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高产栽培技术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1238708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薯高产栽培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红薯高产栽培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红薯高产栽培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红薯高产栽培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红薯高产栽培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红薯高产栽培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薯高产栽培技术(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红薯又名甘薯、山芋,属旋花科甘薯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是一种旱地作物。在 过去粮食供求紧张时期,不少地方是“一季红薯半年粮”,为解决温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农业的发展,对红薯的认识又有新的飞跃。发展红薯生产既是调 整种植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益的需要,也是改善食物结构,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红薯含有 蛋白质、磷、钙、铁、胡萝卜素、维生素等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每500 克红薯约可产 热能 635 千卡,含蛋白质 11.5 克、糖 14.5 克、脂肪 1 克、磷 100 毫克、钙 90 毫克、铁 2 克,胡萝卜素 0.5 毫克,另含有维生 B1、B2、C 与尼克酸、亚

2、油酸等。其中维生素 B1、B2 的含量分别比大米高6 倍和 3 倍。特别是红薯含有丰富的赖氨酸,而大米、面粉恰恰缺乏赖 氨酸。具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红薯的鲜茎叶柔嫩多汁, 富含粗蛋白等营养成分,作饲料用价值比一般饲草高。红薯鲜茎叶含碳水化合物 9.5%,粗 蛋白质2.23%,粗脂肪0.85%,是牲畜理想的青饲料,茎叶鲜重一般每亩10001500 公斤, 可供养12 头成猪。红薯对土壤及生态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和抗逆性都强,需肥较多却耐脊 薄。在高肥水条件下栽培,亩鲜薯产量可达5000 公斤,在土壤条件较差或遇干旱等自然灾 害的情况下,也较其它作物稳产;同时红薯耐阴蔽,

3、适宜与高杆作物间作套种,能有效提高 土地利用率。一、红薯的特征特性。1、根:按来源分为定根和不定根。按形态分为细根(须根、纤维根)、块根(可食用的薯块)、 粗根(大懒根、牛旁根、柴根)。2、茎(蔓):红薯的茎通称蔓或藤,长短、粗细、刚柔、颜色、节间疏密,分枝多、表面茸 毛分布状况、含乳汁多少,均依不同品种而异。茎有着地生根的习性,生产上就是利用这种 再生能力进行繁殖的。3、叶:红薯的叶为单叶,只有叶片、叶柄、没有托叶,属不完全叶。按形状分心脏形、掌 状形、戟形、三角形、鸡爪形等,按颜色分绿色、褐色、紫色等。4、花:红薯花与牵牛花相似,花形较小。开花习性受品种及环境条件的影响很大,甘薯是 异花授

4、粉作物,自然杂交率达90%以上,自交结实率极低或不结实。5、果实(种子):红薯的果实是圆形或扁圆开的蒴果,果皮幼嫩时为绿色或紫色,成熟时 变成枯黄色或褐色。每个蒴果含14 粒种子(黄褐色或黑色)。种子有圆形、半圆形和不规 则三角形。二、红薯生长与环境条件的关系1、红薯生长与温度的关系: 块根萌芽与温度的关系:萌芽最低温度1618C,适宜温度2832C,超过35C萌芽受 抑制。 蔓叶生长与温度的关系:最适温度2126C,低于15C生长停止,高于38C生长受抑制。 根生长与温度的关系:不定根的发生要求地温15C以上,在1530C的范围内,温度越 高发根越快。块根形成的适宜地温2129C,低于20C

5、或高于32C均不利块根形成;块根 膨大的适宜温度为2223C,膨大的最低温度为1618C。2、红薯生长与光照的关系:红薯是喜光作物,光照充足有利光合作用。晴朗天气多,块根 产量高,阴雨天多、光照不足产量低。3、红薯生长与水分的关系:红薯耐旱力较强,蒸腾系数较小。大田生长期间的耗水动态由 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在扎根还苗、分枝结薯阶段,生理需水较少,要求田间持水量 60 70%;分枝结薯至蔓叶生长高峰期间,生理需水较多,要求土壤最大持水量7080%;进入 茎叶衰退期后,以保持土壤含水量 6070%为宜。4、红薯生长与养分的关系:红薯吸肥力强,在瘠薄的土地上也可获得相当产量,但红薯是 高产作物,需肥

6、较多,只有供给充足的养分,才能充分发挥它的高产性能。生产1000公斤 鲜薯,需施纯氮肥(N) 45公斤、磷肥(P205) 23公斤、钾肥(K20) 78公斤。5、红薯生长与土壤的关系:红薯耐酸碱能力较强,在土壤PH值4.28.3范围内均可生长, 但以 PH 值 6.57 较为适宜。土层深厚、通气爽水、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壤土和壤土有利于红 薯夺取高产。三、红薯的生长发育时期。红薯在生物学上属多年生作物,而生产上都是以茎蔓作为繁殖体的一年生作物。根据红薯生 长的特点,一般把红薯的生长划分为四个时期:(1)发根返青期:从栽插至根系基本形成时为止,约需时20天;(2)分枝结薯期:从根系基本形成至茎叶有一

7、定数量、有效薯数基本稳定为止,约需时30 天;(3)茎叶盛长与薯块膨大期:从封垄开始至生长最盛,叶面积指数达到最大,块根逐渐膨 大。约需时4050天;(4)薯块迅速膨大与茎叶渐衰期:(指栽植90天以后);茎叶缓慢生长至停滞生长,叶色出 浓绿变成淡黄,薯块迅速膨大,需时30天以上。四、红薯品种。红心薯,特点是质地松软,色泽鲜艳;食味松软香甜,没有筋;维生素含量丰富,甜味适中; 皮薄,易剥离,品质好,单个肉质根重1 5 0克左右,每亩地产量3 000公斤左右,成长期为 90-120 天,适应各种土壤,易管理,可种两茬。紫心薯,特点是抗癌物质硒、碘和花青素含量高,香、粉型(低糖),带有香芋味;皮薄,

8、 易剥离,品质好,单个肉质根重150克左右,每亩地产量2500-4000公斤,成长期为90-120 天,适应各种土壤,易管理,此品种不可种两季。白心薯,特点是淀粉含量高,粗纤维少,含维生素,外观漂亮,营养均衡,风味独特的“天 然面包”;皮薄,易剥离,品质好,单个肉质根重150 克左右,每亩地产量3000-4000公斤, 成长期为90-120 天,适应各种土壤,易管理,可种两茬。黄金薯,特点是胡萝卜素含量高,软甜型,略带胡萝卜味;皮薄,易剥离,品质好,单个肉 质根重150 克左右,每亩地产量5000 公斤左右,成长期为90-120 天,适应各种土壤,易管 理,可种两茬。粉香薯,特点是皮红色,薯肉

9、微黄,食味香甜、质地细腻,粗纤维少,口感粉糯香甜,风味 佳、浓;该产品淀粉含量较高,栗香味浓厚;单个肉质根重150 克左右,每亩地产量5000 公斤左右,成长期为90-120 天,适应各种土壤,易管理,可种两茬。五、红薯的栽培技术。(一)培育嫩壮苗。许多红薯产区的农民习惯采用茎蔓多年连续繁苗的方式种植甘薯,这是造成甘薯品种种性退 化和产量下降的重要原因。薯苗素质与产量关系很大。苗壮,则薯苗插后早发根、结薯早、 抗逆性强、生长快;而老蔓、弱苗迟发根,茎叶生长慢、抗逆性差。据试验,壮苗与弱苗分 别采用相同的栽培技术,不管是在肥力中等田块还是肥力较好的田块中种植时,壮苗比弱苗 增产均在 20%以上。

10、因此,培育壮苗是取得红薯高产的关键性技术之一。薯块育苗的苗床地 应选择背风向阳、排灌良好,管理方便的地方。在苗床管理上要做好剪苗假植,施肥催苗等 工作,以培育出茎粗、节短,无病虫害、顶叶平齐、叶片厚绿的嫩壮苗。1、排种:薯块育苗时宜选用大小适中(单薯重以200300 克为宜)、整齐均匀,无病虫、 无伤口,无冷害的薯块作种。育苗床宽为11.2米,长度视需要而定,一般每育50 公斤种 薯可供苗0.91.5万株,栽插34 亩,平均每亩大田用种量约1025公斤,排种期掌握 在插植前100 天左右。2、育苗:当薯种长出的苗长度达2530 厘米时即进行假植繁苗,并在假值苗节数达到610 个节位时进行摘心打

11、顶促分枝。3 、施肥促壮苗:在计划采苗期(种植前)5 8 天薄施速效氮肥培育嫩苗壮苗,并在薯苗 长度达 2530 厘米及时采苗种植。(二)选地、整地与起畦。1、选地。宜选用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壤土。红薯高产土壤的特点是土质疏 松、土层深厚、养分充足,通气性强。2、科学施肥。(1) 土壤肥力中等以上耕地:亩施尿素2530公斤(N: 1214公斤),普 磷 3050 公斤(P205: 4.06.5 公斤),硫酸钾 3040 公斤(K20: 2025 公斤);(2)土 壤肥力一般的耕地:亩施尿素3045公斤(N: 1421公斤),普磷3555公斤(P205:4.67.0公斤),硫酸钾40

12、50公斤(K20: 2530公斤)。掌握“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底肥为主,追肥为辅”的施肥原则。试验表明,亩产 3000 公斤鲜薯需施优质农家肥3000公斤,过磷酸钙2025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碳酸氢 铵25公斤作底肥,追肥则以氮素肥为主。根据长势长相分期施用。一般栽后57天追施促 苗肥,亩施碳铵58公斤, 3040天后追壮株肥,亩施碳铵80100公斤;后期看苗追施 促薯肥,亩施水粪 1015 担。提倡根外喷肥,亩用尿素 0.5 公斤,磷酸二氢钾 0.2 公斤兑 水 3040 公斤在傍晚喷施。施足基肥。整地时应施足基肥(约 30%的总施氮量、20%的总 施钾量和100%的磷肥),并结合亩

13、施用3.6%杀虫颗粒剂2.5kg防治地下害虫。3、起畦。起畦种植既有利于雨季排水,还有利于有机物质分解,并且能使白天吸热快,提 高地温,夜间散热快,昼夜温差大,利于红薯生长和根系积累养分。好的土地还要结合深耕 起畦种植,才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而获得高产。起畦时应尽量做到畦沟窄深,无“硬心” 等。畦距一般1.11.3米(包括畦沟),畦高0.30.4米,并且选用东西走向,以便使红薯 接收到更好的光照,提高光能利用率。(三)种植。1、选用顶端壮苗栽植。顶端壮苗茎粗,叶大苗重,生长健壮,具有顶端优势,营养器官发 达,抗逆力强,栽后返青快,扎根早,膨大块,产量高。试验证明:采用顶端壮苗栽插比温 床剪苗或

14、用其它杂苗一般增产10%。2、田间插植:甘薯的种植方法有直插、斜插、水平插、钓钩插、改良水平插等多种方法, 宜根据土地的位置、地下水和种植季节的降雨情况而定。栽插方法对薯苗发根成活、薯块形 成与膨大均有直接影响,因此要掌握栽植深度,使薯苗入土各节都处在土质疏松、通气性好、 昼夜温差大的土层里生长结薯。长度2025厘米的顶端壮苗一般有78片叶,栽插时地上 留 34 片叶左右,其余 45 片叶插入土内为宜。为了防止栽插后叶片干枯,栽插时浇足定 苗水。3、合理密植。甘薯插植的密度秋植甘薯每亩30004000株,冬植甘薯每亩40005000株 较为合理,并参考不同品种的特性、土壤肥力的高低和季节灵活掌

15、握。高垅密植。垅作种植 能够加厚土层,增大土壤受光面积,昼夜温差大,扩大根系活动范围,有利于根系的吸收、 同化物质的积累和运转,以及块根迅速膨大提高产量。一般垄高3040cm,每垄栽插两行, 夏秋薯亩栽5000株左右,采用斜插或平插,薯苗入土35cm,3个节,压土要紧实,以提 高成苗率。(四)田间管理。红薯是旱地块根作物,需肥量大,又没有明显的成熟期,同时整个生育期都忌土壤渍水。因 此,根据红薯的生长特点进行管理才能保持红薯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平衡生长而获得高产1、发根还苗期至分枝结薯期管理:这一时期是红薯的定根返青阶段,需水量不多,消耗养 分少,因此,重点是查苗补缺保全苗。一般在插植后5天内

16、做好查苗补栽,并保持土壤湿润, 以提高薯苗的成活率。插植后15天左右根据长势及时补施苗肥(总氮、钾肥总用量的20%左右),对补栽的苗适当多施。2、分枝结薯期至茎叶盛长期管理:这一时期是分枝长苗、根系生长和结薯阶段,重点是进 行控蔓促分枝。在插植后4045 天前,需水量不多,田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在茎叶封垄 后,需水量最多,土壤持水量应保持在最大持水量的 70%80%;因此,应酌情灌:“跑马 水”。要看苗追施促薯肥:在插植后 60 天前后结合大培土重施钾肥,一般亩施草木灰 100 公斤或硫酸钾6 公斤(约占总用量的60%);氮肥,用尿素5公斤(总用量的50%)。防止陡 长,对茎叶旺长,叶色浓绿,叶柄过长,毛根和柴根过多的陡长苗,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