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主要内容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1235935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主要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主要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主要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主要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主要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主要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主要内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号农场小学习惯养成学习材料第一篇小学生生活习惯的培养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件小事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素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忙于工作和生活,而无暇照顾自己的孩子,面对这些来自于不同的家庭,性格各异,情趣不同,如何使他们健康成长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一个重要课题。一、养成教育的意义: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二年级又是最佳期。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说过,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

2、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蔡元培先生也曾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则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美国著名哲学家罗索曾经说过:“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小学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就要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细节抓起,从现在做起,扎实有效地进行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二、树立自信、确定

3、目标。目标是人们期望达到的行为结果,孩子的认知结构并不成熟,还没有完全的独立能力,不能正确地对待困难和挫折。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他们难于理解,自控能力差,在加之家庭环境的现实,对他们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都有一定的影响。因而在学校生活中培养学生自信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首要条件。一切要从生身边事做起、小事做起、就有点困难,作为生活教师就要耐心的给予指导,从简单做起,对学生中的点滴进步、要及时的给以表杨,遇到复杂的困难,要给予指导,要告诉他们怎样去做,同时要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难事变成易事,最终获得成功,增强信心。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快乐,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个别学生要进行耐心的指导、帮助,从良好

4、的生活行为习惯入手,教会他们怎样去作,并从中体会劳动的乐趣。三、重视细节,加强熏陶。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的过程中,结合审美和艺术教育。通过艺术的熏陶,以美诱人,以美感人,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目的。创设一个整洁,舒适、优美的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有助于学生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在生活上遇到困难时要根据学生个性加以辅助,使学生在困难面前保持良好的心态,更好地形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四、加强管理,强化训练。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开始形成的时期,我们要善于“导行”诱导学生自觉的加强训练,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工作中,要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要针对学生的两元性格现象,面对学生出现的不

5、同情况、给予及时的纠正和教育,由于学生的自控能力差,反复性大,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也需要老师的耐心的指导,很多事情要自己动手,由于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适应,这就需要我们去指导、去规范,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总之、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研究,本着良好的习惯要反复抓、抓反复的原则,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定会找到小学生良好生活行为习惯培养的方法。第二篇: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内容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包含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提出十项要求,简称“习惯养成双十条”,具体内容如下:

6、(一)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内容1、学会倾听的习惯(1)上课不做小动作,不玩玩具及学习用品,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2)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看他们发言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3)要倾听老师讲解,并按要求认真练习。)2、善于思考的习惯(1)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发言。(2)善于发现,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不懂的问题要主动向教师请教。(3)课前预习知识,不明白的问题提前做好标记。)3、敢于提问的习惯(1)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与人交流,不怕说错。(2)发言时,站得直,口齿清,讲普通话,声音要洪亮。)4、与人合作的习惯(1)主动和同学、老师合作,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共同解决问题。(2

7、)与同学交流时,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和观点。)5、自主读书的习惯(1)养成边读边想、圈点勾画、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注重知识的积累。(2)乐于读书,愿意和书交朋友,养成阅读的好习惯。(3)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看不健康光盘,不浏览不健康网站。(4)爱护书籍,不在公用书籍上乱写乱画。)6、认真书写的习惯(1)读写姿势端正,会正确执笔,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头,执笔处离笔尖一寸。(2)书写端正大方,保持卷面洁净,不乱用涂改液和修正纸。文字和符号都要规范,格式要美观。)7、自评互评的习惯(1)在学习过程中,要逐渐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让学生学会激励性的评价,既会评价自己,又会评价别人。)

8、8、搜集资料的习惯(1)能利用查阅图书、上网浏览、实地考察、走访调查等渠道主动搜集与学习相关的材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2)对搜集的各种资料能进行分析、归类、整合。)9、动手操作的习惯(1)学生能独立完成教科书上所要求的各类操作实验,操作步骤正确。)10、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1)能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认真完成并细心检查作业。(2)注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二)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1、举止文明的习惯(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3)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

9、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5)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6)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7)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8)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采。)2、诚实守信的习惯(1)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2)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3)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3、尊重他人的习惯(1)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2)用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3)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4)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

10、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5)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6)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自己的家庭情况不能随便告诉别人。)4、守时惜时的习惯(1)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2)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溜达玩耍。(3)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当天毕。(4)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5、懂得感恩的习惯(1)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老师。(2)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夹菜等。(3)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4)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5)要尊重环卫工人、交通警察的劳动。)6、勤俭节约的习惯(1)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

11、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2)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3)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4)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5)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乱写乱划乱贴)7、遵守秩序的习惯(1)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2)上下学排路队,红灯停,绿灯行,不乱穿马路,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3)购物、上车时自觉排队,不加塞,集会时按指定位置就座。在公共场合遵守纪律,不大声喧哗。(4)爱护学校、公园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乱踩绿地,不随手折花枝,不乱涂乱划。)8、勤于动手的习惯(

12、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房间叠被褥,自己洗衣物。(2)利人利已,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9、锻炼身体的习惯(1)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课内外文娱、体育、科技活动,上好“两操两课”。(2)学习运动常识,做好自我保护。(3)在运动中要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在活动中不做带有危险性的动作,不参加危险性较大的活动。)10、讲究卫生的习惯(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2)饭前便后洗手。(3)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4)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主动捡起放到果皮箱里。(5)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6)不吃变质食物

13、,不喝生水。)第三篇小学生卫生习惯养成教育内容一、生活卫生习惯1按时睡,按时起,每天应睡足10小时;2睡前不要吃得太饱,喝得太多,玩得太累;3平时保持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4举止文明,不说脏话。二、个人卫生习惯1早晚要洗脸刷牙,口杯、毛巾要专用;2饭前便后要洗手;3衣着整洁,不穿奇装异服;4要做到六勤:勤洗澡,勤洗头,勤理发,勤洗手,勤换衣服,勤剪指甲;5随身带手绢手纸;6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不在墙壁、桌子上乱刻乱画,乱涂乱抹;7不在嘴里乱咬东西(如铅笔、指头等);三、饮食卫生习惯1定时定量,营养要全面,不偏食、不挑食;2吃饭要专心、愉快,细嚼细咽;3不吃零食(禁止带零食进校门),不

14、吃霉烂变质等不洁食物;4不吃没有卫生保障的食品,不吃没有清洗干净的食物,不喝生水。四、用眼卫生习惯1读写坚持三个“一”:即眼离书本一尺,握笔手指离笔尖一寸,胸离桌沿一拳;2不要在强光下看书,不要在行走或车上看书,不要躺着看书,不用脏手揉眼睛。3眼保健操要认真做,长期坚持才有效。五、体育锻炼习惯1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每天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充沛的精力。2饭前饭后不做剧烈活动。六、打扫卫生习惯1三扫一捡:清早、中午、下午坚持打扫教室与清洁区,课间坚持清捡校园;2勤清拣:看到纸屑杂物,能随时主动拣起扔进垃圾桶;3教室经常开窗换气,地面多洒水。七、环境卫生习惯1、不在校园、教室、

15、大街上乱扔果皮、纸屑等杂物,保护环境卫生。2、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不摇晃树木,不折枝摘叶,不踩踏花坛边沿第四篇: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三十三条什么是习惯?习惯就是一系列动作的程序化、自动化。怎样才能程序化、自动化?习惯成自然。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先迈左脚,后迈右脚,两条胳臂随之摆动?我们说话,为什么总是先说一句,后说一句,一直连贯的说下去,把心里想的意思明白告诉别人?因为我们从小就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成自然了。什么叫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心用力,仿佛本来就应该那样。就象计算机程序,只要你一点击,它便会自动运行下去,想停也停不了。走路、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推而广之,无论哪一种能力

16、,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程度,才算我们有哪种能力;无论哪一种品格,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程度,才算我们有哪种品格。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程度,勉强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有哪种能力和品格。一个人养成的习惯越多,他的能力和品格越强。我们说某人能力和品格不强,就是说某人养成多少习惯。我们做人作事,需要种种能力和品格,需要养成种种习惯。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习惯。那么小学生应养成的哪些良好的习惯?一、课前预习习惯1. 提前预习课程,每天晚上和上课前,都要对将要学习的课程做简要的预习,了解课程的知识点、重点、难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2. 预习时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通过查字典、查资料寻找答案,也可以向同学、家长问询,仍然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