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一物理学科总结3篇(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1236399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一物理学科总结3篇(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高一物理学科总结3篇(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高一物理学科总结3篇(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高一物理学科总结3篇(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高一物理学科总结3篇(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高一物理学科总结3篇(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高一物理学科总结3篇(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高一物理学科总结3篇(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下面是小编分享的2022高一物理学科总结3篇(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供大家品鉴。2022高一物理学科总结1回首一年来的物理教学工作,可以说有欣慰,更有许多无奈,其实是忐忑。虽然一年来的物理教学工作充斥着挫折和失败,但是以后的物理教学我依然充斥信心。我所任教的四个平行班特点不同。1班由于入校成绩较好,加上有保送生,学生接受能力快,但大局部学生方案学文史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强。2班上课非常沉闷,学生总是似睡非睡,基本不回答下列问题。3班有个别学生能够主动学习,肯动脑思考,接受能力比拟强,但过于纠缠于细节,课后的功夫缺乏,凭借小聪慧课后从不

2、看书看笔记复习,作业也要催着要才能交上来,因此每次考试成绩并不理想。4班学生课堂能够答复一些问题,有几个学生能够配合。四个班的共同特点是中考成绩集中在200分,根底好的生源选择了进城、安康市二中、江北中学等。这局部学生选择这里主要是有学上、收费低,平安度过人生懵懂阶段,当然也希望能够上大学。学生上课对无关紧要的问题兴趣浓厚,但对物理学习没有兴趣。行为上表现在:概念不弄清,公式不想记,题意读不懂,物理题不算。思想办法上表现在喜欢国人传统思维方式对问题仅仅停留在定性描述而不能回升到定量计算。绝大多数学生都懒得动手、懒得动脑,懒得总结,有坐等成功等待奇迹的心理。从上课的状态来看,我感觉大局部同学没有

3、对物理真正产生兴趣,也就不能真正学好物理。而且一局部同学虽然也想学好物理,也很认真、很努力,然而由于根底单薄、理解能力差,始终不能真正掌握学好物理的办法。针对这种情况,我尽量做到下列几点:1.尽量给学生条理性的笔记或者口诀,便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理解,有针对性的记忆。如:“卫星绕着天体转,距离越远他越慢“同步卫星速度定、定点赤道上空行等。2.降低学习难度,增加学习信心,课堂练习凝聚成就感。课堂教学能及时停下来听学生的反馈,关键点通过反复、讨论、通俗、类比等,翻越障碍和突破难点。3、重视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办法的训练。讲解习题时我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并把物理过程图景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

4、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通过读题力争将抽象变形象、变具体,注重自然数学化、逻辑推理思维训练,使解题形成套路。比方在速度高度中先看机械能守恒、再试动能定理;又如分析题时模型化、数字化,做题强调可读性、完整性、简洁性、观赏性等。4、课堂纪律要求严格,尽量不允许任何人随意说话干扰他人。这一点虽然简单但我认为很重要,是老师能上好课、学生能听好课的前提,总的来说,这一点我做得还不够好,几个“活泼分子我还没有良策。5、重视根本概念和根本规律的教学。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知道概念的由来弄清它的来龙去脉。在讲授物理规律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叙述形式,而且更要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

5、,规律的适用条件及考前须知。了解概念、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运动学中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率,力与速度、加速度的关系,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关系,通过联系、比照,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叙述能力。6、认真备课、批改作业。因为本人多年来从事其它科目教学工作,十几年来第一次担任物理教学,对物理的系统性、具体性还是生疏了。课前我认真地阅读了课标、教材、教参、教师用书。对课后习题、优化探究、课时作业每个题都在课前认真做了一遍。全学年对学生作业做到了全批全改,及时了解反应情况,调整教学思路。一年来,我也遇到很多困难。由于课时有限,设

6、备有限实验教学是盲点。学生短少必要的课后练习,而高中物理对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学习能力要求又比拟高,很多时候物理课后不做作业或者作业很少,但是一些概念、规律及情景需要学生在课后加深理解,然而学生所欠缺的正是课后功夫,导致很多学生“一听就懂,一做就不会。这一点是我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研究探讨这个问题,力争成为一个优秀的物理教师,指导出优秀物理学生。2022高一物理学科总结2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根底,但高一物理难学,这是人们的共识,高一物理难,难在梯度大,难在学生能力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差距大。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掌握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物

7、理教学的衔接,才能教好高一物理,使学生较顺利的完成高一物理学习任务。一、高中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梯度1.初、高中物理教材的梯度初中物理教学是以察看、实验为根底,教材内容多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结论,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定义与解释简单粗略,研究的问题大多是单一对象、单一过程、静态的简单问题,易于学生接受;教材编写形式主要是察看与思考、实验与思考、读读想想、想想议议,小实验、小制作、阅读材料与知识小结,学生容易阅读。高中物理教学那么是采用察看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办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研究解决的往往是波及研究对象(可

8、能是几个相关联的对象)多个状态、多个过程、动态的复杂问题,学生接受难度大。高中物理教材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表述严谨简捷,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推理论述科学、严密,学生阅读难度较大,不宜读懂。2.初、高中物理思维能力的梯度初中物理教学以直观教学为主,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根底之上;而高中,物理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抽象思维的根底之上,高中物理教学要求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在初中,物理规律大局部是由实验直接得出的,在高中,有些规律要经过推理得出,处理问题要较多地应用推理和判断,因此,对学生推理和判断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高一学生难以适应。另外,在初中阶段只能通过直观教学介绍物理现象和规律,不能触及物理

9、现象的本质,这种直观教学使学生比拟习惯于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对一些事物和现象形成一定的看法和观点,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这种由生活常识和不全面的物理知识所形成的思维定势,会干扰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对物理本质的认识,造成学习上的思维障碍。3.学生学习办法与学习习惯不适应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由于初中物理内容少,问题简单,课堂上规律概念含义讲述少,讲解例题和练习多,课后学生只要背背概念、背背公式,考试就没问题。养成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考试考什么,学生练什么,学生紧跟教师转的学习习惯。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不会读书思考,只能死记硬背。而高中物理内容多,难度大,课堂密度高,各局部知识相关联,有的学生仍

10、采用初中的那一套办法对待高中的物理学习,结果是学了一大堆公式,虽然背得很熟,但一用起来,就不知从何下手,还有学生因为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每次上物理课,都觉得听不大明白。由于每堂课容量很大,知识很多,而学生又没预习,因此上课时,学生只是光记笔记,不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能及时地理解老师讲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感到物理深奥难懂,从心理上造成对物理的恐惧。4.学生数学知识和数学解题能力不适应高中物理教学要求高中物理对学生运用数学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首先,在教学内容上更多地波及到数学知识:(1)物理规律的数学叙述式明显加多加深,如: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常用的就有10个,每个公式波及到四个

11、物理量,其中三个为矢量,并且各公式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学生在解题时常常感到无所适从。(2)用图象叙述物理规律,描述物理过程。(3)矢量进入物理规律的叙述式。这是学生进入高中首先遇到的三大难点之一。从标量到矢量是学生对自然界量的认识在质上的一次大飞跃。对于已接触了十几年标量的学生,这个跨度非常大,l+l=2,1-1=0,-2其次在应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的教学要求上对高中学生也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要能根据具体物理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作出物理结论;要求学会运用几何图形和函数图象表述、分析、处理问题。但初中学生升人高一时,无论在掌握的数学知识量上,还是对已学数学知识应用的

12、熟练程度上都达不到高中物理所需,示例:在运动学中用v-t图象的斜率求加速度,而此时学生还没有学过斜率概念;在运动和力的合成与分解中要用到三角函数知识,而学生却只学过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函数定义,一般三角函数定义和最简单的三角公式都还没有学,学科知识之间的不衔接也增大了高一物理教学的.难度。二、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1.高一物理教师要重视教材与教法研究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当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存在着较大梯度,或是形成拐点时;当学生对知识的接受,需要增加思维加工的梯度时,就会形成教学难点。所以要求教师对教材理解深刻,对学生的原有知识和思维水平了解分明,在会形成教学难点之处,把信息传递过程延长,中间

13、要增设驿站,使学生分步到达目标;并在中途经过思维加工,使局部新知识先与原有知识结合,变为再接受另一局部新知识的旧知识,从而使难点得以缓解。所以,高一物理教师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学办法和教材结构,知道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根底上根据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研究高一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办法,降低“台阶,爱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2.教学中要坚持循序渐进,螺旋式回升的原那么。正如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所指出教学中“应注意循序渐进,知识要逐步扩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高一教学应以初中知识为教学的

14、“生长点逐步扩展和加深;教材的呈现要难易适当,要根据学生知识的逐渐积累和能力的不断提高,让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重复出现,逐渐扩大范围加深深度。示例,“受力分析是学生进入高一后,物理学习中遇到的第一个难点。在初中,为了适应初中学生思维特点(主要是形象思维),使学生易于接受,是从日常生活实例引出力的概念,从力的作用效果进行物体受力分析的,不波及力的产生原因。根据学生的认知根底,高一在讲过三种根本力的性质后,讲授受力分析办法时,只讲隔离法和根据力的产生条件分析简单问题中单个物体所受力;在讲完牛顿第二定律后,作为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再讲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和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单个物体所受力;在讲连接体问题时,

15、介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的思路。这样从较低的层次开始,经过3次重复、逐步提高,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物体的受力分析思路与分析办法。3.讲清讲透物理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掌握完整的根底知识,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培养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能力是在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衔接教学中,首先要加强根本概念和根本规律的教学。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知道它们的由来;对每一个概念要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来龙去脉。讲授物理规律要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叙述形式,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规律的适用条件及考前须知。了解概念、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运动学中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率,力与速

16、度、加速度的关系,动量和冲量,动量和动能,冲量和功,机械能守恒与动量守恒等,通过联系、比照,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叙述能力。在教学中,要努力发明条件,建立鲜明的物理情景,引导学生经过自己充沛的察看、比拟、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从直观的感知进入到抽象的深层理解,把它们准确、鲜明、深刻地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尽量防止似懂非懂“烧夹生饭。4.要重视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办法的训练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研究办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研究物理模型,分析总结得出规律,讨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及考前须知。示例:平行四边形法那么、牛顿第一定律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