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学建议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1226311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学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学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学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学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学建议(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口耳目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1. 识字。 要认读的7 个生字中,“足、坐”是平舌音,“手、站”是翘舌音。教师要让学生用上生字进行日常表达,在语境中正音,激发学生认读的兴趣。(1)看图说话正音。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图画的意思。可以说说图中人物在干什么,如,“两个小女孩站在花丛边欣赏美丽的花。”“一位小女孩用手指着一朵花说:这朵花也要开放了!”“小男孩走过来挥着手和她们打招呼。”随机出示生字“口、耳、目、手、足”,再引导学生用上生字说一句话。(2)组词正音。如“手”的读音是翘舌音,要重点正音。教师可以让学生举起手,边认指手的各部位边说词语,如“手心、手掌、手背、手指、手腕、手臂”。还可以教

2、师边做搓手的动作边说词语,启发学生做做说说,如“招手、挥手、拍手、摇手、握手”。让学生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中认读正音。充分利用身体部位和生活经验理解字义,识记字形。(1)图文结合,理解字义,识记字形。“口、耳、目、手、足”的字形与每个身体部位的形状有一定的相似度。教师可以出示“手、足、口、耳、目”的图片,让学生将实物、图片与汉字联系起来,发现汉字字形和各身体部位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字义,识记字形。(2)借助俗语识记。“坐、站”两个字结构相对复杂,可以请学生圈出生字,借助课文插图、动作演示和语境初步理解“站如松,坐如钟”,识记“站、坐”两个生字。(3)组词识记。可用熟字组成新词,引导学生转换语境认

3、读,如“人口、手上、坐下”。2. 写字。 这是学生第二次练习写字,教学时仍然要重视写字习惯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动笔前先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写得不端正,就在后面写字时改进,养成少用橡皮擦的习惯。 结合“口、目、耳、手”的书写,认识横折、撇、弯钩3 个笔画。教师可运用折铁丝的方法来教新笔画横折、弯钩。将形状类似横折、弯钩的铁丝伸直成一直线,再弯曲成横折、弯钩,让学生形象感知这两个笔画,应一笔写完。本课4 个字书写要点:二、课文学习1. 朗读指导。 课文以两句大家耳熟能详的俗语,分别指向人的立坐行卧,告诉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朗读指导时主要突出两点:读准字音,在朗读中体会句子的含义。 正确

4、朗读俗语。“站”和“松”处于同一句,前者是翘舌音,后者是平舌音;“坐”和“钟”处于同一句,前者是平舌音,后者是翘舌音。这两处连起来读时学生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学生还没有学拼音,因此教师应多示范,多带读,在读中模仿,并注意连读和停顿。 读出韵味,体现含义。两句俗语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可以通过带读,重点突出“松、钟、风、弓”,读中感受坐立行卧应有的精气神。2. 理解运用。 在语境中理解课文。可以让学生看图读句子,借助课文插图,想想说说“站如松”“坐如钟”的意思,同时理解“如”就是“像”的意思。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来感受,如让学生观察松树树干的笔直挺拔、挺立不动的样子,再回忆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人“站如松”,如“解放军叔叔站岗,双手握着枪昂首挺胸”,也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参加升旗仪式时自己一动不动地望着国旗的样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选择仿说“坐、行、卧”。3. 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旨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身体部位的作用,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做做说说,在实践中巩固运用这些汉字。交流中可呈现相对应的生字,为今后学习带有口字旁、目字旁、提手旁、足字旁的形声字做铺垫。三、实践活动1. 找找与“手、足、口、目、耳”相关的生活用品,说出名称。2. 调查体育活动课或体育比赛中,哪些运动项目主要靠手,哪些运动项目主要靠脚。最新精品语文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