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情绪和情感)-试卷2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1248389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情绪和情感)-试卷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情绪和情感)-试卷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情绪和情感)-试卷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情绪和情感)-试卷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情绪和情感)-试卷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情绪和情感)-试卷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情绪和情感)-试卷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情绪和情感)-试卷2(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9,分数:18.00)1. 简述情绪和情感的含义及其组成成分。(分数:2.00)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情感作为一种主观 体验,也是对现实的反映。情绪和情感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所反映的不是客 观事物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 情绪和情感是由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 醒三种成分组成的。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每种情绪都有不同的主观体验, 它们代表了人们不同的感受,构成了情

2、绪和情感的心理内容。情绪和情感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为表情。它 是在情绪和情感状态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生理唤醒 是指情绪和情感产生的生理反应。不同的情绪和情感的生理反应模式是不一样的,如满意、愉快时心跳节 律正常;恐惧或暴怒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呼吸频率增加甚至出现间歇或停顿;痛苦时血管容积缩小 等。)解析:2. 简述情绪和情感所具有的功能。(分数:2.00)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适应功能。情绪和情感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如动物遇到 危险时产生怕的呼救,就是动物求生的一种手段。情绪是人类早期赖以生存的手段。婴儿出生时,还不具

3、备独立的维持生存的能力,这时主要依赖情绪来传递信息,与成人进行交流,得到成人的抚养。在成人的 生活中,情绪直接反映着人们生存的状况,是人们心理活动的晴雨计,如通过愉快表示处境良好,通过痛 苦表示处境困难;人们还通过情绪和情感进行社会适应,如通过移情维护人际关系,通过察言观色了解对 方的情绪状况,以便采取适当的、相应的措施或对策,适应社会的需要,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2)动 机功能。情绪和情感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它能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 效率。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3)组织 功能。情绪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

4、程,有自己的发生机制和发生、发展过程。情绪的组织作用表现为积极情 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提高认知活动的效果。而消极 情绪如恐惧、痛苦等会对操作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消极情绪的激活水平,操作效果越差。情绪的组织功能 还表现在人的行为上,当人们处在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时,易注意事物美好的一面,其行为比较开放, 愿意接纳外界的事物。而当人们处在消极的情绪状态时,易失望、悲观,放弃自己的愿望,有时甚至产生 攻击性行为。 (4)信号功能。情绪和情感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情绪 的外部表现,即表情来实现的。表情是思想的信号,在许多场合,只

5、能通过表情来传递信息,如用微笑表 示赞赏,用点头表示默认等。表情也是言语交流的重要补充,如手势、语调等能使言语信息表达得更加明 确。从信息交流的发生上看,表情的交流比言语交流要早得多,如在前言语阶段,婴儿与成人相互交流的 唯一手段就是情绪,情绪的适应功能也正是通过信号交流作用来实现的。)解析:3. 简述情绪的脑中枢机制,并说明其在情绪产生中分别具有什么功能? (分数:2.00)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些研究表明,情绪是由大脑中的神经回路所控制的,它们整合加工情绪信息,产 生情绪行为。(1)前额皮层。通过对前额皮层(PFC)损伤病人的研究,比较左侧和右侧大脑损伤病人的心境, 发现左侧损伤后出现

6、抑郁症。左侧PFC损伤后抑郁症状加重的原因是,这一大脑区域参与积极情感加工, 损伤后导致体验积极情感的能力缺失,这是抑郁的一种标志性特征。对正常人的研究与损伤证据获得的结 果一致。总之,左PFC与趋近系统和积极情感有关,右PFC与消极情感和退缩有关。(2)下丘脑。下丘脑 位于第三脑室下部,视交叉后部,脑垂体上首。下丘脑与中枢神经系统有着广泛的神经联系,特别是与植 物性神经系统关系密切,而且直接控制着脑垂体及整个内分泌系统。下丘脑与情绪、动饥有密切关系。动 物实验证明,用微电极刺激动物的下丘脑腹内侧核,会引起动物强烈的情绪反应,产生明显的情绪性行为, 愤怒而凶猛地扑向实验者。还有心理学家用“自我

7、刺激”的方法证明下丘脑边缘系统中存在一个“快乐中 枢”。 (3)网状结构。网状结构对维持大脑皮层兴奋水平、保证人处于清醒状态有重要作用。同时网状结 构对情绪的激活也有重要影响。它靠近下丘脑部分,既是情绪表现下行系统中的中转站,又是上行警觉激 活系统的中转站。也有人推论,精神病患者的情绪障碍,可能是由网状激活系统的活动失常引起的。抑郁 症患者情绪低落、淡漠,对一切都无兴趣,内心体验极为贫乏,麻木不仁,甚至医生告诉他母亲去世了, 他也无动于衷;在行为表现上,抑郁症患者无面部表情,沉默不语,不吃、不喝、不动等。这些表现可能 和网状结构的机能减弱或破坏有关。 (4)边缘系统。研究发现,一些情绪受边缘系

8、统的调节和控制。边缘 系统是位于大脑半球到间脑并延伸到中脑的一个较大的、非均一的最原始的神经结构,包括丘脑、下丘脑、 海马和杏仁核。研究指出,杏仁核是恐惧反应的中枢。杏仁核损伤的病人不能识别恐惧的面部表情,也没 有恐惧表情。而且杏仁核损伤的病人对厌恶刺激无反应,双侧杏仁核损坏的病人加工消极情绪任务的能力 被损害,表明杏仁核对识别威胁或危险线索是重要的。海马在情绪中的作用近年来才开始研究。海马是大 脑中有很高葡萄糖皮质激素类受体密度的部位,在情绪调节中很重要。神经成像的研究表明,前部扣带回 在情绪反应中得到激活。在情绪单词的 Stroop 任务的反应中,观察到背侧前部扣带回的激活。在一项 PET

9、 研究中,发现焦虑症状的降低与腹侧扣带回降低的激活有关,心理症状的改进与背侧扣带回提高的激活有 关。) 解析:4. 简述詹姆斯一兰格理论,并做简要的评价。(分数:2.00)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分别于1884和 1885年提出了内容相同 的一种情绪理论,他们虽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后人称他们的理论为情绪的外周理 论,即詹姆斯一兰格情绪学说。 詹姆斯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在他看来,悲伤由哭泣引起,愤 怒由打斗而致。在詹姆斯的情绪理论中,情绪并非由外在刺激所引起,而是由身体上生理变化所引起。在 詹姆斯提出情绪理论后,兰格在 1885

10、 年提出类似的情绪理论。兰格认为,情绪是心脏活动和血管变化的结 果,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詹姆斯与兰格的理论尽管有所不同,但是其基本观点是相同的,即情绪 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这一理论看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直 接关系,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这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他们片面强调植物性神 经系统的作用,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作用,因而引起了很多争议。)解析:5. 简述坎农一巴德学说,并做简要的评价。(分数:2.00)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坎农对詹姆斯一兰格理论提出了三点疑问:第一,机体上的生理变化,在各种情绪 状态下,并无多大的

11、差异,因此根据生理变化很难分辨各种不同的情绪。第二,机体的生理变化受植物性 神经系统的支配,这种变化缓慢,不足以说明情绪瞬息变化的事实。第三,机体的某些生理变化可由药物 引起,但药物只能使生物状态激活,而不能产生某种情绪。坎农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由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 向上向下发出神经冲动,向上传至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 如血压增高、心跳加速、瞳孔放大、内分泌增多和肌肉紧张等,使个体生理进入应激准备状态。因此,坎 农认为,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它们都受丘

12、脑的控制。坎农的情绪学说得到巴德的支持和发 展,故后人称坎农的情绪理论为坎巴情绪学说。)解析:6. 简述阿诺德的“评定一兴奋”学说。(分数:2.00)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一理论是阿诺德在20 世纪50 年代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 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一评估一情绪。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阿诺德认为,情绪的产生 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她提出情绪产生的 理论模式是:作为引起情绪的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通过

13、内导神经上送至丘脑,在更换 神经元后,再送到大脑皮层,在大脑皮层上刺激情景得到评估,形成一种特殊的态度(如恐惧及逃跑、愤怒 及攻击等)。这种态度通过外导神经将皮层的冲动传至丘脑的交感神经,将兴奋发放到血管或内脏,所产生 的变化使其获得感觉。这种从外周来的反馈信息,在大脑皮层中被估价,使纯粹的认识经验转化为被感受 到的情绪。这就是“评定一兴奋”学说。)解析:7. 简述沙赫特的情绪两因素理论。(分数:2.00)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60 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提出,对于特定的情绪来说,有两个因素 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如心率加快、手出汗、胃收缩、呼吸急促等

14、;第 二,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该理论认为情绪状态是由认知过程(期望)、生理状态 和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环境中的刺激,通过感受器向大脑皮层输入外界信息;生理因素通 过内部器官、骨骼肌的活动,向大脑输入生理状态变化的信息;认知过程是对过去经验的回忆和对当前情 境的评估,来自三方面的信息经过大脑皮层的整合作用,才产生了某种情绪经验。将上述理论转化为一个 工作系统,称为情绪唤醒模型。该情绪唤醒模型的核心部分是认知,通过认知比较器把当前的现实刺激与 储存在记忆中的过去经验进行比较,当知觉分析与认知加工问不匹配时,认知比较器就产生信息,动员一 系列的生化和神经机制,释放化

15、学物质,改变脑的神经激活状态,使身体适应当前情境的要求,这时情绪 就被唤醒了。)解析:8. 简述拉扎勒斯的认知一评价理论。(分数:2.00)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拉扎勒斯是情绪认知理论的另一位代表。他认为,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在情绪活动中,人不仅仅反映环境中的刺激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同时要调节自己对于刺激的反应。即,情 绪活动必须有认知活动的指导,在情绪活动中,人们需要不断地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具体来讲, 有三个层次的评价:初评价、次评价和再评价。初评价是指人确认刺激事件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以及 这种关系的程度。只要人们处于清醒状态下,这种评价随时随地都会发生,这是人的生存

16、适应的一个重要 方面。次评价是指人对自己反应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它主要涉及人们能否控制刺激事件,以及控制的程度, 也就是一冲控制判断。当人们要对刺激事件作出行为反应时,必须根据主观条件和客观社会规范来考虑行 为的后果,从而选择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如,当人们受到侵犯、伤害时,是采取攻击行为还是防御行为, 这取决于人们对刺激事件的控制判断。在这种评价过程中,经验起着重要作用。再评价是指人刘自己的情 绪和行为反应的有效性和适宜性的评价,实际上是一种反馈性行为。如果再评结果表明行为是无效的或不 适宜的,人们就会调整自己对刺激事件的次评甚至初评,并相应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解析:9. 人的情绪状态有哪几种?各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分数:2.00)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 (1)心境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 状态。心境具有弥散性,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旧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生活中 的顺境和逆境、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都可以引起某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