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第八单元集体备课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1231380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第八单元集体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年级第八单元集体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年级第八单元集体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一年级第八单元集体备课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一年级第八单元集体备课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第八单元集体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第八单元集体备课(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9加几课时2课时教材分析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10加几的口算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它又是以后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进一步学习其他数学知识必须具备的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阶段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部分学习的好坏,将对今后继续学习口算和笔算产生直接的影响。由于本节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所以,让学生体会“凑十法”的计算过程和方法是教学重点。根据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的思维特点,以及爱说,爱动的特性,注意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想、动口说等学习活动探索口算方法。在探索的过程中,注重算法的多样化,让学生在交流碰撞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教学目标

2、1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2在学习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自主转化为10加几的转化,锻炼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重难点重教学重点:学习自主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教学难点:理解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思维过程。用具准备课件、反馈器、随堂检测卡、小棒20根。技术应用本节课使用希沃白板、易课堂和班级优化大师软件。在复习导入环节,学生使用反馈器抢答、群答、挑人答,使用班级优化大师进行评价,对学生已学内容进行检测,为实施精准教学做铺垫。使用希沃授课助手拍照功能或易课堂平板拍照上传

3、功能,反馈学生练习情况,进行展评。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设计思路课前预备:推送微课课中探学:导入新课探究学习随堂检测总结提升课后延伸:拓展延伸利通区金积中心学校“智慧课堂”教学设计预 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备一、 知识回顾数数。从1数到10,从10数到1。二、任务导学1.教师推送微课。三、预习检测给爸爸妈妈背一背“找朋友”(凑十)的儿歌四、自我评价1.我知道了什么 2.我还有没记住的五、家长督学请在完成的项目后面画,并签字。1.知识回顾2.任务导学3.知识反馈4.自我评价学生完成课前导学为本节新授内容扫除障碍。解决本课易懂问题探 究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备导入新

4、课1. 呈现数据分析2.老师报题,和电脑里的小猴抢答。10+1= 10+3= 10+8= 10+2=9+4=9+7=9+6=算9+4、9+7、9+6时怎么没有小猴算得快了?揭示课题:9加几对照自查通过呈现数据报表,实施精准教学。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观察主题图 ,收集信息。 师:你看到了什么?说一说,数一数。 2、教学例1:我们先来看,这些饮料是怎样摆放的? 师:用什么方法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盒呢?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师板书出算式9+4 师:那么,怎样算出9+4的结果呢?请同学们先自己探索,再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到得数的? (1)点数出结果。 (2

5、)从9接着数。 (3)从4接着数。 (4)圈一圈。 (5)凑十法。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都算出了9加4得13,那么,哪一种方法最好呢?老师认为凑十法比较好。3、理解“凑十法”。 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箱子里的9盒饮料,右 边摆4根小棒代表箱外的4盒饮料。 (演示口算过程)教师边提问边指导操作:回忆一下,刚才的同学是 怎样移动饮料的?该怎样移动小棒呢?先独立数,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最后指名汇报。盒子里有9个,盒子外面有4个。用加法。 个别回答(师板书出算式9+4) 独立探索并与同桌交流个别汇报理解“凑十法”。演示口算过程 个别演示箱子外面的四盒饮料拿走一盒,还剩3盒?10盒再加上箱子外

6、面剩下的3盒饮料一共是13盒 饮料。所以9加4等于13半扶半放,慢慢引导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收集数学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检 测随堂检测1、独立完成P89做一做的练习题。(1)、第1题:摆一摆,算一算(2)、第2题:算一算(3)、第3题:填一填独立完成,老师巡视纠正。利用今天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总结提升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学生抢答汇报自己的学习收获总结本课延伸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备完成P90练习二十第1题、第3题学生课后独立完成巩固新知,寻找规律板书设计9加几9 + 4 = 13 9 + 7 = 16 1 3 1 6 10 10教学反思

7、课题8、7、6加几课时2课时教材分析8、7、6加几是在学生学习了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用“凑十法”解决问题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本节课主要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比较,实现知识的迁移过程。所以在教学中, 8加几的计算方法与9加几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都是用“凑十法”的方法来解决,初步实现知识的迁移过程。由于有了9加几的基础和以上的感知、体验、比较,学生会很自然地用“凑十法”来计算8、7、6加几的这些算式,因此让学生自主学习,进一步理解“凑十法”,体验“凑十法”的简便性和适用性。让学生应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感觉到数学就是在玩中学、学中玩,亲身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已

8、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的口算8、7、6加几。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重难点重点:进一步理解“凑十法”,自主探究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难点:把另一个加数分成几和几,才能和8、7、6“凑十”,同时体现算法多样化。用具准备课件、反馈器、随堂检测卡、技术应用本节课使用希沃白板、易

9、课堂和班级优化大师软件。在复习导入环节,学生使用反馈器抢答、群答、挑人答,使用班级优化大师进行评价,对学生已学内容进行检测,为实施精准教学做铺垫。使用希沃授课助手拍照功能或易课堂平板拍照上传功能,反馈学生练习情况,进行展评。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设计思路课前预备:推送微课课中探学:导入新课探究学习随堂检测总结提升课后延伸:拓展延伸利通区金积中心学校“智慧课堂”教学设计预 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备二、 知识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九加几,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吧。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9+5= 9+3= 9+6= 9+8= 9+2= 9+7= 9+9= 9+4= 二、任务导学1.教师

10、推送微课。三、预习检测给爸爸妈妈数一数图上的事物,并告诉他们用数字几去表示。用小棒摆出8和9的分与合。四、自我评价1.我知道了什么 2.我不明白五、家长督学请在完成的项目后面画,并签字。1.知识回顾2.任务导学3.知识反馈4.自我评价5可以分成1和4;9+1=10;10+4=14.所以9+5=14。学生完成课前导学复习九加几的进位加法为新课做铺垫。为本节新授内容扫除障碍。解决本课易懂问题探 究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备导入新课2. 呈现数据分析3. 复习导入,出示8()10()7106()10()5109()10 10()8 824372643对照自查通过呈现数据报表,实施精准

11、教学。探究新知1、学习例1 今天是周末,我们来看看这几位同学在干什么?(出示图)1、 求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呢?板书:8+5=5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大家用小棒摆一摆。 (1) 说得真好,谁再来说一说8+5等于多少的计算过程(2)为什么把5分成2和3呢(3)做8加几时,首先想到的是把8凑成10,就要见8想2,把另一个数分成2和几,再用10加几就得十几(边总结边板书)学习例21、老师这有一道题谁会算? 8 + 4 = (1)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2)谁还想说? 2、算得不错,这道谁会算? 2、出示:7+6= (1)为什么要把6分成3和3呢?(2)在做7加几的题时,又该怎样想(见7想3) 3、出

12、示6+5= (1)怎样计算? (2)还可以怎样算? 4、小结:看来大家都很喜欢用凑十法来解决8加几、7加几、6加几的题,那么我们见8凑2、见7要凑3、见6要凑几呢? 仔细观察图,回答提出的问题说一说,摆一摆,汇报计算过程:先把5根小棒分成2和3,然后把2根小棒与8根小棒放到一起,就凑成10,最后用10加3得13.认真倾听说一说计算过程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说一说计算过程。说一说计算过程见8凑2、见7要凑3、见6要凑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 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充分认识到“凑十”计算方法。 在学生充分交流活动的基础上,发挥教师必要的引导,让学生很好地认识8加几7加几、6加几的计算方法。归纳总结,加深印象。 检 测随堂检测1、出示图片写数。P75页做一做1题2、用数字卡片摆出来下面各数。P75页做一做2题十六 十一 十九 十四 十七 十九 二十3、老师读数学生写数。12 11 15 17 16 204、给小马虎改错。十二写成102十七写成71二十写成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