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课程标准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第三部分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1241927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课程标准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第三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国家课程标准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第三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国家课程标准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第三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国家课程标准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第三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国家课程标准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第三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课程标准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第三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课程标准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第三部分(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课程标准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内容标准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基本学习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内容标准注意物理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强调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学习,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观念的渗透,注重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培养。内容标准由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组成,其中科学内容包括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个部分。内容标准中的样例是对标准进一步的解释和扩展,活动建议则为教师提供了教学活动实例。它们不是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一、科学探究在标准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

2、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在学生的科学探究中,其探究过程可以涉及所有的要素,也可以只涉及部分要素。科学探究渗透在教材和教学过程的不同部分。(一)科学探究能力目标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学习中,科学探究能力大致表现

3、在以下几个方面。 科学探究要素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提出问题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认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猜想与假设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 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认识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经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过程。 尝试选择科学探究的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认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 能通过公共信息资

4、源收集资料。尝试评估有关信息的科学性。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书面说明操作。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能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识。认识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分析与论证能初步描述实验数据或有关信息。 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比较。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认识分析论证在科学探究中是必不可少的。 评 估有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意识。 能注意假设与探究结果间的差异。能注意探究活动中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的问题。尝试改进探究方案。有从评估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认识评估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交流与合作能写出简

5、单的探究报告。 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在合作中注意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能思考别人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探究方案。有团队精神。认识科学探究中必须有合作精神。 (二)科学探究实例科学探究的问题可以是学生提出的,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的,可以是标准所要求的科学内容,也可以是与标准科学内容有关的交叉学科的内容。科学探究的形式有课堂内的探究性活动和课堂外的家庭实验、社会调查及其他学习活动。例1比较材料的保温性能提出问题李明在一所农村中学读书,学校有一只大的开水桶,冬天为了保温,在桶外裹上了一层棉被,尽管如此,早上灌的是开水,到了下午还是变得凉凉的。一天早上,李明看见张迪用铝合金饭盒装开水时,滚烫的饭盒只垫了

6、薄薄的一层泡沫塑料就不烫手了,他突然想到,能否用泡沫塑料代替棉被给开水桶保温呢?他将这一想法告诉了张迪。李明认为,手觉得热,是因为手吸收了热量,温度升高。隔着泡沫塑料拿热饭盒不烫手,说明泡沫塑料导热性能差。用导热性能差的材料包着开水桶,保温的效果按理说就会好些。张迪随手摸了一下热水桶上的棉被,暖乎乎的,热量通过棉被传出来了。张迪想,李明可能是对的,泡沫塑料的保温效果可能会比棉被好。李明告诉张迪,如果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烧瓶,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便可以得出这两种材料保温性能好坏的结论。“还可能有其他因素影响水温变化,如两个烧瓶中的水是否一样多,水温是否一样高。”张迪说。“是的,”李

7、明强调:“还需注意放烧瓶的环境是否一样,泡沫塑料与棉被的厚度是否一样等等。”他们注意控制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决定在两个烧瓶中装质量相等的水,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分别用两种保温材料包好,放在相同的环境温度下自然冷却。按照这个计划操作,李明和张迪把实验测得的数据填在下表中。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t/min 0510152025354555658095110125140155T1/ 80726459555150413734302624222120T2/ 80655648433832282624222221212020分析与论证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第1组(泡沫塑料保温)从80降至40所用的时间超过了45

8、min,而第2组(棉被保温)降低相同温度只用了不到25 min,这表明,泡沫塑料的保温性能确实优于棉被。评估以上表格中,第35minT1的数据与T1的总的变化趋势有较大的偏差,回想实验的操作,有可能在读温度时有疏忽。如果剔除这个温度值,其他所有数据都与实验结论吻合。因此,这个实验的结论应该是可信的。交流与合作李明和张迪讨论后,给学校总务处写了一封信,信中阐述了实验的过程和结论,建议学校替换开水桶的保温材料。例2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提出问题(教师提出)课堂上教师问: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和什么因素有关?如果改变通过电磁铁的电流或者改变电磁铁的匝数,它的磁性强弱会变吗?假设与猜想学生相互议论:假设通

9、过电磁铁的电流由1A增加到2A,电磁铁的磁性会怎样?是否可以这样推测:导线中的2A电流是两股1A电流汇合而成的,每股电流都产生一个磁场,两个相同磁场合在一起,电磁铁的磁性增强了。如果电磁铁的电流不变,线圈由100匝增加到200匝,它的磁性又会怎样?是否可以这样推测:200匝线圈是由两组100匝线圈组合而成的,每组线圈都产生一个磁场,两个相同磁场合在一起,电磁铁的磁性增强了。通过以上推测可以想到:电磁铁的线圈匝数越多,通过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将越强。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通过怎样的实验来检验以上猜想呢?这个实验需要解决三个问题,同学们讨论了解决这三个问题的各种可能方法:(1)怎样测量电磁铁磁性的

10、强弱?学生A:看它能吸起多少根大头针或小铁钉。学生B:看它能吸起多少铁屑(用天平称)。学生C:看它对某一铁块的吸引力(用弹簧测力计把被电磁铁吸住的铁块拉开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有多大。(2)怎样改变和测量通过电磁铁线圈的电流?学生D: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大小。学生E:用增减电池来改变线圈中的电流,用串联小灯泡的亮度来比较电流的大小。(3)怎样改变电磁铁线圈的匝数?学生F:使用中间有抽头、能改变线圈匝数的现成电磁铁产品。学生G:临时制作电磁铁线圈,边实验、边绕制。教师建议:用学生C,D,F提出的方法来组成探究实验的方案。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按照教师的建议,学生分小组进行实

11、验操作:把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磁铁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当滑动变阻器取不同值时测量电流和电磁铁对铁块的吸引力,把测量数据填入下表(表1)。电流/A电磁铁对铁块的引力/N改变线圈匝数,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保持不变,测量不同匝数时电磁铁对铁块的吸引力,把实验数据填入下表(表2)。匝数电磁铁对铁块的引力/N分析与论证各个小组从本组实验的表1数据看到,当电磁铁线圈匝数不变、电流逐渐增大时,电磁铁对铁块的吸引力是同步增大的;从表2数据看到,在电流相同的情况下、电磁铁线圈的匝数增加时,电磁铁对铁块的吸引力是同步增大的。由此可以证实: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和电磁铁线圈的匝数、通过电磁铁线圈的电流有关,电磁

12、铁线圈的匝数越多、电流越大,磁性越强。评估回顾以上操作,看看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当改变线圈匝数的时候,是否确实做到了线圈中电流和线圈的形状都不变?当测量电磁铁的吸引力时,是否用的是同一个铁块?有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了实验结果?如果这些因素在实验中都作了充分的考虑,实验的结果应该是可靠的。交流与合作各个小组把实验过程和结果写成实验报告,并分别在班上报告本组的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交流。二、科学内容本标准的科学内容分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以及能量三大部分。下表为科学内容标准的一级主题与二级主题。这种主题式的呈现形式不代表教材的结构或教学的顺序。教材的编写者可以根据内容标准组织编写不同特色的教材。内容标准中

13、的活动建议不是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从中选用,也可以结合当地情况开展其他活动。物理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方式,经历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学习物理规律,构建物理概念,学习科学方法,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一级主题二 级主题物质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新材料及其应用运动和相互作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机械运动和力声和光电和磁能量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机械能内能电磁能能量守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主题一 物 质各种物体、微粒和场,都是以不同形式存在着的物质。“物质”所涉及的科学内容,多数与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密切相关,与新材料的发展前沿相联系。

14、学习这些内容不仅能让学生在36年级科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物质世界,而且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这部分内容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对于身边物质的初步认识,学习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第二类是对于物质结构和物体尺度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由于尺度太小或太大,人类缺少直接经验,因此应注意科学方法的运用;第三类是和当前蓬勃发展的材料科学相联系的,学习中应该注意体会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物质”划分为以下四个二级主题: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新材料及其应用(一)物质的形态和变化1.内容标准(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例1调查自然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质,列表归纳这些物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根据不同物质在物理性质(形态、弹性、颜色)和用途上的差异进行分类。(2)有评估某些物质对人和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意识。尝试与同学交流对当地环境资源利用的意见。例2讨论塑料、化肥、清洁剂、灭蚊片和农药等对人和环境的影响。(3)能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