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烈的故事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1227423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革命先烈的故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革命先烈的故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革命先烈的故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革命先烈的故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革命先烈的故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革命先烈的故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革命先烈的故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抗日小英雄王朴。 一年一班 郭芯瑞王朴生于1929年,牺牲于1943年,河北省完县人。他生长的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4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芦沟桥事变, 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

2、汉奸。“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 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该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抗日英雄董存瑞 一年一班 刘珈瑜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

3、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后任某部六班班长。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座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

4、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时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誓死报国抗日将军李家钰 一年一班 程恩惠 李家钰,1892年生,蒲江县人。青年时代的李家钰志向宏远,喜读孙子兵法等典籍。当时正值辛亥革命“四川保路运动”兴起,他考入四川陆军军官学堂,1915年,毕业于该校第三期。北伐战争攻打南京制造局一役中崭露头角。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时任四川边防军总司令、陆军整编第四十七军中将军长的李家钰向

5、全国发出抗日请缨通电,随后奉命率部前往晋东南抗日前线。1938年春,李家钰在国共合组的“第二战区东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的统一指挥下,率部在东阳关、长冶一带同装备精良的入侵日寇激战。截至1939年10月,李家钰率部与日寇作战500余次,立下不朽战功。1939年冬晋升为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 1944年春,世界反法西斯战局发生重大转折,侵华日军为挽颓势,聚集10多万兵力,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悍然发动“中原会战”。在督师河南陕县秦家坡的战斗中,李家钰率领的集团军总部官兵误入日军伏击圈,李沉着指挥部队应战,不幸中弹壮烈殉国,时年52岁。 李家钰用生命和鲜血实践了自己生前“男儿欲报国恩重,死

6、到疆场是善终”的钢铁誓言。中共领导的新华日报为他发表悼念专文。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李家钰为“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的革命烈士”。 邱少云的故事 一年一班 刘铭洋邱少云(1926-1952)抗美援朝英雄。四川铜梁关建乡人。23岁那年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当兵,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15军29师87团9连战士。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作战。1952年11月11日,邱少云所在连队在朝鲜平康前线反击391高地作战中担负突击任务,并奉命于夜间在距敌60米的山脚下潜伏,以待次日傍晚发起突袭。12日11时,

7、他的潜伏地不幸被敌盲目发射的燃烧弹击中。为了不暴露部队的整个行动计划,邱少云忍受烈火烧身的巨痛,在5个小时的时间里一动不动,直至牺牲。他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此次作战的胜利。当晚反击部队顺利攻占391高地,全歼守敌1个加强连。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英雄的名字被永远镌刻在391高地主峰的石壁上万古留存。白求恩的故事一年一班 范鑫航白求恩 1935年加入加拿大共产党,1936年冬志愿去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斗争。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援助中国人民的解

8、放事业,1938年3月,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派遣,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延安。白求恩积极投入到组织战地流动医疗队出入火线救死扶伤的工作中,为减少伤员的痛苦和残废,他把手术台设在离火线最近的地方。他提议开办卫生材料厂,解决了药品不足的问题;创办卫生学校,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编写了多种战地医疗教材并亲自讲课。他拒绝了很多特殊的照顾,他的牺牲精神、工作热忱、责任心,均称模范。白求恩以年近50之躯,多次为伤员输血,一次竟连续为115名伤员做手术,持续时间达69个小时。 1939年10月下旬,白求恩在河北省涞源县摩天岭战斗中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但他不顾伤痛,发着高烧,坚持留在前线指导战地救护工作。他说:“你们不要拿我当古董,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终因伤势恶化,转为败血症,医治无效,于11月12日凌晨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临终前他讲的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12月1日,延安各界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题了挽词,并于12月21日写了纪念白求恩一文,高度赞扬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称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并号召全国人民向他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