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碎石路拌法施工方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1243280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泥碎石路拌法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水泥碎石路拌法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水泥碎石路拌法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水泥碎石路拌法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水泥碎石路拌法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泥碎石路拌法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泥碎石路拌法施工方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方案(路拌法)一、 工程数量:“陕西省渭南市城市段渭河综合治理工程左岸堤顶路面工程”,第标段EL101+935.2EL106+028.5,长4.0933km,3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共约19648。二、 施工工期:2012年11月10日-2012年12月10日。三、工程质量:工程质量等级达到交通部JTG/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合格,确保优良工程。 四、安全目标: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现无人员伤亡、无人身上等级工伤事故,无施工机械设备重大及以上责任事故,无或在、爆炸事故,无交通肇事责任事故。五、施工技术人员及劳动力安排: 1、选择技术水

2、平高、经验丰富、施工责任心强的施工、技术、试验检测人员8 人,项目分为一个施工小组,施工一队现场安排技术人员5人,1名质检负责人员进行全程质量监控。2、选择具有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经验的工程队组织劳动力30人保障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正常施工。六(1):施工工艺流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工艺流程框图测量放线施工准备、培土路肩 摊铺级配碎石调平整型原材料检验 洒水闷料至最佳含水量摆放、摊铺水泥 合格 路拌机拌合碾压和边部整形压实度检测 不合格养护、交通管制 合格(2)施工方法下承层的检查和准备施工测量放样(边线、中线、高程) 严格原材料试验级配碎石的运输含水量检测摊铺水泥 路拌机拌和混合料的碾压和边部整形压

3、实度检测接缝处理交通管制1、下承层的检查和准备在水稳基层施工前,对下承层进行外观检查。在进行水稳基层铺筑前视路面干湿情况,如比较干燥用水车雾状喷洒,以工作面湿润没有积水为度。2、测量放样 试验段施工区域测量放样按每10米一根桩放出中桩和边桩,复测下承层标高,按标高值和松铺系数(按1.23预设,松铺系数测定后进行调整)调整标志桩的高程,作为纵横坡基线。 3、材料检验 水稳基层所用的各种碎石原材料应严格符合规范和监理部文件要求,未经批准的原材料不允许进场,更不准使用。 碎石应符合规范规定的级配要求。对所用的碎石,要预先筛分成 34 个不同粒级,然后配合,使颗粒组成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

4、J034-2000 的规定,碎石压碎值不大于30,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应选用储藏量大、品质稳定的料场。 水:不能含有有害物质,一般采用地下水。 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32.5MPa低强度水泥。七、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施工关键技术1、施工准备1)级配碎石材料采取自卸汽车直接运至路基现场,按照每层每平方用量堆放。 2)施工机具已进场,并运转正常。 3)作业条件灰土垫层已全部完成,并经验收合格。保持现场运输、机械调转作业方便,各种测桩齐备、牢固、不影响各工序施工。开工前先做一段试验路段,以验证压实机械是否满足施工要求,以及施工 组织和工艺的合理性和适应性。取得压实方法、压实系数、碾

5、压遍数和松铺厚 度以及材料的含水量范围等资料,以作为现场施工控制的依据。 2、关键施工工艺1)准备下承层 水泥稳定层的下承层要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下承层的平整度和压实度符合设计及规范的规定。对于底基层上的低洼和坑洞,要仔细填补及压实,松散处要耙松洒水并重新碾压,达到平整密实。底基层施工完毕并验收合格,方可铺筑水泥稳定碎石层。2)施工放样 在底基层上恢复中线,直线段第 1520m 设一桩,平曲线段每 1015m 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水泥稳定层边缘的设计高。 3)设计材料用量 根据各路段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干实度,计算材料用量。根据材料含水量和所用

6、运料车辆的吨位,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根据水泥稳定层的厚度和预定的干实度及水泥用量,计算每平方米的水泥用量,并确定水泥摆的纵横间距。在预定堆料的下承层上,在堆料前要先洒水,使其表面湿润,但不要过分潮湿而造成泥泞。堆料要每隔一定距离留一缺口。料堆在下承层上的堆置时间不得过长,运料堆只宜比摊铺工序提前 12 天。 4)摊铺 本项目按设计图纸要求分为12cm和18cm两层铺筑。摊铺前要事先通过试验确定松铺系数。摊铺碎石料在摊铺水泥前一天进行,摊铺长度按日进度的需要量控制,满足次日完成掺加水泥、拌合、碾压成型即可。如第二天有雨,不宜提前摊铺。 将碎石料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表面要求平整,并有规定的

7、路拱。摊料过程中,要将超尺寸颗粒及其他杂物清除。摊铺采用平地机进行,检验松铺碎石层的厚度,要符合预计要求。除洒水车外严禁其他车辆在土层上通行。 5)洒水闷料 如平整好的集料含水量小,要在集料上层均匀洒水闷料。洒水闷料时洒水要均匀,防止出现局部水分过多现象。严禁洒水车在洒水段内停留和调头。 6)整平的轻压 对平地机摊铺的基层整平后,用 20t两轮压路机碾压 12 遍,使其表面平整,并有一定的压实度。 7)摆放和摊铺水泥 计算出每袋水泥的纵横间距,在碎石层上做安放标记。要将水泥当日直接送到摊铺路段,卸在做标记的地点,并检查有无遗漏和多余。运水泥的车要有防雨设备。用刮板将水泥均匀摊开,并注意使每袋水

8、泥的摊铺面积相等。水泥摊铺完成后,表面应没有空白位置,也没有水泥过分集中的地点。 8) 拌合采用宝马路拌机进行拌合,并设专人跟随拌合机,随时检查拌合深度并配合路拌机操作员调整拌合深度。拌合深度要达稳定层底并宜侵入下承层 510 ,以利上下粘结。严禁在拌合层底部留有素土夹层,拌合要在两遍以上。 9) 加水并湿拌 在上述拌合过程结束时,如混合料的水分不足,要用喷管式洒水车补充洒水,水车起洒处和另一端调头处都要超出拌合段 2m 以上。洒水车不得在进行拌合以及当天计划拌合的路段上调头和停留,以防局部水量过大。洒水后,要再次进行拌合,使水分在混合料中颁均匀,拌合机械要紧跟在洒水车后面进行拌合,减少水分流

9、失。洒水及拌合过程中,要及时检查混合料的含水量。在洒水拌合过程中,要配合人工选出超尺寸颗粒,消除粗细颗粒”窝”以及 局部过分潮湿或过分干燥之处。混合料拌和均匀后要色泽一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即无明显粗细集 料离析现象,且水分合适和均匀。 10) 整形 混合料拌和均匀后,要立即用平地机初步整形,在直线段,平地机由两侧向中心进行刮平在平曲线段,平地机由内侧向外侧进行刮平。必要时,再返回刮一遍。然后用轮胎压路机立即在初平的路段上快速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 再用平地机进行整形,整形前要用齿耙将轮迹低洼处表层5以上耙人松,并再碾压一遍。对于局部低洼处,要用齿耙将其表层5以上耙人松,并用新拌的混

10、合料进行找平。再用平地机整形一次,将高处料直接刮出路外,不得形成薄层贴补现象。每次整形都要达到规定的坡度和路拱,并特别注意接缝必须顺适平整。整形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行,并保持无明显的粗细集料离板现象。碾压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时,要立即用20t以上压路在结构层全宽内进行碾压。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要重叠 1/2 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一般需碾压 68 遍。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用 1.51.7km/h 为 宜,以后宜采用 2.02.5km/h。严禁压路

11、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保证表面不受破坏。碾压过程中,表面要始终保持湿润,如水分蒸发过快,要及时补撒少量的水,但严禁洒大水碾压。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要及时翻开重新拌合(加适量的水泥)或用其他方法处理,使其达到质量要求。经过拌合、整形的水泥稳定层,要在水泥初凝前并在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碾压,并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同时没有明显的轮迹。在碾压结束前,用平地机再终平一次,使其纵向顺适,路拱和超高符合设计要求。终平要仔细进行,必须将局部高出部分刮除并扫出路外;对于局部低 洼处,不再进行找补,可留待铺筑面层时处理。碾压过程的注意事项:l 碾压段的前端应呈阶梯状

12、,各段间应重叠58m,为避免漏压、少压,应在碾压区间插小彩旗予以标示。l 碾压时的含水量宜控制在最佳含水量0.5%。若施工时风大、拌合用水较配合比用水增加1%。l 碾压时不要过振,稳压要充分,振压不起浪、不推移,在第一遍静压时,倒车后尽量原路返回,换档位置应在已压好的路段上,在未碾压的一头,换档倒车位置应错开,呈阶梯状,每碾压段终点的个别拥起用人工铲平,确保平整度。l 混合料摊铺后应及时碾压,一般以3080米为一个碾压段。碾压过程中,表面始终保持湿润,如遇高温和大风天气,水分蒸发过快,应及时通知拌合站,适当提高混合料拌合的含水量或减少碾压段的长度。l 压路机倒车换档要轻且平顺,不要拉动铺筑层,

13、在未碾压的一头换档倒车位置应错开、呈齿状;碾压时,应及时对压路机的光轮进行清洁,以免混合料粘连后影响基层的表观。压路机应停在已压好的底基层上,严禁在未完成或正在碾压的工作面上“调头”和急刹车,保证其表面不受破坏。l 压实后的表面应平整密实,无轮迹或隆起,不出现高低不同的压实面、隆起、裂缝或松散材料,且断面正确,高程、坡度符合要求。任何混合料离析处均在碾压前挖除,用合格的材料替换。发现含水量过大或过小的混合料立即废除,不进行摊铺碾压。l 所有压路机倒车换档要轻且平顺,施工时按“轻启动(5-10m后)-开振-振动碾压-停振-(5-10m后)停机重起”的顺序进行,不要拉动铺筑层。严禁在起动或停车时打

14、开振动。11) 压实成型后,在潮湿状态下进行养生7天,养生期间禁止开放交通以保证表面不受破坏,并形成稳定的结构层。 12)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淋水养生后,经检验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和技术规范要求时,方可进行下一施工层施工。 13)接头处理 横缝处理施工最后,人工整平末端,进行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度。再次施工前用3米直尺靠量挖除不合格部分,切除面应是一条直线并与线路保持垂直,且无松散离析现象,重新架设摊铺机进行摊铺。碾压接头可进行横压和斜压,并安排专人用3米直尺进行靠量处理,保证接头处的平整度。纵缝处理:本项目采用全断面摊铺,不留纵缝。交通管制: 水稳基层在施工完毕后禁止开放交通,并在明显位置放

15、置标示牌。七、施工质量控制和检验(一)、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一般要求(1)配料必须准确,符合设计及规范规定。根据当天的天气情况和各种集料当天的含水量来确定具体加水的数量。(2) 摊铺过程中应该随时注意材料离析情况,应设专人和三轮车备料随时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对于粗集料“窝”和粗集料“带”,应添加细集料,并拌和均匀;对于细集料“窝”,应添加粗集料,并拌和均匀。2、质量控制要求 施工中应加强水稳基层的过程控制,严格按下面表格中所规定的项目、频度进行检查和抽检。 水稳基层外形尺寸检查项目、频度和质量标准序号项目频 度质量标准1纵断面高程(mm)每10延米1个断面,每个断面3个点+5,-102厚度(mm)均值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