置关系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改变。因此,人口老龄化必然对社会经济产生多方面的深刻影响,如对劳动力就业、消费、产业结构、未来经济增长以及对一般社会经济状况和政策等都会产生重大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顺利实施,我国已于2000年成为人口老年型国家,再过15年左右,我国人口老龄化将进入高峰期。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水平应对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的老龄化问题,将是我国面临的一项严峻的挑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人口老龄化这一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我们必须未雨绸缪,认真对待。在所有老龄化国家中,本文选择日本作为

7、研究对象,其原因在于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日本是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对策取得一定成效的国家。1970年,日本继西欧之后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而今,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达20%。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也非常快,在老龄化进程中出现了出生率下降、老人赡养费用激增、家庭负担加重等现象,与日本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出现的现象有相似之处。所以,研究日本人口老龄化问题对中国有较强的针对性。日本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才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我国学术界对日本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成熟,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日本老人福利制度、年金制度等方面,将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社会经济、家庭以及产业结构等各个

8、方面的影响加以综合研究的论述,还比较少见。各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验都是人类的财富,可以相互吸收借鉴。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人口学、经济学的理论,搜集大量最新数据,论证了人口老龄化对日本劳动力供给及企业雇佣体制、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年龄人口负担、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日本内需型主导战略等方面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通过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使之减少或消除,从而得出了人口老龄化可以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结论。以此为基础,本文对我国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设想。 一、日本人口老龄化概况人口老龄化是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加大的过程。人口年龄类型有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三种

9、类型。1956年联合国发表的人口老龄化及其经济社会含义提出了划分人口年龄类型的标准,如表1-1所示。表1-1 联合国颁布的人口年龄类型划分标准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0-14岁少年儿童比重老少比(老年人口/少年儿童人口)年龄中位数4%以下40%及以上15%以下20岁以下4%-7%30%-40%15%-30%20-30岁7%及以上30%以下30%以上30岁及以上资料来源:熊必俊,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2002年出版,第12页。在表1-1所列的四种划分标准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是划分人口年龄类型最常用的一个指标。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到7%及以上的人口,属于老年型人口

10、;老年型人口的国家和地区称为老年型国家和地区。为适应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需要,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把60岁也作为老年人口起点年龄。因此,在划分人口类型时,也可使用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作标准,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及以上的人口,也属于老年型人口。这种老年型人口的国家和地区,同样称为老年型国家和地区。由于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增多和人口预期寿命延长,人们又将老年人口划分为低龄老年人口(65-69岁或60-69岁)、中龄老年人口(70-79岁)和高龄老年人口(80岁及以上)。用高龄人口在老年人口中所占比重来表明人口高龄化的程度。(一)日本人口

11、老龄化的历程与趋势根据日本内阁府2006年的老龄化年度报告,截止到2005年10月1日,日本总人口为1亿2770.8万人,其中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数为2560万人,占总人口的20.04%,75岁以上的中高龄人口数为1157万人,占65岁以上人口的45.2%,总人口的9.1%。分析日本老龄人口数量的变化可以发现,20世纪50、6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人口结构比较年轻。1950年,65岁以上人口总数为411.4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只为4.94%。伴随着经济起飞,日本的老龄人口数量迅速增加,其占总人口的比例也随之激增,只用20年左右的时间就步入了老龄化社会。1970年,65岁以上老龄人口总数

12、为733万人,1980年为1071.9万人,1990年为1522.1万人,2000年达2204.1万人,2005年进一步增至2539.2万人。35年内老龄人口数量翻了近两翻。另一方面,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1950年以前一直在5%左右浮动,但1950年以后迅速提升,1970年为7.1%,1990年上升到12.08%,2005年更是高达19.9%,平均5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位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人。(见表1-2)表1-2 1950-2050年日本老龄人口数量统计与预测年份总人口(千人)65岁及以上人口(千人)65岁及以上人口(%)年份总人口(千人)65岁及以上人口(千人) 65岁及以上人口(%)1

13、95019551960196519701975198019851990199520008320089276934199827510372011194011706012104912361112557012692641144748535061817331891210719125101522118392220414.945.325.736.297.077.929.1010.3012.0814.5617.3620052010201520202025203020352040204520501277081274731262661241071211361175801136021093381049601005

14、932539228735327723455934726347703514536332363963586319.922.526.027.828.729.630.933.234.735.7资料来源: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Population Statistics of Japan,2006年3月。从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趋势看,根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于2006年3月发表的报告,日本总人口数量在2006年达到峰值的1亿2774万人以后,将进入一个长期减少的过程,预计2013年将大致回落到2000年的人口水平,2050年将减少至1亿零50万人左右。然而,总人口中的老龄人口今后还会继续增

15、加,预计2013年将突破3000万人,2018年将达到3417万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1947-1949年生育高峰期诞生的人口将全部进入老龄期所致。而后,老龄人口数量还将缓慢上升,预计2050年将达到3586万人。届时,65岁以上老龄人口的比例将高达35.7%,即平均2.8个日本人当中就有一位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人。(二)日本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及特征1日本人口老龄化的原因从人口老龄化的直接表现来看,出现人口老龄化的原因主要有如下两点:一是人口出生率下降,使少年儿童的数量和比重减少,老年人口的数量和比重相对增加;二是人口死亡率下降,老年人平均寿命延长,使老年人口的比重增加,加速了人口老龄化。 日本人口出生率是从1920年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