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专业建设方案-建设规划-申报书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1234704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医学专业建设方案-建设规划-申报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临床医学专业建设方案-建设规划-申报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临床医学专业建设方案-建设规划-申报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临床医学专业建设方案-建设规划-申报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临床医学专业建设方案-建设规划-申报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专业建设方案-建设规划-申报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专业建设方案-建设规划-申报书(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构代码11663项目编号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 设 方 案学校名称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专业名称 临床医学 所属省份 贵州省 填表日期 2011年12月2日 目 录临床医学专业建设方案3一、专业建设背景与基础3二、专业建设思路与目标6(三)人才培养目标7三、专业重点建设内容7四、教学质量目标及其监测指标9五、教学质量评价方法改革9六、教学改革举措10七、专业建设保障措施11八、专业建设进度:11九、2012年预期绩效12十、2013年预期绩效12十一、建设经费预算(2011年10月2012年10月)13十二、建设经费预算(2012年10月2013年10月)15十三、

2、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16附件一: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1附件二: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基础课程-人体解剖学课程体系改革优化示例28临床医学专业建设方案项目概述:本项目面向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尤其在黔南农村基层社区,以临床医学专业的全科医学方向建设为重点,带动卫生技术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的发展。建设内容包括: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等方面。本项目建设预算投资519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支持235万元,学校自筹支持145万元,企业投入90万元,

3、社会筹资49万。资金用途: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75万元,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资源建设45万元(中央财政支持25万元),实验实训条件建设210万元(中央财政支持75万元),师资队伍建设86万元,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45万元,实习实训耗材补贴38万元(中央财政支持15万元),实习意外伤害保险20万元。一、专业建设背景与基础(一) 国家对临床医学全科发展的相关政策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做出:加快发展临床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的重要决策。为了实现决定所确定的战略任务,2000年卫生部印发了关于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意见,意见目标是加快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建设一支以全科医师

4、为骨干的高素质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深入、健康、持续发展。2.卫生部出台了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全科医师规范培训大纲、全科医师骨干培训大纲等。3.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中指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每万名居民配备23名全科医师,1名公共卫生医师。全科医师与护士的比例,目前按1:1的标准配备。其他人员不超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总数的5%。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中提到:调整高等医学教育结构和规模。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完善标准化.规范化的临床医学教育,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加快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发挥县级医院的龙头作

5、用,用3年时间建成比较完善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全科医生的培养培训,着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和质量。 5.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中提到:完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标准。支持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建设,三年内实现全国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室。三年内新建.改造3700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万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央支持困难地区2400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6.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到:高等学校要加强全科医学和社区护理学的课程建设、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全科医学研

6、究生学位教育,培养学科带头人。鼓励在有条件的高等学校中建设为本地区服务的全科医学培训中心。遴选和建设一批社区卫生人才培养的社区教学示范基地,鼓励条件较好的医疗卫生机构积极承担各种培训任务,加强教材建设,组织编制一批高质量的适合不同层次人才培养需要的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等培训教材。7.贵州六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贵州省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的通知精神,指出加快开展全科医学学科建设是当前全科医学教育的首要任务。各高校医学院校要高度重视全科医学学科建设。在高等医学院校开设全科医学相关课程,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服务模式,为将来成为全科医师或与全科医师沟通与合

7、作打下基础。(二) 社会人才需求分析根据国家教育部、卫生部20094号文件要求“农村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为农村培养卫生人才是医学院校的重要任务”,我校自2000年开设本专业以来,坚持以为农村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卫生专业人才为导向,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为保障,不断加强和完善学科专业建设,并按社会需求统筹规划、适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了规范的全科医学临床和社区培训基地,从理论与实践上完善各类服务与教学规范,为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和社区卫生服务积累经验。本专业2000年面向全国招生,至今面向全国24省区招生:200

8、0年162人,2001年46人,2002年94人,2003年192人,2004年182人,2005年214人,2006年265人,2007年241人,2008年279人,招生数呈逐年递增趋势,生源和就业情况均较好,8年来共培养了1675名全科医学专业毕业生,大量毕业生分布在基层和城市社区卫生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为居民提供全科医师服务,加强了三级卫生保健网的网底建设。(三) 专业建设基础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办学定位是为农村基层培养应用型医疗卫生人才,上述政策及国情和省情为学校适应社会需求,开设临床医学医学专业提供了依据。1.教学队伍建设: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开设了26年,积累了宝贵的医学专业办学经

9、验,主要开设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预防医学、全科医学概论、重点人群保健、传染病与流行病学、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医学统计学等专业课程。2000年以后,学校一直将该专业作为学校重点专业建设,在设备购置和教师培训等方面均给予大力支持,经过11年的发展,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现有专职教师83人,其中有教授15人、副教授25人、讲师35人、助教8人,已形成结构较为合理的教学队伍。2.校内实训基地:根据高职高专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为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学校设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能满足教学需要。3.校外实训基地: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习基地为省内外医疗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疾病

10、预防控制中心、计划生育指导站、妇幼保健院、卫生行政部门等40家。2005年通过深黔卫生对口帮扶,拓展了深圳市宝安、龙岗、福田、罗湖、南山、盐田6个区19家医院及23个社康中心作为我校毕业生实习基地,为学生能力培养提供良好条件。4.校企深度合作,专业建设有成效(1)为满足学生毕业实习,已与省内外40家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系部有专职教师负责与医院医教处、带教老师的联系,同时通过辅导员对实习组长的管理,严格管理实习环节,及时反馈,了解学生实习动态,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2009年我校与都匀市小围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合作协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教学场所,为学生创造更多

11、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全科医学理念和全科医学诊疗模式。(3)幼儿园4所:通过对幼儿园儿童生长发育的监测及膳食营养指导,了解常用的生长发育指标,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及资料的整理、分析.评价。(4)校内实训室300间:实训课教师与学生比例为1:15-20,对学生进行实用技能培训(包括素质能力和专业医学技能)包括:基础医学课程实验、人体标本陈列室、临床专科实训室及临床基本技能实训中心。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布局全面模拟医院格局和临床场景,突出职业氛围,有模拟手术室、外科急救实训室、内科实训室、妇产科实训室等,高智能胸腹部检查学生教师教学系统,高级智能护理模拟人,多功能心肺复苏训练系统等,完全满足临床医学专业各

12、核心主干课程的实训需要,满足任务引领,项目驱动的岗位能力训练的教学改革需要。二、专业建设思路与目标(一)专业建设思路1.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基本要求为指导,为广大农村和城镇社区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合格的实用型临床医学全科医生。重点以国家对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执业要求,围绕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修订,加强内涵建设,促进学校与实习医院、社区服务中心进行产学研对接,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产业服务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建设基本思路依托国家卫生体制改革和有关全科医学发展要求,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基础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实现专业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引入国家执业

13、助理医师执业资格考试标准,根据岗位工作任务分析,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进行基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开展 “多证书证”教育,实现职业标准与专业课程内容对接。创建“学校基地一体化教学体系”,与医院实习基地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院校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建立课程综合性评价体系,提升专业发展水平。(二)建设目标临床医学是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提供连续.综合.便捷的基本卫生服务的新型医学学科。目标是培养能应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开展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卫生技术人才。1.我校临床医学

14、专业为2011年贵州省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质量工程的特色专业,专业建设突出基层卫生工作岗位特点,强化医学生人文素质.计算机应用和实践技能等综合素质培养, 建立适应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保健工作的实用型卫生技术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2.根据国家卫生体制改革需要,按照“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要求,健全、完善校内实验室和校外临床实训基地,为开展实践教学提供有利条件。3.加强与实习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建立院校合作机制,创建专业资源教学平台和现代化信息技术平台,为专业人才自觉学习、终身学习服务。4.办学规模: 本专业年招生量规划在600人,在校生规划2000人。(三)人才培养目标培

15、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及实际工作必需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毕业后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成为群众健康的“守门人”、“贴心人”。(见附件:人才培养方案)三、专业重点建设内容(一)改革课程体系,加强课程的优化组合,以“实际、实用、实践”为特色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根据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建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预防保健机构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培养临床医学全科医学人才是社会发展需要,结合目前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就业具体的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要求调整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突出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教育特点,建立了六大模块式教学理论体系,即人文社科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全科专业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实习前教育。专业课突出全科医师职业特点,以临床医学全科医生岗位和就业市场的需求为原则,培养学生掌握该岗位必需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2.专业课程体系是培养专业人才知识与能力的主要载体,紧紧抓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