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lab的指纹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大学论文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1223890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matlab的指纹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大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基于matlab的指纹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大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基于matlab的指纹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大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基于matlab的指纹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大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基于matlab的指纹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大学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matlab的指纹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大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matlab的指纹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大学论文(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基于MATLAB的指纹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姓名:学号:班级: 年级: 专业: 学院: 指导教师:完成时间: 武昌工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专用稿纸 作者声明本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由本人独立撰写完成的,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道德、学术规范和其他侵权行为。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归武昌工学院所有。特此声明。 作者专业: 作者学号: 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基于MATLAB的指纹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XXXThe design and

2、implementation of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system based on MATLABX, X 2017年02月26日武昌工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专用稿纸摘 要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指纹识别技术的发展和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阐述了建立指纹识别系统的必要性和意义。以数字图像处理为基础,研究指纹识别的原理和方法,重点分析基于神经网络指纹识别算法、滤波特征和不变矩指纹识别算法和指纹匹配算法,将matlab作为仿真工具,针对已有的三种指纹识别算法进行编程识别;并通过实验论证各种算法的优缺点。关键词:指纹识别;算法;Matlab仿真1AbstractThis p

3、aper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establishing a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system described the necessity and significance. Based on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to study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fingerprint

4、identification, the focus of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algorithm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filter and moment invariant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algorithm and fingerprint matching algorithm, matlab as a simulation tool for the existing three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algorithm programming; and various algo

5、rithms through experiments demonstrat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Keywords: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Matlab simulation31武昌工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专用稿纸目 录摘 要IAbstract21 绪论41.1 引言41.2指纹识别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51.3 指纹识别研究的目的和意义62 指纹识别的理论和方法82.1指纹识别的基本原理82.2指纹识别系统工作流程82.3指纹识别技术的方法103 matlab仿真实验结果与分析163.1 算

6、法matlab仿真结果163.2 结果分析17结论18致 谢19主要参考文献20附录21201 绪论1.1 引言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个人身份的数字化和隐性化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如何准确鉴定一个人的身份,保护信息安全是当今信息化时代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性社会问题。目前,我国的各种管理大部分使用证件、磁卡、IC卡和密码,这些手段无法避免伪造或遗失,密码也很容易被窃取或遗忘。这些都给管理者和使用者带来很大不方便。生物特征身份鉴别方法可以避免这些麻烦。因此,这一技术已成为身份鉴别领域的研究热点。生物特征识别(BiometriCS)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利用人体所固有的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

7、鉴别。生理特征与生俱来,多为先天性的;行为特征则是习惯使然,多为后天性的。这里将生理和行为特征统称为生物特征,用于身份鉴别的生物特征应具有普遍性,即任何人都具有这一特征;唯一性,不同人的这一特征各不相同;稳定性,这一特征不随时间、外界环境等的变化发生改变;可接受性,用这一特征进行人体身份鉴别可以被人们接受和认可;防伪性,这一特征不易仿造、窃取。目前,常见的生物特征识别手段主要有人脸、指纹、手形、手部血管分布、虹膜、视网膜、手写体、声音和脸部热量图等。它们有的已逐步得到推广和应用,有的还仅处于实验研究阶段。其中,人脸、指纹、手形、手部血管分布、虹膜、视网膜和脸部热量图属于生理特征,手写体属于行为

8、特征,而声音则兼有两方面的属性。下面主要对其中指纹识别技术作介绍和研究。指纹识别技术不同人的指纹,即使同一个人不同手指的指纹,纹线走向及纹线的断点和交叉点等各不相同,也就是说,每个指纹都是唯一的。另外,指纹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是终生不变的。依靠这种唯一性和稳定性,可以把一个人同他的指纹对应起来,通过对他的指纹和预先保存的指纹进行比较,就能验证他的真实身份。指纹用于身份鉴定的历史悠久。早在古叙利亚和中国,指纹鉴别就己经开始应用。19世纪初,科学研究发现了至今仍然承认的指纹的两个重要特征,一个是两个不同手指的指纹纹线的式样不同,另一个是指纹纹线的式样终生不变。这个研究成果使得指纹在犯罪鉴别中

9、得以正式应用。早期的指纹识别依靠人工对比方式进行。由于指纹结构的复杂性及对指纹识别要求的严格性,导致人工识别指纹难度大、速度慢并且识别准确性受专家经验制约,远不能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20世纪6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诞生、发展与不断进步,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方法的日臻完善,人们开始着手研究利用计算机来处理指纹。从那时起,自动指纹识别系统(AFIS:Automated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System)在法律实施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在世界许多国家展开。20世纪80年代,个人电脑、光学扫描这两项技术的革新,使得它们作为指纹取像的工具成为现实,从而使指纹识别可以在其他领域

10、中得以应用,比如代替IC卡,普通锁等。20世纪90年代后期,低价位取像设备的引入及其飞速发展,可靠的比对算法的发现为个人身份识别应用的增长提供了舞台。据统计,到20世纪末,全世界生物识别市场约为1.56亿美元,其中指纹识别约为1.2亿美元,这标志着指纹识别是当前最成熟稳定,并且应用最广泛的生物识别技术。1.2指纹识别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指纹应用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但指纹学成为一门学科,却只有百余年的历史。指纹应用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摸索时期;据考证,我国已经发现6千多年前的陶器上留下的指纹。中国是运用指纹最早的国家之一,古代军队就设有箕斗花名册。罪犯的供词也以捺印指纹为证。在周代,

11、指纹被用于民间契约的签署。指纹在侦察断案中也有着2千余年的应用历史。外国指纹应用比我国晚得多,巴比伦与西腊人,公元前2世纪在陶器上捺印指纹, 以从鉴识。据考证,埃及、罗马、印度这些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应用指纹也有上千年的历史。第二时期:指纹科学化时期;这一时期是从17世纪80年代开始的。第二时期:指纹科学化时期;这一时期是从17世纪80年代开始的。1684年,英国医学博士格留第一次对指纹做了分类。1860年英国驻印殖民地行政长官威廉.赫谢尔,开始进行犯罪指纹登记实验,提出了指纹“人各不同,至死不变”的观点,建立了指纹分析和分类的方法。从此,指纹研究逐步走向科学化的轨道。指纹正式作为一种刑事登记制

12、度最先始于英国。1892年英国高尔顿研究指纹,最早提出了用指纹进行刑事登记的方法。1895年,英国采用高尔顿的研究成果,开始实行指纹登记制度。1897年,英国爱德华.享利发明指纹二部分析法,使指纹的分析、储存、查对趋于完善。1901年,英国政府正式采用了享利指纹分析法。从此,指纹的登记制度逐渐被世界各国重视和采用,并沿袭至今。1903年,中国青岛市警察局首次应用汉堡式指纹法。此后我国相继开展了指纹的应用及研究,还曾建立过“指纹学会”。刘紫宛编写的中华指纹法一书是我国最早的指纹专著。全国解放后,我国对指纹研究一直比较重视。1955年编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十指纹分析法。这可以说是我国指纹的科学时期。

13、第三时期:现代化、自动化时期;这一时期是从本世纪60年代开始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指纹应用迅速地实现了现代化和自动化,例如,指纹的电子计算机应用,使储存、查对、鉴定开始走向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的轨道。半自动管理,是采用人工或人与机器结合的半自动方式分析指纹,把人工鉴定方法计算机化。我国从60年代起,开始着手指纹管理现代化的工作,目前,我国基本上形成了一个指纹工作网,在指纹理论研究上也取得了重要成果,指纹的应用日益广泛起来。如民间把捺印指印作为合同和证件的凭证;在公安司法部门,指纹作为证实犯罪的证据;在医学方面,指纹用于诊断遗传病症等。特别是在90年代后期,西安交大、清华大学先后开发了指纹自动

14、识别系统,指纹门禁系统、指纹考勤系统等。使指纹个人身份识别系统得到了实际运用,另外,美国国家银行根据这类技术将在21世纪初建成全国的个人身份认证网络系统。1.3 指纹识别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指纹识别作为一种生物鉴定技术,为人类的个体的定义提供了一个到目前为止最为快捷和可信的方法。随着指纹识别的普及,人们之间的信任成本将大大降低,提高人类社会活动的效率。在信息时代,一种安全便捷的身份认证方式显得越发重要。从生物测量角度而言,指纹识别将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工具,用来定位一个人的基本社会坐标原点。作为一个人,具有非常复杂的社会角色。在很多情况下,一个人的真实身份是很难被分辨的。指纹识别作为一个人基本社会角色

15、定位点,其方便性和准确性已经得到了全世界范围内的认可。指纹识别承载了很多的社会意义,从最根本上来讲,是可以良好的判断和定义一个人的真实生物身份。从而降低社会活动中的信任成本,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和社会交往模式改变,提高效率。指纹识别作为一种生物鉴定技术,为人类的个体的定义提供了一个到目前为止最为快捷和可信的方法。随着指纹识别技术的日渐成熟,图像处理及模式识别界曾一度认为自动指纹识别问题已经得到很好的解决。但实际上,指纹识别的核心技术仍然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难题,尤其是对残缺、污损指纹图象进行识别的鲁棒性和适应性方面不能令人满意。指纹识别系统将随着更小更廉价的指纹输入设备的出现、计算能力更强更廉价的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