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表白导体与绝缘体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1242270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体备课表白导体与绝缘体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集体备课表白导体与绝缘体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集体备课表白导体与绝缘体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集体备课表白导体与绝缘体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集体备课表白导体与绝缘体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体备课表白导体与绝缘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体备课表白导体与绝缘体(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商州城关二小集体备课记录表课题导体与绝缘体年级五年级学科主备人备课时间参加人员主备内容同组建议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会区分常见 的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2、科学探究:通过科学探究知道常见物体那些是 导体,那些是绝缘体,并整理实验记录。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尊重事实的实 证精神。认真细致的探究习惯和安全用 电的生活意识。注重探究、和猜想以及试 验计划的制定。重点难点(重)检测区分各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 缘体重难点突出(难)科学分工,合作制定探究计划。教法探究法、实验法可以执行学法猜想一实验一讨论一结论一应用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1师:在家都帮爸爸

2、妈妈干活吗?那今天老师要挑战你们一下,看看你们是不是爸爸 妈妈真的“小帮手”?如果爸爸在家正在修理电器,需要你帮忙拿一个钳 子,你会拿给爸爸那个呢?(你个有保护胶皮,一个没 有。)教 学 过 程2、师:你为什么会给爸爸拿这把呢?(出示课件2)生:(有胶皮的不会导电)那我们今天来探究生活中哪些物体容易导电, 哪些 物体不容易导电。一起发现其中的秘密,你们有信心 吗?二、师生活动 探究新知1.今天老师还带来了我们设计的电路,当老师合上 开关后,小灯泡亮了,谁来说一说电池中的电流是怎样 流动的?2老师剪断导线,小灯泡怎么了?为什么?如果在 导线两端加上一个易拉罐,你们猜一下小灯泡会亮吗? 小灯泡亮说

3、明什么?不亮又说明什么?(出示课件3)生:3. 这就是生活中我们常见的线路检测器。 今天老师 还带来了更方便的检测器(出示实物),你们谁知道它 如何使用?(师演示方法)灯亮说明什么?灯不亮哪?4. 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几件常见的物体,大家猜一猜,他们放入检测器,灯会亮吗?亮,说明什么?不亮, 有说明什么?请各小组认真在实验记录表上预测。(出示课件4)5. 要想知道我们的预测对不对,怎么办?(做实验) 就用我们的检测器一一进行检测。 大家思考:实验时应 注意些什么?老师还想给大家一些温馨的提示:请看大屏幕(出 示课件5)接下来,我们见证奇迹:由请我们组长领取实验材 料。(音乐起)6. 小组领材料,学

4、生开始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 导。三、交流汇报,形成概念1、师:我们检测已经结束,现在我们由请研究最 认真,秩序最好,最快的小组派代表,拿着你们的实验记录表进行汇报,说一说哪些物体接入时小灯 泡亮了,哪些物体接入小灯泡不亮?这说明了什么?其 他同学要认真倾听,如果有不同意见的拿不同颜色的笔 做好记录。等他们汇报完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师对照黑板上同学们的预测做一定的更改,并对更改过的做 上红色的记号)师:那组还有不同意见?(对不同意见的让学生实 验)2讨论分类:师:接入检测器使小灯泡亮的都有哪些物体?小灯 泡亮说明什么?不亮又说明什么?生:亮灯说明这些物体容易让电通过, 我们把这样 的物体叫导体

5、。这些物体大部分都是什么?(常见的金 属大部分是导体,所以我们发现电线的线芯是金属做 的。)不亮说明这些物体不容易让电通过,我们把这样的 物体叫绝缘体。(塑料,陶瓷,橡胶,干木头等都是绝 缘体,所以钳子,螺丝刀的手柄,电线的外皮是绝缘体 的,防止导电,避免触电。)(出示课件6)3.总结概念:刚才大家激烈的讨论知道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 缘体?你们能不能像科学家一样,用一句话总结出来? 谁来试一试?(真棒!)想不想知道科学家是怎么总结 的?请大家认真阅读课本 73页下文,你还有什么发 现?(板书课题:导体与绝缘体)(出示课件7)其实我们和科学家一样,相信自己,你一定会成为 未来的科学家。(人体、大

6、地、不纯净的水也是导体。)四、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1科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我们的生活。生活中 处处是科学,师:找找教室里的电器哪些部分是导体, 哪些部分是绝缘体。 为什么这样设计?(出示课件8)2生活中我们怎样正确使用这些这些电器?(出示课件9)人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利用绝缘 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为保障我们的安全, 我们在生活中要做到安全用电,保护好绝缘体。3.出示:温馨提示(出示课件10)4孩子们你们是未来的科学家、发明家、你想利用 这节课的知识发明设计什么?(祝你成功)孩子们要想 成功唯有今天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苦练基本功。五、强化训练巩固双基科学的魅力在于不断的

7、挑战自己,你敢接受老师的 挑战吗?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11)六、交流评价拓展思维科学充满了神奇,也充满了挑战,相信大家短短的 四十分钟收获很多很多,谁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收 获?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探究几种常见的物体,知道 了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你们良好的素质,大胆 的猜想,精湛的技艺,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 你们再接再厉,老师更希望你们继续关注“导体和绝缘体“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接受大自然的挑战吧 请看大 屏幕:(出示课件12)孩子,科学探究是永无止境的,只要我们善于观察, 乐于动脑思考,勤于动手实验,成功一定属于我们。孩 子们加油吧!一、用教材教,做引路人。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我

8、们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 教材”。因此,根据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上课之前我注重开发教材,让学生提前搜集材料,预览 课本,网上查阅资料。这样让学生更多地、较直观地感知生 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从而更具体地理解导体、绝缘体的概 念。课堂上做孩子的领路人,学习的伙伴,探究的共同体。教学反思始于教材而不止于教材,做学习的主人,这始终是我努 力的方向。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引导学生亲历亲为是科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在此过 程中,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习得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勤 于动脑、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对于导体和绝缘体一课的教学来说,绝非只是让学 生记住两个抽象的概念导

9、体和绝缘体,引领孩子们亲身 经历、亲身体验这两个概念“诞生”的过程,才是重中之重。鉴于此,我设计了 “检测老师提供材料的导电性”和“现 场寻找身边材料并检测其导电性”的两个不同层次的实验和 实践活动,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尽可能多的实物的检测实现由 具体实物到抽象概念的概括,让科学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 明白科学来源于生活,有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学生理解起来 更自然。这是我一直以来努力追求的境界。三、了解学生,你真正做到了吗?课前了解学生,似乎已经是每位教师上课之前所必做的 一件事,但是,了解什么?怎样了解?就值得推敲了。了解 学生与你所要教的知识或概念的相关生活经验,了解学生已 有的能力特点,了解学生

10、的生活背景等等,是我们经常想到 并做到的。但是,这还不足以让你的课堂丰满而独特,而只 有你真正的走进学生生活,和他们有过多次的交流之后,你 的收获会更多。在本课教学中,教材中为了让学生明导体和 绝缘体的知识。之前还安排了三节课,分别是电池、控制电路、设计电路这些知识孩子们是零碎的,有的还是 陌生的,虽然我课前让学生预习了,也查阅了资料,但孩子 们只停留在表面,而且只注重了概念的记忆,没有拓展思维。 上课时他们依赖资料,禁锢了自己的思想,所以感觉师生配 合不流畅,没有课堂的波澜。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是一次 遗憾。四、一节课的容量到底有多大?在小学,一节课40分钟亘古不变。40分钟里教师可以完 成

11、多少教学任务,40分钟里学生可以获得多少? 40分钟的容 量到底有多大?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由于教学环节的设定, 由于教师引领的取舍,可能这是无法计量的。但是,我认为 至少是可以最大化的。从本节课的设计来看,我在力求帮助 学生完成核心概念的建构同时,进行横向扩展概念的外延, 不仅让学生知道金属容易导电是导体,同时还增加了人体、 大地、不纯净的水是导体等内容。从课堂效果来看,还是不 错的。另外,教师还有意的向学生渗透了导体与绝缘体之间 不是绝对的这一辩证思想。虽然仔细推敲起来,可能还有不 足,例如谈到“没有绝对的界限”的话题,这里的例子有点 少,说服力有点单薄。例如:玻璃是导体,烧成红炽状态的 玻璃就成了导体。“铅笔芯”是不是导体的问题成了本节课的 难点也是一个亮点,老师在这里没说透彻。这都是遗憾。因为这是一节公开棵,所以我在课上不敢信马由缰,有 时显得畏首畏尾,本该“放”的地方没放开,导致课上缺少 了生成的精彩。孩子们普遍显得有些拘谨。有些时候孩子们 好象和我有距离感,没人敢站起来发言,使课堂气氛显得比 较沉闷。不过,不管怎么说,经历了这次活动的摔打与锤炼,我 觉得自己得到了充实,也有了些许提高,我会再接再厉、不 断进取,从实践中积累经验,从同行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 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再上新台阶,同时感谢各位同仁的大力支 持,各位伙伴的鼎力相助,相信自己会一步一步迈向名师的 行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