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思维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1234889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与思维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语言与思维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语言与思维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语言与思维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语言与思维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言与思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与思维(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言与思维一、语言与思维的界定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它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由声音 (语音)、词汇和语 法各个部分构成的,语言在实现它的交际功能时,正是它的三个构成部分的 综合应用。言语是指个体对语言的掌握和运用的过程。它是一种心理现象。言语, 这是语言在交际过程中的运用,利用同一种语言,可以说出大量的、各种不 同的言语。思维是人类大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是人类开动脑筋认识世界的 过程中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是人类大脑的一种机能。思维是复杂 的,多形态的,一个人同时并存着几种不同形态的高度发达的思维。一般把 思维分为三种类型: 1直观动作思维:这种思维指思维时能直接感知思维对象,并通过思

2、维者 自身的动作去影响思维对象的那样一种思维活动。例如像工程设计师、体育 运动员等的思维活动都具有直观动作特点,教练员讲解有关体育战术如足球、 篮球、排球等也要用直观思维。2形象思维:这种思维指在思维时用唤起形象并在想象中对形象进行加工 改造的那样一种思维活动人。艺术家和文学家思维时(在进行艺术构思时) 就充分地进行着这种形象的加工改造和组合的活动。比如构思一幅画、一座 雕塑、一个情节、一个戏剧场景等,都要进行形象思维。3抽象思维:也叫逻辑思维,指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概括分类,形成 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那样一种思维活动。通常我们所说的思 维、思维能力,主要地是指这种思维,是人类最

3、普遍的一种思维类型。这种 思维只有人类有,动物没有,所以动物没有语言。有人曾经做过试验,把小鸡抓住捆扎起来,小鸡挣扎尖叫,母鸡会应声 而至,赶来营救;而把小鸡罩在玻璃瓶中,哪怕小鸡挣扎喊破了嗓子,母鸡 因为听不倒小鸡的叫声,在一边仍然是无动于衷,若无其事,这说明母鸡只 有第一信号系统,只具有直观思维能力,没有逻辑思维能力。这三种类型的思维活动,语言在其中的作用是不相同的。前两种思维很 少语言的活动,一般称为非语言思维,第三种思维主要依靠语言进行,所以 是语言思维。当然,这种划分实际上是相对的,只有从发生学角度看才可以 看出非语言思维的存在。比如还没有学会说话的婴幼儿,能够对事物进行初 步概括归

4、类,其实就是直观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既然语言能力都没有,当 然就谈不上有语言思维了。一个人只有具备抽象思维能力,思维才有可能得 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无论是哪一种思维,以语言作为工具的抽象思维都起着 主导作用,组织和制约着思维的全过程。人类面对自然界的现实是相同的,大脑的生理构造也一样,因而具有共 同的思维能力。任何复杂的现象,不同民族的人都有能力认识它。不同民族 有共同的思维能力不等于他们有共同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是两 个不同的概念。思维能力指能不能认识现实,这一点不同的民族没有什么差 异,即思维能力是全人类相同的,而思维方式是指如何实现这种能力,这一 点不同的民族是不一样的,即思维方

5、式具有民族的特点。不同民族认识世界的方式是不同的,这些我们从不同民族给事物命名的 依据和词语的构造的内部形式意义上的差别就可以看出来。例如一个团体或 国家(无论大小),其最高领导人的命名,汉语叫“主席”,内部形式意义是 主要的席位,也即坐主要席位的人就是“主席”,这反映了汉族人喜欢排序、 凡事必分先后卑尊的心理;英语叫“chairman”,内部形式意义是椅子上的男 人,也即坐椅子的人是主席,这里既反映了当主席的人的待遇和资格,坐椅 子,是男人,也包含了重男轻女的信息,无怪乎国外女权运动的人士认为这 个词有轻视女性的含义,没有男女平等思想,因此大声疾呼,要求将 chairman 中的性别意识太突

6、出的man换成中性的没有性别之分的person。又比如遇 到生命危险呼救,中国人说“救命”,直言不讳,英国人叫“help”,反映了一 种矜持的心态,大有临危不惧之势。拿英汉词典随便找几个词语来对比,就 可以看出不同民族思维方式上的区别,比如汉语“公鸡”、“母鸡”各用两个词 根语素构成,是合成词,英语分别用一个词根语素cock、hen表示,是单纯 词。许多词都是这样,如“黄瓜、黄金、绿豆、白字”等,英汉都不同。人类思维的过程无法用图象显示,您怎么知道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是不 一样的?我们的回答是:靠语言。每一个学过外语的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 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实际上就是学习一种新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7、;如果外语没 有学习好,不能用外语来思维,需要把想说的话先用母语想好,而后再翻译 成外语说出来,那肯定说得一点也不流畅,磕磕巴巴的,时断时续的,别人 听起来就像是用外语发音的汉语(假定说他的母语是汉语);只有能用外语 来思维的人,他才能自如地运用外语进行交际,因为他已经掌握了另一种思 维的方法。这就是说,每一种语言都隐含有一种独特的认识世界的方法,说 明不同语言的差异对不同民族思维方式的实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语言学史 上第一位理论语言学家洪堡特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每一语言里都包含着一 种独特的世界观”, “语言仿佛十分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的语言即民族 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就比

8、较概括地说明了语言与思维、语 言与认知现实之间的辨证关系。二、语言与思维关系的三种观点阐述从种系思维发展历史来看,劳动以及和劳动一起发展起来的语言是产生 人类思维的主要推动力量;从个体思维发展历史来看,儿童青少年活动的发 展以及在活动中由于和人们交际的需要而掌握成人的语言过程,也就是个体 思维发生与发展的过程。这就是说,不论是从种系思维的发展史看,还是从 个体思维的发展史看,思维都离不开语言或言语。思维和语言或言语是密切 地联系着的。然而,这种关系和联系的程度如何,实质又是什么?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正象美国心理学家道得和维特()于1980年指出的,语言和思 维的关系问题是语言研究中最有趣、最

9、富于争论性、有时又最为紊乱的问题 之一。我们认为,在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的观点上,不外乎有三种观点。一种是语言和思维是同一东西的观点。这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所持的观点。 华生认为思维与自言自语没有丝毫不同之处。他把思维完全看成是无声的语 言,只是因为这时身体的活动是隐蔽而微弱的,所以使用通常的方法难以观 察。后来的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也采取了类似的立场,他认为思维是无声的 或隐蔽的或微弱的言语行为。我们认为,语言和思维是两个概念,尽管两者 有密切的联系,但两者绝不能画等号,因此行为主义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另一种是思维决定语言的理论。这种理论可以追溯到两千五百年前,当 时亚里土多德就提出思维范畴决定语言范畴

10、。今天,不少西方心理学家所采 取的就是这种理论,皮亚杰是其中的一个。皮亚杰从语言和思维的种系发生 的起源史,从言语和思维的个体产生、发展趋热,从聋哑儿童、盲童与正常 儿童的比较研究来看,逻辑运算的发生比语言、言语的发生要早。语言乃是 由逻辑所构成,逻辑运算从属于普通的动作协调规律,这些协调控制着所有 的活动,包括语言本身在内。尽管皮亚杰也承认语言在动作内化于表象和思 维方面起着主要作用,但这仅仅是影响内化的许多因素中的一种。皮亚杰区 分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也提到语言对思维的作用,这是正确的,但他主要是 以逻辑思维早于且深刻于语言来证实思维决定语言,这与事实是有出入的, 因此他的理论不完全正确。再

11、一种是语言决定思维。这种观点西方心理学家也有过论述,例如,萨 皮尔, 1929)、沃夫(B丄.Whorf, 1956)就提出J语言决定思维的 论断,但主要还是苏联心理学家的理论。苏联心理学家强调活动 (在种系发 展中主要是劳动)、语言、思维诸因素是相互联系着向前发展的,也就是说, 劳动及与其一起产生的语言,这是思维、人类意识产生的最主要的推动力; 各种活动(包括动作)、语言是个体思维产生的基础。当然,苏然心理学家强 调语言、言语与思维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语言决定思维的发展,思维的发展 对言语的发展又起着反作用。另外,这里强调语言、言语与思维发展的辩证 关系中的思维,是指语言思维,语言思维是人类思

12、维的基本形态。至于聋哑 人的思维,这属于一种特例,即使是聋哑人的思维,也离不开手势 (这种手 势与动物的任何一种“动作”和喊叫都是有本质不同的)、符号及其与他人的 交往活动,没有人类语言及语言交往活动,聋哑人的思维从性质上来分 析,也决不会达到生活在今天社会中作为社会成员之一的聋哑人的思维活动 水平,我们认为苏联心理学家的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三、语言与思维的关系1、语言是人类思维及交流的工具。人们的思维,一种是图像思维,一种是语言思维。有时是单独的, 有时是兼而有之的。 图像思维的优点是形象,缺点是思维速度慢; 语言思维的优点是快捷,缺点是不直观。人的大脑细胞是有限的, 为了更快的对事物有所反映

13、,语言思维成为主要形式,图像思维成 为辅助形式。我们人类总是试图用语言去表达整个世界,但到今天 为止,总是有些东西语言无法表达清楚。比方:什么是白色?你对于一个天生的盲人,你无论怎么说,他总 是一种模糊的认识。相反,你对于一个视力正常的人,只要让他看 看雪的颜色,就知道白色是什么样子了。对于一个天生的聋人,无 论你怎么比划,他对鸟叫,风吹树叶的声音等,是无法清楚体会的。我们认识世界,是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综合手段来认识 的,我们的语言说到底,是对事物的一种逻辑指代,而不是事物本 身。语言无法清楚说明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具体事物来说明。我们 在词典上可以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就是对应于具体事物

14、的基本概 念往往是描述性的解释。比方松鼠:外形略像鼠,比鼠大,尾巴蓬 松而特别大,生活在松林中,有的种类毛皮珍贵。 离开具体的形象或感知环境,我们的语言无法说清楚事物的本来样 子,我们的语言概念,最初来源于对事物的声音指代,这种指代, 是对事物的逻辑抽象,所以,语言的尽头是具像,语言可以解释概 念,解释不清楚的,用具体事物来说明。一个个具体的语言概念逐 步丰富和发展起来,无论是对每一个事物还是事物的运动状态都有 了语言指代,我们的大脑可以不用图像思维而直接用概念的相互联 系来代替具体事物的运动。比方马吃草,可以不用想象马吃草的具 体样子,直接用三个词就可以代替,人类的思维变得简洁迅速。人类对个

15、体事物的语言指代可以是唯一的,比方毛泽东。人类对 于事物群体的语言概念指代具有归纳和总结的意思,比方人。人们 发现事物总有一些有相似之处,具有相同特点的事物,用同一个概 念来指代,人就是这样更抽象的概念。 所谓的种属概念,就是对具有相同特点或不同特点的事物的思维语 言划分。哲学上追求探究事物的本质,就是力图更清楚的认识该事 物与其他事物的区别点和相同点。人们最初的知识来源于对客观事 物运动的概括和总结,比方人们关于四季的知识就是来源于地球围 绕太阳运动而导致的生活环境的变化。人们发现事物的运动有符合 规律的,有无规律可循的,符合规律且没有反例出现的理论我们称 之为真理,符合真理的就是科学的,我

16、们之所以追求真理,就是因 为真理带给人们的是可靠、效率与实用。人类的思维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声音对事物的指代被大脑记忆 形成内化的概念,现实的事物运动在大脑内可以用概念间的相互联 系来替代。思维借助语言,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事物运动方式。现 实世界中事物的运动在大脑内被概念运动虚拟了。对现实世界中事 物运动的反映被内化为思维的理论,经过归纳和总结,人们对世界 的认识越来越清晰。概念的联系在大脑中相互联系是那样的容易,现实世界中不会 直接联系的事物在大脑内可以直接联系。语言的组合律告诉我们, 任意两个概念都可以随意组合,思维的结果就会是或者符合逻辑的, 或者不合逻辑,出现混乱的语句。 符合逻辑的思维结果一部分会形成新的概念,这些新的概念,新的 思维,有的我们会发现只是一种思维成果,没有现实对应物。比方 上帝,外星人。有的经过人们努力实践,把想法变为现实,比方 mp3, 这就是发明创造。墨子:言,出举也。举:意思。把心中认识的成 果表达出来。扬雄:言,心声也。洪堡德:语言是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