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弈》教学案例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1237760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弈》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弈》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弈》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弈》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弈》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弈》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弈》教学案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弈教学案例 陕西省丹凤县西街小学 许喜玲教学设想:文言文是古代文化遗产,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现代白话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而学弈又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文言文课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困难,如何使学生能顺利地、有兴趣地进入学习情境 ,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则是本课教学的关键。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特别是指导小学生初学文言文,不宜采取逐词逐句讲解对译的方法。学弈一文短小精悍,文字也较为浅显,可让学生对照注释来自己理解。弄懂每句话的大概意思,遇到困难老师予以帮助。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教学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朗读和背

2、诵上,通过多种形式,多种角度地朗读,使学生基本掌握文言文的诵读方法,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蕴含的道理,达到熟读成诵,进一步培养学生文言语感和对古文化的兴趣。教学实录:一、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 激趣导入师:同学们,在我们平时的语文学习活动中,一定积累了许多名言警句,愿意说给大 家听听吗?(生纷纷举手汇报自己积累的名言警句)师:大家说的真好!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同学们常说的名言警句,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常见的文言警句:三人行,必有我师。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而时习之。知之为知已,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师:请同学们大声读读这些警句,再把你理解的意思讲一讲。(生读句子,讲句意)师:这些警句跟

3、我们平时所用的书面语言比较,有什么特点? 生1:有些字与现代的读音、意义不同。生2:句子里有“之”、“也”。生3、言简意赅,语意深远。师:同学们,这些警句是用文言写成的。文言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叫做文言文。诵读文言文,对提高我们的语言感悟能力,表达能力,概括能力等有很大的好处。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块学习一篇文言文学弈。(板书课题)、 简介作者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孟子,谁能把你课前搜集的有关孟子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生1: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生2:孟子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

4、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生3:三字经里的“昔孟母,择邻处”讲的就是有关孟子小时候的事。师:(惊喜地)真聪明!你能背背三字经的内容吗?(生背诵三字经,其他同学也可以一块背)二、 围绕课题,审题诱趣。师:请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师:学弈就是(生接:学习下围棋)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1:谁在学习下棋?生2:跟谁学习下棋?生3:学习时表现怎样?学习的结果又怎样呢?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学习课文。三、 领悟读法,读通课文。1、生初读课文(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师:谁愿意挑战自己,读读课文?(一生起来读文)(不太流利,有乱断句现象)师:我们来评价一下李西同学读得怎么样?生1:他读

5、的不太流利。生2:他一个字读错了,“缴”在本课读“zhuo”不读“jiao”师:评价不错,希李西同学继续努力,还有谁愿意试试?(此时,学生没人敢举手)师:老师想挑战自己,可以吗?(学生高兴地鼓掌)2、师范读课文师:请认真听老师读,听完后说说从中发现了什么?(师有声有色,摇头晃脑地背诵课文,激发学生兴趣)。师:(读完后问)你们有什么新发现吗?(有个别同学慢慢举起了小手)师:来,说说你的发现。生1:我发现老师读的速度比以往慢。生2:读的时候停顿也比较多。生3:摇头晃脑的,挺有趣的。师:想跟老师学吗?生:想。(声音很大)3、生跟读课文师:老师再读一遍课文,你们在老师停顿的地方划上“/”线。(生一边听

6、老师读,一边用“/”线标出课文中的停顿)(课件出示带有“/”线的课文: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师:同学们看着大屏幕,小声跟着老师读一遍。(师领读,生小声跟着练读)4、生自由练读,读通为止。四、 熟读课文,读懂故事师:下来,请同学们对照注释,小组讨论,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好吗?生:好。(生按照要求自学课文)师:现在读懂课文每句话的意思了吗?生:读懂了。(生汇报交流句子意思,师相机予以指导)师:课文同学们已经读熟了,课文内容

7、同学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来一起看一下课文插图。(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师:看着课文插图,能说说学弈这个故事的内容吗?生:能!(很自信地)生1:这个故事讲的是弈秋教两个人学习下围棋的事。生2:这个故事讲的是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一个人学得很专心,认真,另一个却三心二意。师:这两个人学习的结果怎么样呢?生:后一个人不如前一个人学的好。师:“为是其智弗若与?”那是后一个不如前一个人聪明吗?生:不是的。师:那是什么原因呢?生:是因为后一个人学习时不专心,三心二意。师:那么学弈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生: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师:学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呢?生1:我

8、今后在学习时要专心致志。生2:我知道了做什么事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成功的道理。师:你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和体会吗?请联系实际谈谈,好吗?(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充分发言,进一步认识到不专心产生的不良结果,增强做事专心致志的意识。)五、 练习背诵,感悟内化。师:下面,我们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练习背诵课文。(生自由练习背诵课文)师:背过了吗?生:背过了。(很高兴)师:我们先小组背诵。(生分小组进行背诵)师:哪个同学愿意站起来背背课文?(生纷纷举手,师指名背)师:我们全班齐背一遍,好吗?(生情绪高涨的背诵课文,有的还摇头晃脑的)六、 拓展练习,延伸教材。师:同学们,文言文好学吗?生:好学。(大声地)师:今

9、天下去后,练习朗读文言文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等成语故事。下节课我们进行文言文朗读大赛,有信心读好吗?生:有。(很自信地)教学反思:学弈这篇课文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文言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成了教学成败的关键。我在教学本课时,首先,从一开始的说名言警句到老师范读、同学赛读、再到课外拓展等环节,都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课堂上树立了“朗读是第一位”的观念,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整个课堂以读为主线,贯穿教学始终。引导学生在读中领悟文言文的朗读方法,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体会到了做事专心致志,方能成功的道理。这样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培养了学生的文言语感,使学生感受到了浓浓的古文化气息,形成了学生语文素养,为以后的文言文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